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观察碳纳米管(CNTs)、羟基磷灰石(HA)和聚乳酸(PLLA)制成的增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力学性能.方法 将形状相同的HA/PLLA cage和CNTs/HA/PLLA椎间融合器分成a、b两组,每组12枚,4枚直接压缩为初始抗压缩力,其余植入山羊体内3、6个月后压缩.结果 A组三个不同时间的压缩力分别为:(6.54±0.36)、(4.71±0.28)、(4.12±0.17)kN;B组(8.45±0.85)、(6.76±0.72)、(6.47±0.45)KN.B组椎间融合器在各个不同时间的抗压缩力较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NTs/HA/PLLA 椎间融合器有较强的初始力学强度,在动物体内是一种理想的腰椎融合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对一个陕西省汉族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家系进行IRF6基因的突变筛查.方法在IRF6(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基因内设计引物,经分段PCR(聚合酶链反应)包括剪切位点的9个外显子后DNA测序进行突变筛查,运用PIX-Protein Identification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IRF6基因的第2密码子发现与表型一致的GCC>GTC (r.268c→t NM 214278)的突变,该突变引起IRF6蛋白二级预测结构的改变.结论该家系Van der Woude综合征由IRF6基因突变引起,IRF6基因与唇腭、牙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3.
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囊结节型26例;实质型17例;单纯囊型4例.壁结节CT呈等密度,MR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成分显著强化,囊壁大多无强化.强化的附壁结节与未强化的囊壁,构成戒指征.5例壁结节内囊变,呈现大囊套小囊征象.23例肿瘤内部或周围显示血管流空信号.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具有较典型的CT和MRI征象.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丘脑痛感区FOS蛋白及脊髓背角COX-2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手针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手术方法将浸有甲醛的定量滤纸片放在颈6-7神经根肩上,导致颈神经根的炎症,从而造成大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电针治疗组予以夹脊电针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检测大鼠丘脑痛感区FOS蛋白及脊髓背角COX-2蛋白的表达,观察夹脊电针对FOS蛋白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丘脑痛感区FOS蛋白及脊髓背角COX-2蛋白含量表达较模型对照组相比(0.1581±0.0261vs0.2239±0.0419,0.1859±0.0254vs0.2501±0.0379),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能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丘脑痛感区FOS蛋白及脊髓背角COX-2蛋白的表达,对神经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5.
摘 要:[目的] 探讨非HBV感染型和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及AFP、CD34、p53、Ki-67等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特征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对各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25例为非HBV感染型,占28.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AFP及CD34在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χ2=10.360,P<0.01)、Edmondson分级(χ2=6.671,P=0.01)、CD34(χ2=6.671,P<0.05)及AFP(χ2=7.638,P=0.01),两组间差异具有独立性。[结论] 非HBV感染型较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就诊时肿块较大和相对完整的包膜、较高的分化程度、CD34和AFP低表达等相对独特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粘连性腹内疝及合并绞窄性肠坏死的MS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的粘连性腹内疝的CT资料,CT原始数据经多平面重建(MPR)及CT血管造影(CTA),以显示疝环、疝入肠系膜、疝内肠管的特征.结果 19例粘连性腹内疝均显示疝环,小肠扩张积液、聚集并移位,其中17例显示疝环处肠管狭窄与扩张肠管移行;17例显示疝入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血管纠集、充血,其中11例显示疝环处肠管及其系膜扭转;15例显示腹水.根据疝入肠管影像表现将粘连性腹内疝分型:Ⅰ型为肠管扩张伴肠壁增厚(7例);Ⅱ型为肠管扩张不伴肠壁增厚(9例);Ⅲ型为肠管不扩张但肠壁增厚(5例).3型腹内疝肠管壁平扫CT值、动脉及门脉期肠壁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Ⅲ型小于Ⅱ型,Ⅰ、Ⅲ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粘连性腹内疝合并绞窄性肠坏死(5例为Ⅰ型,3例为Ⅲ型),CT显示肠扭转伴疝入小肠壁显著水肿增厚,肠壁模糊呈持续性低强化,其中4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栓塞,3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或分支闭塞,8例均显示大量腹水.结论 粘连带形成的疝环,狭窄与扩张肠管移行以及小肠扩张、聚集并移位提示粘连性腹内疝的存在;疝入肠系膜水肿,血管纠集,充血,肠系膜血管闭塞,肠管壁显著水肿增厚并持续低强化,则是绞窄性肠坏死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后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04/2018-05在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就诊的UC的患者共100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依病情口服柳氮磺吡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FMT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采用Sutherland指数评分、肠道菌群评分和肠镜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菌群、肠镜评分及Surtherland指数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FMT治疗UC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评分.  相似文献   
118.
2013年10月,浙江省松阳县发生一起因参加农家乐餐馆聚餐食用腌制溪蟹引起的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腹痛症状。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13名聚餐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53.8%。与腌制溪蟹同一来源地点捕捉的11只溪蟹有8只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72.7%。综合发病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的读片结果与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联合应用阑尾显示率达到100%(60/60),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的显示率也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提高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0.
胃窗造影剂在消化性溃疡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胃、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内大量气体及内容物的干扰,超声对消化性溃疡的检查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临床常以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应用胃窗超声造影剂可以有效排除胃、十二指肠腔气体干扰,增加胃、十二指肠壁对比度,并可清晰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层次、黏膜面及胃邻近脏器情况。本研究采用胃窗造影剂超声检查与胃镜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