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单纯植骨及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对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8具男性新鲜颈椎标本,分别行单纯植骨及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测量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变化.结果:单纯植骨时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而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则显著增加.单纯植骨及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下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植骨块的应力较单纯植骨时变小.结论:植骨 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明显增加,容易造成融合上节段的退变,并且存在一定的应力遮挡,故在治疗单纯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时,使用Orion钢板内固定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激发型4-1BB抗体联合DC主动免疫治疗荷瘤小鼠。^3H-TdR掺入试验捡测免疫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体外激发T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分泌IL-2、IFN-γ及IL-10的水平。结果荷瘤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产生的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下降,但经过免疫治疗后,这类DC激发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IFN-γ的能力均得到改善,而且免疫治疗效果越好,改善就明显。结论荷瘤小鼠经免疫治疗后.其骨髓前体细胞来源DC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陆建华  张烽 《中国骨伤》2008,21(4):257-25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术后失效的原因、翻修对策及疗效。方法:8例腰椎滑脱术后失效翻修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42~71岁,平均54岁。其中椎弓根螺钉断裂6例,椎间融合器塌陷、椎弓根螺钉断裂1例,骨质疏松、内植物松动1例。临床症状有畸形、局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翻修行后路减压、复位,椎体间、后外侧植骨,经椎弓根加粗和(或)加长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翻修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基本缓解,手术总优良率87.5%。无术后感染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技术性原因是造成腰椎滑脱术后失效的主要原因。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加椎体间、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不失为有效翻修方法之一,手术操作规范是翻修疗效满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进的侧前方手术径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利用胸腰段的解剖关系,改进成"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入路行骨折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16例(改进径路组),并将11例经传统胸腹膜外入路(传统径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总出血量、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7例患者于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获得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改进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80.0±56.5)mL,总出血量平均为(450.0±273.1)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9.0±35.5)min;传统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350.0±145.5)mL,总出血量平均为(900.1±421.3)mL,手术时间平均为(193.2±48.3)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obb角改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神经功能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截瘫加重、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火现象,无假关节肜成和内固定失败. 结论改进的"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径路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入路简捷,出血少.既能充分减压,又能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还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胸腹膜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TSRH用于脊柱侧前方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5具尸体胸腰段标本,5具为正常(NS)对照组,10具造成压缩性骨折后5具用TSRH行侧前方固定、另5具用Z-plate固定作对照,应用实验应力分析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应用TSRH内固定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17%-20%和8%;固定后的强度和刚度与Z-plate固定组相比仅小5%和5%,统计显示2种固定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TSRH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性上优于正常对照组,与Z-plate固定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2-5]).  相似文献   
17.
CD137信号对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TLR4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137(4-1BB)激发型单克隆抗体2A对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株DC2.4表面TLR4表达的调节。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剂量2A、LPS,或LPS预刺激后再加入2A等因素作用下,DC2.4表面的TLR4表达情况。结果 LPS下调TLR4表达,2A使DC2.4上TLR4表达上调,并拮抗LPS对TLR4的下调作用。LPS预处理后再加入2A,也拮抗LPS的下调作用。结论 CD137信号可以上调DC2.4表面TL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行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38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术后颈椎即获稳定,基本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全部植骨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完全瘫3例无改善,35例不全瘫均有改善。结论: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疗效较佳,并发症少,稳定性好,患者康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朱平  张烽  马平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6):416-418
目的总结和分析南通市1997~2007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分析目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97~2007年的全市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及所有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期间,狂犬病发病数为161例,发病率在0.09/10万~0.32/10万,2002年的发病率最高,从2003年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如皋、如东、通州和海安四地。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7~10月病例最多。发病以农民为主,其次是学生。≥60岁组发病最高,占30.43%。结论部门之间的合作、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落实综合防制措施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开展动物狂犬病的监测,尤其是无症状犬携带病毒的监测,以及从患者和犬中分离狂犬病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对哥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β-内酰胺类(TEM、SHV、GES、CARB、IMP、VIM、DHA、oprD2)、氨基糖苷类(aac(6’)-Ⅰ b、aac(6′)-Ⅱ、ant(3″)-Ⅰ、armA)和磺胺(sull)等常见耐药基因。结果20株中。TEM阳性17株(85%),aac(6’)-Ⅰ b阳性17株(85%),sull阳性18株(90%),ant(3″)-Ⅰ阳性2株(10%),而CARB、aac(6′)-Ⅱ基因20株均为阳性(100%),oprDz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为阴性,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和时间分离株耐药基因可不同。结论CARB、aac(6′)-Ⅱ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中流行,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特别是其连续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