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探讨用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研究X刀治疗大鼠C6胶质瘤诱发的细胞凋亡。对X刀治疗的各组动物肿瘤组织发生的细胞凋亡采用经典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了研究。经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研究发现,X刀15Gy、20及30Gy治疗后在1周内诱发出明显的细胞凋亡,此时的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及40Gy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这一结果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结果完全吻合。另外在40Gy组及其它剂量治疗各组均发现有坏死成份,尤以前者明显。利用该法证实X刀治疗大鼠C6胶质瘤后诱发出明显细胞凋亡的同时还致细胞坏死,这种致坏死效应随剂量增加渐趋明显。  相似文献   
402.
本文报告自1986年3月至1992年4月,我科加强监护病房发生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1例经常规治疗75例(92.6%),治愈35例(43.2%),好转24例(29.6%),16例死亡(19.75%);对3例(3.7%)反复出血者行数字减影检查并胃左动脉栓塞;另3例(3.7%)应用新型胃酸抑制剂Omeprazole治疗;均获满意效果。本文强调,加强监护病房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03.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造成大鼠短暂性前脑缺血后,Zn~(2+)首先聚集在传出神经轴突末端,然后汇集在变性中的神经细胞内如海马、大脑皮质、视丘、纹状体、杏仁核等处。Zn~(2+)的聚集和转移作用是神经细胞死亡的一个原因或为一标志性的物质尚不太清楚。 作者用特殊荧光染色法观察了实验性大鼠前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内神经细胞的变化。发现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在出现退行性变之前,已出现Zn~(2+)在神经细胞内聚集现象。 为了阻止细胞外的Zn~(2+)聚集进入轴突后神经元,作者在对动物造成脑缺血前30分钟,先用Ca—EDTA注射到侧脑室,结果注射后大鼠锥体细胞内Zn~(2+)的聚集显著减少,且细胞变性亦较轻。提示传统脑缺血所引  相似文献   
404.
本文介绍作者设计的股静脉壁环缝术治疗8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初步经验。术后随访,临床效果理想,静脉造影复查证实瓣膜形态和功能不全得到纠正。作者分析股静脉管腔扩大是造成瓣膜关闭不全的原因,提出相对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概念,并认为是手术的适应征。与其他瓣膜修复术比较,本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不必抗凝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405.
本实验通过对61只兔血和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和组织病理改变的观测,探讨了脑缺血后再灌流时,不同的血压水平与自由基生成的关系及其对脑损害的影响以及几种自由基清除剂的防治作用。结果提示,正常血压组动物的自由基生成少,脑损害较轻;略低血压组次之;高血压及超高血压组自由基生成多,脑损害较重。甘露醇合剂和尼莫地平对血 MDA 均有明显的清除效果。由此表明,于脑缺血后再灌流时,将血压控制在91~130mmHg 水平并尽早选用自由基清除剂,能减少自由基生成并减轻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406.
一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先证者PC基因(PROC)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者PROC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进行家系调查以期发现遗传规律。结果先证者蛋白C活性为38.6%,抗原为45.3%。直接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先证者PROC基因外显子7区存在杂合错义突变c.565C〉T,该突变将引起编码的蛋白C 147位精氨酸被色氨酸替换(p.Arg147Trp)。家系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565C〉T突变遗传于其父亲。结论 c.565C〉T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PC缺陷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7.
我院自1986~1990年共收治2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选用含SHZ并氟美松方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病人年龄1~56岁。脑膜炎型11例(50%),伴颅神经损害或颅内定位体征的脑膜脑炎型9例(40.9%),有脊髓损害的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髓膜炎型2例;中晚期和迁延期占77.7%。合并肺结核20例,其中原发型3例、血播型16例、浸润型1例。治疗方案 SM0.75日1次肌注、INH0.3日顿服并静脉滴注0.6~0.9、PZA0.5日3次口服。儿童用量酌减;全部并用氟美松静脉滴注0.1~0.2mg/kg;3例曾椎管给药氟美松,10例曾加用RFP。文献报道,多采用去氢或氢化可的松,并主张1个月后开始减量,疗程不超过3个月。本组应用氟美松是在脑脊  相似文献   
408.
为观察腰椎的椎弓峡部及上、下关节突 ,一般都要求投照腰椎斜位。教课书介绍采用腰椎前后位 4 5°角斜位。但前后位 4 5°斜位在观察L4、L5椎弓峡部及上、下关节突时 ,常会显示不清 ,尤其是腰骶角生理曲度大的 ,显示更差。为此 ,我们采用后前位 4 5°斜位方法投照 ,大多数效果较好。少数差的通过改变体位角度再投照 ,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体位设计和方法1 1 首先利用腰椎CT横断面分层片 ,测量纵穿椎弓根峡部中线与人体冠状线 (冠状面之切层投影线 )的夹角。纵穿椎弓根峡部中线要求平行椎弓峡部边缘 ,并且通过…  相似文献   
409.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符合CAP诊断标准的17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CAP患儿59例作为重症CAP组,轻度CAP患儿118例作为轻度CAP组,回顾性收集:性别、体重、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热峰温度、入院体温等基本资料,月龄<3个月、早产史、贫血史、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