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体检查出‘大三阳’该怎么办?”这是一个经常被人们问起的问题。所谓“大三阳”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被人叫出来的,医生为了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方便也不时地使用这一“概念”。具体地说,“大三阳”的意思是:检查者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中,HBaAg、HBeA鬟和抗HBc均为阳性。它有别另一个概念:“小三阳”即HBsAg、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脑囊虫病的诊治经验。病例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其中来自上海的患者5例,目前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患者10例。临床表现以癫痫型和高颅压型最多见,各有8例和6例,神经衰弱型3例,脑炎脑膜炎型1例,表现为TIA者1例,均经CT或/和MRI及免疫学、病原学检查确诊,2例患者在粪便中找到虫卵。经内科治疗或/和手术治疗后,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在上海地区有升高趋势,且多为异体感染,临床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对患者应及时予以治疗,以防严重后果及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7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膦甲酸钠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用[1 ,2 ] ,为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我院应用膦甲酸钠治疗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47例 ,取得良好疗效 ,结果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诊断依据第 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67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7例 ,男 41例 ,女 6例 ,年龄18~ 70岁 ,其中慢性重型肝炎 9例、重度 16例、中度 5例和轻度 17例 ;对照组 2 0例 ,男 17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 7岁 ,以上各型分别为 4例、6例、3例和 7例。二、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重肝及慢性乙肝(重度)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5例重或重型慢乙肝,在常规综合治疗(未行其他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10例仅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肾功能,电解质,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HBVDNA含量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9例慢重肝患者中6例存活,7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总胆红素下降,3例第一周总胆红素下降,但第二周复升,1例无效;16例重度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14例肝功能(包括SB、ALT,AST,γ-GT等)有不同程度恢复,4例完全恢复正常,对照组4例重肝2例存活;4例重度或重型患者总胆红素下降,5例上升,治疗组18例患者进行细胞免疫检查,15例CD4活性增加,13例CD8活性降低,11例NK活性降低;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无明显改变,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2例出现血清转换,治疗组22例血清HBVDNA水平下降,从1687.24pg/ml降为295.74pg/ml,10例转阴,对照组5你HBVDNA下降,5例上升,总体水平由1295.59pg/ml上升至1565.31pg/ml。结论:膦甲酸钠具有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及调节细胞免疫作用。可以阻断肝炎发病进程,改善肝功能,可用于治疗慢性重度和重型肝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敏  张瑞祺 《肝脏》2008,13(5):375-37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及其与HBV感染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19例急性乙型肝炎、50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和1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并观察它们与Foxp3 mRNA的相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Foxp3 mR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HBV感染各组IL-10、TGF-β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IL-10含量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TGF-β含量与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TGF-β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正常人,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HBV感染者,表明Foxp3参与了HBV发病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祺  缪晓辉 《上海医药》2003,24(9):399-402
全球乙型肝炎病毒 (HBV)携带者约 3.5亿人 ,国内有近 10 %的人口感染过HBV ,感染者逾 1.2亿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 30 0 0万 ,每年有近 3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由于HBV在体内持续复制可引起肝脏病变的持续活动和发展 ,甚至演变为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HBV药物有α -干扰素 (IFN -α)、核苷类药物、苦参素和免疫调节剂等。1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1 .1 IFN -α[1 ,2 ]IFN -α具有抗病毒、抑制或阻断肝脏纤维化、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和免疫…  相似文献   
17.
尘肺病的流行现状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尘肺病定义 我国2002年颁布的《尘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的尘肺病的定义是:“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尘肺病的定义是,“尘肺是粉尘在肺内的蓄积和组织对粉尘存在的反应”(pneumoconiosi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dust in the lung and the tissue reaction to its p resence) 。通常职业病范畴所说的尘肺病是指因吸入职业性粉尘所致的肺泡功能结构单位的损伤,其早期表现为巨噬细胞肺泡炎,晚期导致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细胞,能有效地调节自身反应性T细胞,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CD4 CD25 Treg数量和功能异常与肝炎病毒感染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人体感染肝炎病毒(乙、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起机体多项免疫功能异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永刚  缪晓辉  张瑞祺 《肝脏》2003,8(2):57-58
自 1971年Combes首先报告HBV感染相关的肾病以来 ,陆续发现一些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 1gAN )、狼疮肾炎 (LN)等的发病与HBV感染相关 ,但对HBV感染相关的肾损害 ,名称一直比较混乱 ,曾称为乙型肝炎 肾炎或乙型肝炎肾炎、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肾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相关性肾炎等 ,1990年中华内科杂志组织的乙型肝炎肾炎座谈会建议采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名称 (hepatitisBvirusrelatedglomerulonephritis) ,简称HBV相关肾炎 (HBV GN) [1] 。一、病理改变研究发现 ,HBV GN肾损害的病理类型较多 ,如膜性肾病(MGN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