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528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73篇
  2篇
中国医学   35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M监测)(30例).两组患儿均按照感染性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调整补液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后1h,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量、血气分析(PH、BE)及血乳酸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开始6h后,2组患儿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PH)及血乳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休克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第1及第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对感染性休克早期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指导液体复苏、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国内外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与DUWLs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70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09篇,英文文献161篇;纳入文献来自18个国家,发文量排名前五的为中国(110篇)、英国(60篇)、美国(48篇)、波兰(14篇)、印度(10篇),占总文献量的89.63%。国内发文量居前三的省份为江苏省(22篇)、广东省(17篇)、天津市(12篇),占中文文献总量的46.79%。高频主题词共7个,获得一个研究热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和控制。第一作者的发文量为1~13篇,本研究中核心作者至少发文3篇以上,共18名核心作者发文81篇,占总文献量的30.00%。结论国内相关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需扩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国内相关研究相对集中,但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力量;全球研究热点明确,但缺乏统一的水路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MS/MS)法分析蜈蚣中3种酶解多肽成分TD1(LEEDLERSEERL)、TD2(EEKDKALQNAEGEVAAL)、TD3(MILPTGASSF), 比较不同品种蜈蚣中肽类成分的差异, 寻找蜈蚣特异性多肽, 用于蜈蚣的鉴别。  方法  3种肽类成分的UFLC-MS/MS法, 色谱柱为XSelect HSS T3(4.6 mm×150 mm, 3.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 电喷雾离子化(ESI), 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进行信号采集。样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对蛋白提取方法进行优化, 最终确定提取方法为蛋白裂解液超声处理60 min。得到的蜈蚣蛋白提取溶液经胃蛋白酶酶解并脱盐后, 注入液质联用仪分析。测定了20批蜈蚣及8批其他动物药中3种肽类成分,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在地龙、僵蚕、水蛭、土鳖虫和全蝎中未检出TD2和TD3, TD1与TD2在少棘巨蜈蚣与哈氏蜈蚣、墨江蜈蚣中存在较大差异, TD3在少棘巨蜈蚣与黑头蜈蚣、多棘蜈蚣中有较大差异。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区分少棘巨蜈蚣与地龙、僵蚕、水蛭、土鳖虫和全蝎, 同时通过比较3种肽段的差异, 区分药典品种少棘巨蜈蚣和4种常见非药典品种蜈蚣, 为蜈蚣的质量评价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张琪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2):119-122
目的:探讨药动学(PK)参数指导结直肠癌患者中5-氟尿嘧啶(5-FU)剂量给药剂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行化疗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18例,依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PK组与传统组,每组各59例。传统组给予基于体表面积的5-FU给药方案治疗,PK组给予基于PK参数的5-FU给药方案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周期,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PK组与传统组第1个周期、2个周期、3个周期血药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K组治疗后的5-FU血药浓度均低于传统组(P<0.05)。PK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5.42%,低于传统组的62.71%(P<0.05)。治疗后PK组的总有效率为83.05%,高于传统组的49.15%(P<0.05)。两组治疗后的情感功能、大体健康情况、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适应功能、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PK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参数指导给药剂量,PK参数指导结直肠癌患者5-FU剂量给药剂量对5-FU的血药浓度、毒副反应均起到降低的作用,进而提高结直肠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恢复。  相似文献   
75.
成骨细胞是一类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在骨稳态及骨重建的维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分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微管(microtubules,MT)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和自噬等生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与微管翻译后修饰及微管相关蛋白介导的微管动态重组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拟对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低血糖脑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桂艳  张琪 《临床荟萃》2002,17(3):136-136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 ,以脑卒中偏瘫、癫痫、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者少见 ,极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 11例低血糖脑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48~ 81岁 ,平均6 1岁。6例有糖尿病史 (4例常年服优降糖 ;1例服用消渴丸 ;1例间断服降糖药物 ) ;3例有嗜酒史 (1例每日超过 5 0 0 ml大约30年 ;1例每日 40 0 ml大约 30年 ;1例每日 40 0 ml大约 2 0年 ) ,2例平素体健。1.2 临床特点 本组 11例 ,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6例 ,其中轻度意识障碍伴偏瘫 ,仅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者 1例 ;表…  相似文献   
77.
1997—01~2002—08我院收治单纯疱疹致小儿脑部疾患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8.
为合成铂配合物顺式-草酸-正丁胺/环戊胺合铂(Ⅱ),以顺式-二碘-正丁胺/环戊胺合铂(Ⅱ)为原料,先后与硝酸银和草酸钾反应合成标题产物。采用元素分析、MS-ESI+、1H-NMR和IR分析其组成和结构,利用MTT体外检测法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合成的化合物结构与理论一致,具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9.
80.
符惠娟  张琪 《首都医药》2014,(16):54-55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早搏、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慢性心力衰竭病例的疗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益心舒胶囊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结论患者服用益心舒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