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讨论发生于颌面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表现、病理、治疗措施、预后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 分析从1983年-2003年的22例原发于颌面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①病病程短,平均病期4.4个月。②病理首诊误诊率为36%(8/22)。③术后5年生存率为30%(6/20)。结论 ①MFH病理首诊确诊率低,易误诊。②辅助诊断CT,MRI,B超.免疫组化.X线片对MFH的确诊有帮助。③术后局部复发率高,病死率高。④治疗上以手术彻底切除肿物为主,辅以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42.
43.
回顾性总结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9例纵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为口腔颌面部感染下行扩散(39例,49.4%)、食管/气管穿孔破裂(34例,43.0%)和纵隔手术后感染(6例,7.6%)。68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式以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开胸纵隔脓肿切开引流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主。8例患者存在食管瘘行内镜下经瘘口置管“内引流”。3例患者因生命体征不稳定未行手术治疗。细菌培养67例患者中36例为阳性,感染细菌以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合并2种或2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1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头孢类、硝基咪唑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主,其中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患者4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2±14.0) d,重症监护室治疗37例。经治疗后痊愈75例,死亡4例。纵隔感染症状重、发展快,临床诊疗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积极寻找病因,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外科干预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4.
用改进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改进的Tennison法,用于修复单侧先天性上唇裂。方法:分析传统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效果,并和改进的Tennison法对比。结果:观察到传统的Tennison法有切除上唇组织过多的不足之处,同时它重建患侧人中嵴的形态不尽满意。改良的Tennison法改变了原来的切口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患侧上唇组织,同时术中解剖出了上唇裂隙边缘两侧的口轮匝,并折叠了此处肌肉,重建了患侧人中嵴。结论:本文采用的改进Tennison法能节省患侧上唇组织,降低了上唇组织张力,重建了患侧人中嵴,恢复了口轮匝功能,弥补了传统的Tennison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5.
提上睑肌腱膜瓣联合额肌瓣悬吊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改良的提上睑肌腱膜瓣联合额肌悬吊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8月~2008年3月,笔者采用该方法矫治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0例,年龄6~27岁,单侧8例,双侧12例。手术形成蒂在睑板上缘的的提上睑肌腱膜瓣,并与额肌建立连接,模拟提上睑肌上提眼睑的功能。结果:本组患者20名,术后随访6个月,15例矫正效果良好,4例好转,1例无效,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术后2-3月恢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与单纯的额肌悬吊不同,该术式形成的上提眼睑系统更符合生理结构,并且具备动态矫正效果,手术后外形满意、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46.
Steiner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罕见的半面肥大畸形-Steiner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病理诊断综合鉴别,手术应注意本病的生长特点,进行阶段性的手术整复治疗。结果:采用相应阶段的手术方法,治疗2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术后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Steiner综合征是一种以半侧颜面肥大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严重破坏患者面容。应增加对此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并进行系统化、阶段性的手术整复。 相似文献
47.
涎腺恶性肿瘤的误诊与误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涎腺可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由于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尚未完全认识,在诊断与治疗中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多数病例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有许多病例,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误诊与误治的情况,在我们收治的1143例... 相似文献
48.
细胞聚集体复合支撑体体外构建人鼻翼形态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尝试以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利用细胞聚集体复合聚乳乙醇酸(PLGA)内支撑体,在外支架塑形以及生物反应器环境下构建人鼻翼形态软骨.方法:全骨髓培养法收集培养兔BMS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高密度连续培养构建出膜状细胞聚集体,制作人鼻翼形态PLGA内支撑体,将细胞聚集体缠绕在其表面,并用金属外支架对复合体进行塑形,进入生物反应器动态培养8周.取材从大体形态、组织学特点、蛋白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含量以及抗压性能等方面评价新生软骨的质量.结果: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保持了预先设计的外形,外观及组织学结构均类似于天然软骨,含有丰富的蛋白多糖.结论:细胞聚集体复合支撑体能形成特定形态的软骨组织,形成的组织结构均匀,细胞表型维持良好,并为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轰击法建立高分子聚合体表面润湿性研究模型.方法:使用氧低温等离子体轰击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表面,测定表面接触角,建立轰击时间-表面接触角曲线,建立线型回归方程.观察在不同介质中保存时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氧等离子体轰击后,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表面接触角明显下降,与处理时间呈现负相关性.在空气中保存时,表面接触角随时间逐渐上升,0度接触角表面24 h后上升为20°左右,而在双蒸水中保存的表面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氧等离子体轰击法能可控性地改变六甲基二硅氧烷薄膜聚合体表面润湿性,处理后的表面在水中接触角保持稳定,该方法可以用来建立表面润湿性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