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后,随着自知力的恢复,要开始面对许多实际问题。此期心理活动是矛盾和复杂的,主要是怕家庭和社会的不理解和歧视。因此,需要心理康复科护理人员运用科学的、相关的心理知识,帮助患者摆脱精神痛苦,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认为对精神科恢复期的患者出院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2.
<正>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皮损以躯干、臀部和四肢为主,屈侧多见,而掌跖和面部较少累及。我科诊治1例以手足为首发部位的PLEVA患儿,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男,10岁。因双手及双足红斑、丘疹1个月余,泛发至全身15 d,于2019年7月12日就诊于我科。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足出现散在豆粒大红斑、丘疹,无明显不适。15 d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破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明确诊断为双侧颅内动脉瘤单侧破裂患者B超测量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破裂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非破裂侧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双侧IMT均较正常人群升高,而破裂侧IMT较非破裂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改变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阐明白细胞介素(IL-6)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AM)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及CD14表达的直接调节作用及探讨IL-6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AM,以不同剂量(0,0.01,0.1,1,10,100μg/L)IL-6刺激细胞16h或以100μg/LIL-6在不同时间(0,2,4,8,12,16h)刺激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观察SR,CD14表达变化。结果:IL-6刺激AM能增强CD14蛋白表达并抑制SR蛋白表达,低至0.01μg/LIL-6刺激16h或100g/LIL-6刺激6h后就能显著增强CD14mRNA并明显抑制SRmRNA表达,与此同时,CD14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强而S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IL-6刺激AM能在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强CD14表达并抑制SR表达。  相似文献   
105.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按照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三类: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治疗相对棘手,肿瘤常常侵犯周围结构如海绵窦、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硬脑膜等,且易发生垂体瘤卒中致病情危急[1];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通常按Hardy-Wilson分级、分期标准,即蝶鞍正常或局限性扩张,肿瘤<10 mm为Ⅰ级;蝶鞍扩大,肿瘤≥10 mm为Ⅱ级;鞍底骨质局限性破坏为Ⅲ级;鞍底骨质弥漫性破坏为Ⅳ级;通过CSF或血-脑屏障播散为Ⅴ级。在治疗上,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全切困难,术后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影响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因素很多,包括 MicroRNAs ( miRNAs)、肿瘤细胞黏附性相关因子、增殖因子、基因突变、垂体瘤新生血管相关因子等。目前为止,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仍处于研究中,其中侵袭性相关生物学标志物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 microRNA-21 inhibitors 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 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 向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瞬时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24、48 h 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 microRNA-21、I 型胶原前胶原 A1(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Col1A1和α-SMA 的表达水平;MTT 法检测 microRNA-21 inhibitors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21表达下调,Col1A1和α-SMA 的表达下降;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microR-NA-21 inhibitors 可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提示microRNA-21是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潜在靶向分子,有利于为干预和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2~68岁,中位数46岁。胸椎结核11例,胸腰段结核8例,腰椎结核7例。单节段病变18例,2节段病变7例,3节段病变1例。15例患者存在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21例患者合并椎旁及椎管内脓肿。脊髓神经损伤情况按照ASIA损伤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12例、E级9例。病程2~12个月,中位数7.8个月。围手术期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植骨融合、并发症发生、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脊柱功能恢复及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6~4.8 h,中位数3.2 h。术中出血量430~1800 m L,中位数610 m 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0个月,中位数20.5个月。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1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1例术中出现胸膜破裂,予以修补并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6例术后出现神经支配区一过性疼痛,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及理疗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3个月出现髂窝脓肿,应用抗结核药物5个月后脓肿消失。术后18个月,脊柱后凸Cobb角(11.2°±5.3°)较术前(29.2°±13.8°)改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3.28±2.09)分]较术前[(40.2±14.1)分]降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D级2例、E级24例。结核均治愈,随访期内未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症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索同时从小鼠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内皮前体细胞(EPCs)及对其鉴定的方法。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经改良差时贴壁法分离,以48h为时间点,48h内贴壁细胞传至3代后行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诱导实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表面标记;48h后收集未贴壁细胞,传至3代后行血管形成实验,传至5代后行CD31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实验,FCM检测其表面标记。 结果 第3代48h内贴壁细胞可诱导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FCM 检测Sca-1、CD29、CD45、CD11b 阳性率分别为(98.30±0.75)%,(97.47±1.32)%,(1.87±0.15)%,(1.03±0.71)%;第3代48h后贴壁细胞在基质胶上可形成血管样结构,第5代48h后贴壁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31呈阳性表达,FCM检测CD34、CD1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 阳性率分别为(88.90±1.18)%,(92.73±2.90)%,(87.63±1.79)%。 结论 采用改良差时贴壁法可同时分离培养扩增小鼠骨髓 MSCs和 EPCs,且简便高效稳定可重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Nusap1在肝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肝癌标本中Nusap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Nusap1表达高低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usap1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4.1%(33/61),而在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21.3%(1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癌组中,Nusap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化、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肝硬化、早期复发等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包膜、AFP、TNM分期等均无关(P>0.05);33例Nusap1蛋白高表达者及28例低表达者6个月及12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3.3%(11/33),17.9%(5/33)及89.3%(25/28),53.6%(15/28)(P<0.005)。结论:Nusap1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肝癌患者术后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浅谈神经内科青年医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科是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其既具有坚实地建立在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特殊性,又有与众多的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联系性,特别是其高深的神经科学理论和密如蛛网的神经传导路径使许多医学生望而生畏,青年医师也普遍认为其是难度较高的学科[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