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股骨单髁骨折外科治疗的微创化进行观察探索。方法68例股骨单髁闭合性骨折为微创组,采用小切口,钝性分离至膝关节囊,在C型臂X线透视下,将单臂外固定架的两固定针拧入断髁,之后把持架梁(臂)通过杠杆作用实现患髁复位,然后以加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复位前和固定后冲洗关节腔,术后不放引流管。疗效通过回顾性、非随机性对比进行评价。将微创组与77例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组成的非微创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临床标准、X线标准评定,微创组优良率分别为100%和97.10%,非微创组优良率分别为67.53%和70.13%,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5)。结论微创化的内固定方法对单髁新鲜骨折在保证良好复位的基础上,具有创伤小、显著减轻膝关节腔内外黏连因素、术后功能恢复快的特点,优于关节切开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52.
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要点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手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创伤后僵硬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退变性关节炎所致肘关节僵硬6例。术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5.1±16.4)分。15例采用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前次手术的原外侧切口。对明显屈曲受限的12例患者采用了尺神经前移,对于清除完严重异位骨化后不稳定的2例患者采用了铰链式外固定架。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1个月(6~41个月),17例均获随访。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7.5±16.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例患者中,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3%。主动屈伸活动度范围达到110.6°±27.5°。1例患者术后发生慢性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尺神经症状。结论:应用开放性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患者,只要能松解彻底,又能保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3.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适合年轻且运动量较大患者的手术方式,保留股骨近端骨量并维持自然的生物力学特性,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替代手术方案获得广泛关注.回顾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发展历程和临床现状,发现其在特定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长期假体生存率和术后关节功能,但手术适应证窄、技术难度高、学习曲线长、金属对金属界面的潜在并发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4.
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探讨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目的:探讨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46例,男16例,女30例。按AO分类法分类后严格按照AO内固定原则及AO技术和材料进行骨折治疗。结果:46例胫骨平台骨折随访39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KDLMERT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34例(87.2%),可、差者5例(12.8%)。结论:我们认为,胫骨平台骨折的AO分类法能综合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骨折治疗及预后来反映骨折的特点,并能指导治疗。移位性平台骨折应扩大手术范围,进行满意复位后采用AO坚强的固定技术重建关节的正常平整关系。术后术后应用静脉泵及早期配合膝关节被动(CPM)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2例踝父节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足踝机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骨折部位的疼痛评估(VAS评分)、患者满意度、踝关节活动度.并对踝关节健侧与患侧的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不同部位(单踝、双踝、三踝骨折)之间、不同随访时限之间这二种情况下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5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AOFAS评分平均为93.6分,优良率100%;VAS评分平均为0.1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2分.健、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小同部位之问、不同随访时限之问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6.
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自锁空心加压防旋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锁空心加压防旋钉的设计特点和操作技术.方法 采用7具尸体骨标本,截骨制作股骨颈骨折模型,按照设计的操作步骤应用自锁李心加压防旋钉进行固定,操作过程在X线监视下进行;固定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自锁空心加压防旋钉紧密嵌入股骨近端,锁定时有加压作用,操作顺利,骨折固定稳定.结论 自锁空心加压防旋钉设计先进,操作简单,可替代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板钉固定术中使用超声判断螺钉是否穿透肱骨头关节面.方法 采用尸体肩关节作为研究对象,将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于肱骨近端后,制作肱骨头9枚钉孔穿透模型,并用超声探查肱骨头关节面穿透情况,记录观察中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超声探头在肩关节表面的位置.结果 右侧肩关节1~9号钉孔探及穿透时的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58.
脊髓损伤临床常见且预后大多较差,损伤后病理过程相当复杂。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中类泛素修饰蛋白(SUMO)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SUMO是一类最新发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类泛素化修饰在人体中多个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脊髓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过程中多种重要的蛋白分子均存在SUMO化修饰调控机制,SUMO相关蛋白的应用亦被证明可调节氧化应激延缓神经元的死亡,其与抗氧化剂等其他脊髓治疗性化合物联合使用有望用于预防缺血性损伤的神经保护,本文拟对脊髓损伤过程中有关SUMO化修饰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GFAP启动子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胶质分化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结合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来筛选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方法 构建报告载体pGFAP-EGFP,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pME、RA、Iorskolin、bFGF、PDGF-AA、HRG-β等复合物的诱导7d后,pGFAP-GFP载体转染,G418抗生索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存活细胞体内的EGFP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荧光细胞的比率。结果 报告载体pGFAP-EGFP构建成功,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部分细胞存活,流式细胞仪测定82.74%的细胞表达EGFP。筛选出的细胞GFAP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阳性。体外扩增后可以得到大量的目的细胞。结论 特异性GFAP启动子控制的EGFP的表达可以在体外有效的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筛选和扩增。筛选后的细胞具有胶质细胞表型,可提供足够的胶质细胞进行神经系统的细胞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60.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2,自引:7,他引:45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19例,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0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7例、良2例,总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斜T形LCP能够用于治疗B、C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尤其对于不稳定的、难治性的骨质疏松性的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有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