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T重建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椎弓根螺钉最佳入钉点,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高速螺旋CT共扫描检查40例国人的200个L1~L5脊椎。重建后测量400个椎弓根的入点坐标(x,y),即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x)及与横突中线的垂直距离(y)。结果:x坐标从L1~L5逐渐增大,男性大于女性(P<0.05);y坐标从L1到L4逐渐下移,在L4与横突中线接近重叠,但L5突然上升,与L2节段水平相当,L1~L5y坐标基本上都在横突中线以上,但每组数据变异较大。就y坐标而言,椎弓根轴线投影点与传统入点比较均有差异。结论:横突中线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重要参照标志,但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并不在横突中线上,不同个体、节段之间y坐标存在的较大差异是高误置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个体而言,术前常规通过CT测量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数据对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GFAP启动子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胶质分化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结合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来筛选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方法 构建报告载体pGFAP-EGFP,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ME、RA、Iorskolin、bFGF、PDGF-AA、HRG-β等复合物的诱导7d后,pGFAP-GFP载体转染,G418抗生索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存活细胞体内的EGFP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细胞的比率。结果 报告载体pGFAP-EGFP构建成功,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部分细胞存活,流式细胞仪测定82.74%的细胞表达EGFP。筛选出的细胞GFAP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阳性。体外扩增后可以得到大量的目的细胞。结论 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可以在体外有效的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筛选和扩增。筛选后的细胞具有胶质细胞表型,可提供足够的胶质细胞进行神经系统的细胞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3.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45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19例,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0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7例、良2例,总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斜T形LCP能够用于治疗B、C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尤其对于不稳定的、难治性的骨质疏松性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有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4.
半椎板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机械灭活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减少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创伤及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其中痉挛型7例,僵直型3例,混合性2例,痉挛程度Ashworth5级法:Ⅲ级6例,Ⅳ级5例,V级l例。单肢瘫2例.截瘫6例,四肢瘫2例,三肢瘫2例。智力情况基本正常。采用马尾圆锥区半椎板(7例)和保留椎板(5例)的小开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阻断治疗痉挛性脑瘫。术后配合采用针对性功能训练的方法,部分肢体严重畸形患儿(4例)行2期肢体矫形术改善和恢复患儿的下肢功能。术后随访15~28个月。结果 术后肌张力情况:1级9例,2级2例,4级1例。肌张力降低率100%。功能明显改善11例(92%)。术后不借助支具恢复独立行走9例,借助支具独立行走2例,行走率为91.7%。其中有9例患儿术后流涎、斜视、语言障碍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半椎板显露,选择性脊神经机械灭活术也能改善痉挛性脑瘫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创伤小特点,能够减少SPR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5.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1年2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69例,男42例,女27例;根据Weber-AO分类法:A型6例,B型39例,C型24例。其中双踝骨折45例,三踝骨折24例;下胫腓联合分离27例,后踝骨折螺钉固定12例,内侧三角韧带断裂修复5例。结果69例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42例,良18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7.0%。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类型进行选择,但也要考虑韧带结构的损伤程度。满意的疗效取决于恢复踝穴正常的解剖结构、可以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及妥善处理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建立大鼠单纯胫骨骨折模型,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其特异性受体拮抗剂,评价并探讨CGRP对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及其对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表达.方法 制作单纯胫骨骨折模型,将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CGRP及CGRP受体拮抗剂.术后1、2周和4周时取材,进行骨折部骨痂测量,HE染色观察骨折局部形态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腹腔内注射CGRP1周时,各组均可见到少许骨痂,组间未见明显差别;术后2周时,各组外观有差别,CGRP组大鼠胫骨骨折部呈膨大样,大鼠骨痂量多于盐水对照组和拮抗剂组;术后4周CGRP组骨折部膨大明显缩小,骨皮质连续性好,各组外形已接近正常胫骨形态及大小.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GRP组胫骨骨折大鼠在骨折断端附近BMP-2的表达信号强于对照组和拮抗剂组.用药1周时,BMP-2免疫活性细胞从对照组的(18.52±10.08)增加为(36.80±11.18),增加了近2.2倍,拮抗剂组则减少为(14.50±8.80);用药2周时,BMP-2免疫活性细胞从对照组的(20.26±6.78)增加为(52.18±10.42),拮抗剂组减少为(11.21±8.40),变化幅度最大;用药4周时,BMP-2免疫活性细胞的增加从对照组的(21.25±8.65)增加为(31.41±9.18),拮抗剂组则减少为(18.32±10.28).结论 CGRP可能具有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早期愈合的作用,CGRP可以诱导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推测CGRP的成骨作用与BMP-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7.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82,自引:6,他引:82  
股骨近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的转子.受到间接旋转外力时容易造成股骨颈和转子部位的骨折。保守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更多医生主张行早期内固定治疗。目前国际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骨质较好、基底和经颈型骨折、头下型骨折中Garden分型Ⅰ、Ⅱ及部分Ⅲ型患者。转子间骨折相对稳定,但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并发症,现多采用内固定治疗。动力性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DHS)适用于AO转子部骨折分型中A1型、部分A2型和A3型骨折,其中A1型是最佳适应证。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适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反向骨折和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对于70岁以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AO分型为A2-3、A3-3的粉碎骨折,我们自行设计的人工特制股骨上端假体置换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8.
张殿英 《健康》2014,(1):10-11
老年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组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生理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  相似文献   
69.
70.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三维黏附培养下获得并分析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手术分别获取4份DISH患者骨化黄韧带组织块与4份创伤患者正常黄韧带组织块,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在人完全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HAAM)上培养,收获前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提取细胞总RNA并检测其质量,通过YM-100 (Millipore) 微离心过滤柱得到片段< 300 nt的小RNA,采用μParaflo? miRNA微阵列基因表达实验和分析技术分析miRNAs表达谱,对结果中部分差异miRNAs进行qRT-PCR验证;采用PicTar 2005、miRanda v5、TargetScan 5.1软件预测靶基因;使用Gene Ontology进行靶基因功能注释,基于KEGG Pathway数据库分析靶基因所参与的骨化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使用TRANSFAC 7.0 public转录因子数据库及Patser预测程序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HAAM上生长时形态保持良好,呈簇状分布,复层生长并建立起细胞间联系; 免疫荧光鉴定发现DISH组细胞骨钙素和Ⅰ、Ⅱ、Ⅲ型胶原呈阳性,正常组细胞Ⅰ和Ⅲ型胶原呈阳性;共获得15种信号比值>1.5倍差异表达的miRNAs,12种上调、3种下调,qRT-PCR验证结果与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共预测出 67个靶基因,影响细胞分化、黏附及矿物质沉积等活动,参与MAPK、Wnt、TGF-β、Focal adhesion等多个骨化相关信号途径,预测出10种差异性miRNAs的转录因子。结论 HAAM可实现成纤维细胞在体外三维黏附下生长,部分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ISH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