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它成为了住院期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其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诊断及其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动员后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探讨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按是否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ory factor,rhG-CSF)注射液注射将Lewis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BM-2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EPCs的鉴定;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黏附能力。另取Lewis大鼠制备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在模型制备后7d将8×106个EPCs移植至缺血侧后肢的肌肉内,按照移植EPCs来源不同将后肢缺血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EPCs移植4周后行后肢血管造影,计算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黏附能力测定实验中动员组黏附EPCs数量为(22.3±2.8)个/×100高倍视野大于对照组(16.8±4.4)个/×100高倍视野(P<0.05);大鼠骨髓源EPCs移植至缺血肢体后4周动员组EPCs移植后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为(4.7±1.0)大于对照组(3.3±0.5)(P<0.05)。结论骨髓动员使骨髓源EPCs功能改善,其可能是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早期发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2例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CD4/CD8比值、Th1/Th2比值、CD4计数、Th1细胞计数百分比升高,CD8计数、Th2细胞计数百分比下降,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制剂能促进免疫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4.
腹部择期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意义,探讨与IR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腹部择期手术患者14例,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天、术中(手术开始后1小时)、术后24小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术后血糖、胰岛素、IL-6、TNF-α水平较术前、术中均显著升高(P〈0.001),术中IL-6水平亦显著高于术前(P=0.017),而术前与术中的血糖、血胰岛素、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分别P=0.421,P=0.116,P=0.076)。术后HOMA-IR显著高于术前(P〈0.001)。ISI与手术时间(r=-0.936、P〈0.001)、术中出血量(r=-0.594、P=0.032)、术后TNF—α水平(r=-0.641、P=0.018)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存在IR。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强度、减少出血对减轻I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MODS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tionsyn drome,MODS)是危重病的严重并发症 ,为ICU首要死亡原因 (占 5 0 %~ 80 %) ,尽管近年对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 ,但病死率仍在 30 %~ 90 %,因此成为急救医学面临的难题。1 MODS的概念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状态下 ,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 2个或 2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理变化广泛 ,患者在发生MODS前 ,大多脏器功能良好 ,发生后一经治愈 ,多不留有器…  相似文献   
36.
病与证 ,是中医西医结合工作者经常提及的问题 ,至今没有公认的标准 ,《伤寒论》中的病与证是怎样呢 ?现将《伤寒论》中病与证的概念及分类情况分析如下。1 太阳病篇在太阳病篇的首条 ,也是《伤寒论》全书之首条 ,仲景将太阳病给以了明确的定义 ,这就是“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此三症代表太阳病类各证的共性。因此 ,在提及太阳病时 ,应有此三症出现 ,否则就违背了仲景给太阳病确定的分类标准。在太阳病篇中 ,真正属于太阳病者仅麻杏石甘汤证 ;属于太阳病合病合证范畴的证有很多类 ,如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及小青龙…  相似文献   
37.
胃酸调节肽C端8肽对胰腺炎大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酸调节肽C端8肽(KA-8肽)对蛙皮素诱导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蛙皮素皮下注射诱导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收集胰液计量,并检测蛋白和碳酸氢盐的含量;胰腺干湿比、Evans blue漏出率、胰腺组织蛋白/DNA评价胰腺水肿情况。结果KA-8肽和生长抑素对蛙皮素所致的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9.7±19.5比89.8±18.9;37.5±7.8比89.8±18.9,单位:μl/30min),但并不能影响胰液中蛋白的含量(0.50±0.16比0.47±0.19;0.53±0.19比0.47±0.19,单位:mg/30min);两种多肽可明显降低胰腺组织水肿(干湿比:0.20±0.08比0.15±0.08;0.19±0.09比0.15±0.08)。结论KA-8肽对蛙皮素诱导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王红  张淑文 《北京中医》2001,20(2):14-16
感染性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是重症感染的情况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的2个以上的脏器功能不全.如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本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80%~90%,一直是急救医学领域内的难题.王宝恩教授课题组20余年来,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感染性MODS的发生与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本课题组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109例急性感染并发MODS患者使用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其中62例患者被明确认为存在血瘀证,其发生率为57%[1],因此,认为血瘀证是感染性MODS中的主要中医证型之一[1,2].  相似文献   
39.
本病是内、外科的急重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们自1975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4例,报告分析如下。 诊断标淮 在一般急性胰腺炎症状基础上,具有以下症状之一者。(1)急性胰腺炎经内科治疗4~72小时,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表现为高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内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休克肺等)。(2)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出现麻痹性肠梗阻。(3)出现腹水,尤其是血性腹水,其淀粉酶升高。(4)发生休克。  相似文献   
40.
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和某些亚非地区的常见癌症之一,死亡率很高。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肝癌,占世界肝癌死亡总数的40%。近年来,由于采用了甲胎蛋白试验,B型超声波检查、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及选择性肝动脉或腹腔动脉造影等新技术检查,使一些病人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又由于采取了手术切除,化疗药物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措施,使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