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周围血管疾病的溶栓与抗凝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什么是周围血管疾病?从广义上讲:除去心脏和胸主动脉以外的血管疾病均可以划归为周围血管疾病。无论是动脉或静脉,周围血管疾病均可分成3大类,即:血管扩张性疾病、血管阻塞性疾病以及血管畸形性疾病。与前两者相比后者是少见的。面对血管扩张性疾病和阻塞性疾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出现的急、慢性特点和器官与脏器受累程度,须正确地判断和选择合理的干预、修复方法,最终目的是消除不良情况,维持血管腔内的通畅和保证脏器的血液循环与功能。然而,欲达上述目标,血管内的溶栓和抗凝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预防和减少胸腹主动脉手术中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4 5只家兔用于三个部分实验 ,实验一 ,研究血管活性药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二 ,研究脊髓减压对脊髓缺血的影响。实验三 ,研究低温对脊髓缺血的影响。结果各组相比 ,低温组脊髓神经元细胞变性数最少 (均值 3 0 )、预防脊髓缺血损伤效果良好 ,前列腺素药物组和脊髓减压组也有一定有益作用。结论在胸腹主动脉手术时 ,低温、前列腺素药物投入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及介入器械的发展,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疾病治疗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通畅率不劣于搭桥手术,但越来越多的介入操作所引起的并发症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脱止-M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临床研究,对180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口服消脱止-M,连续服用60d。4片/次,3次/d。儿童患者用量减半。观察服药后30d和60d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口服消脱止-M,能够明显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P0.001),明显加快患肢溃疡的愈合速度(P0.001)。用药60d时,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未出现需要减量或停药的不良反应。结论:消脱止-M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5.
过度肥胖与高血脂对人体极为有害,由于所有非外科治疗的普遍失败,近年来在国外,要求接受外科治疗病人有增多趋势,仅美国每年就有25000多人.本文就国外有关肥胖症与高血脂外科治疗问题作简单概述.定义肥胖症目前未见统一定义,一般认为当人体重量超出理想体重10%即为肥胖,但此未构成严重危害,Scott认为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简称MO)是  相似文献   
76.
腔静脉滤器作为肺动脉栓塞(PE)的预防手段,现已在全世界广泛被应用。Stein等[1]统计的美国国家医疗中心数据库内50个洲医院的资料表明:全美滤器应用量在1979年为2 000个,1999年为49 000个,增长了20倍。2003年全世界滤器的应用总量为140 000个,而2007年仅美国就用了213 000个,年增长率为16%[2-4]。我国自1995年翟仁友教授第一次报道3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5]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在全国广泛被应用,年用量在4~5万个以上。然而伴随着临床应用数量的增加,各种相应问题不断出现。更可怕的是一些相应的并发症相继发生,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如何正确规范地把握滤器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系统地了解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数量的增加,以及中心静脉肠外营养实施技术的进步,各种原因导致的医源性血管内异物明显增多[1],异物留存体内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器官损伤等风险,随着腔内手术等技术不断进步,如何以最小的创伤取出此类异物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两年笔者单位行医源性血管内异物取出的经验,探讨此类手术操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6例60岁以上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1.5%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存病,13.6%的病人胆囊坏疽,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7%,发病72h以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72h以内手术,治愈64例(97%),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79.
肢体缺血性疾病腔内治疗的现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腔内治疗方法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应用介入腔内治疗方法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70例。其中年龄最大83岁,最小58岁,平均73岁。男女比例为4∶1。70例中80%有间歇性跛行,跛行最近距离20m, 30%有静息痛,10%足溃疡及坏死。全部病例入院后进行了肢体血管超声、MRA、血管造影检查和踝肱指数(ABI)测定,其中63例(90%)有两个部位以上的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56例(80%)累及膝关节以下。治疗前ABI 平均为0.58。全部70例病人进行了腔内治疗同时辅助传统的手术技术。结果腔内手术成功率92%,90%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疗效达到优秀为39例(56%)、良好为28例(40%)、一般为3例(4%)无不良和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治疗后ABI平均为090,平均增长了032。1年通畅率为86%,再狭窄率为6%,二次处理1年通畅率为90%。结论介入腔内治疗方法做为首选,结合传统手术技术能有效的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反复应用的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0.
髂股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vndrome,IVCS)泛指盆腔内的髂静脉受邻近组织的压迫,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IVCS发病率很高,但是多年来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