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1960年以来,颅内压监护在许多国家相继开展,监护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传感器是颅内压监护仪的重要部件,也是改进监护方法的重要环节。在我国,颅内压监护之所以未能广泛开展,缺少理想的传感器和监护仪是重要原因之一。Gaeltec传感器是80年代国外生产的新产品,有关临床应用的报  相似文献   
62.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ACAA)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35%。由于其部位深,以往手术效果不理想,手术死亡率有时可高达30%。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展,其死亡率已降至1.5~5.5%。关于手术方法,各家意见分歧,一般多主张采用显微手术,但铃木二郎等通过100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认为不用显微手术亦可获得良好效果。显然,这与术者的  相似文献   
63.
脑动脉瘤破裂后二周内最易发生再次出血.由于这期间手术的预后不佳,外科医生多不愿在发病后早期手术,因而导致许多病人的永久性神经损害,或由于再次破裂而死亡.作者于1971~1975年收治脑动脉瘤625例,247例为第二次破裂者,其中179例(72.5%)发生于第一次出血后二周之内,说明动脉瘤破裂后争取早期处理极为重要.过去认为出血后一周内手术死亡率最高,作者所见与此相符.但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周内每一天的手术死亡率不尽相同,其中第1~2日最低,第3日最高.为了探索手术的适当时机,作者特作分析如下:本组病人除昏迷或衰竭者外,均争取在出血后第一周内手术.术前常规给予20%甘露醇500~1000毫升,采用常温麻醉,不降低血压.手术前后进行脑室持续引流.术中清除颅内血肿,并暂时阻断载瘤动脉以防动脉瘤突然破裂,且使瘤颈易于显露.术前病人依Hunt与Hess压法分为Ⅰ~Ⅴ级.625例中,第一周手术者122例,第二周手术者136例,二周后手术者367例,手术后如病人恢复健康且能工作,则效果为优;病人可工作,但有轻度功能缺陷,则效果为良;病人有步行障碍、精神改变或失语中有一项者,则效果为可;病人在扶持下仍不能行走者,则效果为劣.以上各不同时期内手术效果为优  相似文献   
64.
在急性脊椎和脊髓损伤时,损伤局部最明显的组织改变发生在最初的24~48小时内,这既与直接的物理作用有关,也与自体破坏(直至凝固坏死与中央出血有关.因此,在外伤后过了20~48小时再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术疗效不佳,且对于脊髓自溶和生物能紊乱过程影响甚微,使用脊髓局部降温可以改变酶的作用过程,减少脊髓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度,减少降温部位脊髓神经组织的耗氧量.作者曾对113  相似文献   
65.
[发病率]: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S)后不少患者迅速死亡而不及就医,故其真实发病率很难统计。尸体统计亦因各家所用方法是否可靠而不同。如McCormick等1965年在13185例尸检中发现动脉瘤153例(1.2%),而该氏于1971年在1587例尸检中发现125例(7.8%)。  相似文献   
66.
采用微量注射法在猫脊髓内注射不同体积和浓度的伊文思蓝溶液,发现染料在中枢神经组织中的扩散范围与注射体积有关,而与伊文思蓝的浓度无关。2~3μl扩散范围为2.52~3.43mm,最适于对靶点进行生理验证。本研究为功能性疾病靶点验证时注入利多卡因的体积和浓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CT薄层扫描定位AC—PC平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T薄层扫描技术对26例正常成年人的AC-PC平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层面较易确定,使用1.5mm层厚连续扫描,在每人次扫描中均可看到PC层面,部分人的AC不能在CT片上直接显示,需要通过其与FM的关系间接确定。按与CML成10°角的基线扫描,仅5人可得到AC-PC层面,其余21人AC和PC不在同一层面,但根据AC和PC相差层面数,适当调整扫描基线角度后,可容易获得AC-PC层面。  相似文献   
68.
本文观察了 CUSA 对20只猫脑的损伤作用。主要测量指标为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范围。研究结果表明,CUSA 影响脑组织损伤的最主要因素是吸引力和振动强度。作者就手术中如何更好地应用CUSA 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空蝶鞍是一个解剖与放射学概念,系指蛛网膜下腔伸入蝶鞍内引起蝶鞍扩大变形、垂体受压变扁等病理改变。过去有人将其称为蝶鞍内蛛网膜憩室、蝶鞍内脑池、蝶鞍内蛛网膜疝等。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临床上很难与鞍区肿瘤区别。我科1970~1981年共收治14例,其中10例经手术探查,4例经气脑造影确定诊断,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小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经CT、尸检及手术确诊的小脑出血16例,7/8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以眩晕或头痛件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者各占5/8和1/4,过半有脑干症状,近1/3有小脑局灶征。本组CT示血肿直径小于和大于3cm者各半,前者经保守治疗仅1例死于继发感染,余均治愈,后者能立即手术的3例仅1例死亡,2例治愈。提出有助于本病诊断的五项要点,认为血肿直径大于3cm者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