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79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病人,其中肾虚血瘀30例,应用补肾活血中药后,观察血液流变学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的改变。结果服药后,治疗组妊娠率达58.49%,排卵总有效率达73.58%。血液流变学方面,对照组服药前后各指标变化不大;治疗组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体外血栓干重和长度、纤维蛋白原5项指标与服药前比较明显降低,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补肾活血中药可显著提高妊娠率和排卵总有效率,使血液流变特性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获得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与西药克罗米芬相似。但对于月经性状、中医肾虚症状的改善,则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2.
人精子穿透试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3.
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后肛肠功能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模式、结肠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58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半年以上儿童进行随访,并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钡灌肠、结肠传输时间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其术后肛肠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8例接受随访的患儿中,4例(4/58)稀便、便频,9例(9/58)污便,5例(5/58)便秘,3例(3/58)小肠结肠炎;钡灌肠结果:结肠形态恢复良好,乙状结肠迂曲减少或消失,与切除肠段长短相关;全部病例术后直肠肛管角(°)较对照组显著开大(123.3±15.1vs79.0±11.6,P<0.01),有症状组又较无症状组显著开大(135.6±15.9vs111.0±14.3,P<0.05)。结肠传输时间(h):与对照组比较,有症状组显著缩短(25.2±5.6vs28.7±7.7,P<0.05。直肠肛管反射3例阳性,2例弱阳性;肛管最大压力(mmHg):便秘组的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211±36vs200±65,P<0.05;211±36vs190±38,P<0.05);向量容积(cm×cmHg2)和对称指数:污便组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较术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381±109vs662±31,P<0.05;0.69±0.32vs0.70±0.07,P<0.05);便秘组对称指数与术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0.74±0.02vs0.70±0.07,P<0.05)。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结肠功能和括约肌功能多数良好。少数病例排便功能障碍可能与术后乙状结肠曲减少或消失、“新直肠”储便功能代偿不全和拖出结肠致直肠肛管角开大、肛门括约肌痉挛失迟缓有关。  相似文献   
64.
我院肿瘤内科 1998年 2~ 10月应用米托蒽醌为主联合化疗与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每组9例 ,对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了对照 ,现将对照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均系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 ,年龄 31~ 5 8岁 ,平均 4 6 .5岁。全身状况按卫生部规定体力状况分级标准 3级以上。有可测量的病灶 ,未接受或不适宜手术治疗 ,近 1个月来未接受化疗 ,观察疗效部位未接受过放疗 ,肿瘤已转移 ,各病灶已在恶化 ,以往未接受过米托蒽醌或阿霉素治疗者。骨髓、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正常。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65.
<正>资料:先证者(Ⅲ6),25岁,因婚后2年未育求诊。查体:身高176cm,体重77kg,智力正常,躯干、四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不良,阴毛、腋毛、胡须稀少,阴部和乳房周围皮肤细嫩色素沉着少。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双侧睾丸体积<10ml、质  相似文献   
66.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 (HD)Swenson改良术后远期结肠动力功能。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对 2 2例HD行Swenson改良术后的儿童随访 ,应用简化的不透X线标记物追踪法测定其结肠传输时间 ,初步探讨结肠功能的变化。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5~ 2 0岁 ,平均 10 .0岁。全部病例均经术前钡灌肠及病理检查确诊。平均随访时间为 9年 (5~ 15年 )。结果 对照组儿童的全结肠传输时间 (TC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 (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 (LCTT)、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 (RSTT)分别为 (2 8.7± 7.7)h、(7.5± 3.2 )h、(6 .5± 3.8)h和 (13.4± 5 .6 ) g ,与对照组相比 ,巨结肠组儿童的TCTT和RSTT显著延长 (39.4± 19.5 )h比 (2 8.7± 7.7)h ,P <0 .0 5 ;(2 8.5± 18.8)h比(13.4± 5 .6 )h ,P <0 .0 1。结论 应用多次口服标记物一次排片法测定正常儿童的全结肠传输时间为 (2 8.7± 7.7)h。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改良术后儿童的TCTT和RSTT较正常儿童均显著延长。其新生“直肠乙状结肠”部位存在明显的动力异常。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障碍与结肠动力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7.
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IGHD)是指没有肿瘤、手术、放射线照射等明显病因时的生长激素缺乏。作者用MR检查了35例IGHD患者,特别注意观察垂体后叶异位(ectopic neurohypophysis,ENH)、垂体前叶的大小、漏斗不连续或异常及下丘脑损害。如见不到垂体凹后部的高信号结构,而T_1加权象在正中隆起部位发现一高信号结节时则考虑ENH。依视觉判断垂体前叶大、小抑或正常,并将其信号特征和脑灰质对照。扫描用1.5T装置。增强或不增强,采用矢状面600/20(TR/TE)、冠状面500/25序列;也采用矢状面600/20、冠状面600/20和注射造影剂前的冠状面2000/20,  相似文献   
68.
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调查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58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6个月以上儿童进行随访并进行排便功能问卷调查,对所有患儿的手术年龄、随访时间和切除肠段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中远期排便功能。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多数良好.排便功能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手术年龄越小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越快;痉挛段长度越长,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69.
补肾生血中药血管生成活性整体效应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鸡胚CAM)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生血中药对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响,并用IPP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新生血管。结果表明,补肾生血中药含药血清可促进鸡胚CAM的血管增加,并以细小血管为主,这符合新生血管特征。提示补肾生血中药有促进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活性样作用。提出中医肾生髓理论可能与血脉生成有关,补肾生血与血脉生成的关系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小儿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该文对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测压在儿童便秘 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28例便秘儿童(便秘组)和4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全胃肠传输时间 (TGI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测定和直肠肛 管向量测压(包括肛管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根据结肠传输时间是否超过对照组均值加两个标准差将28 例便秘儿童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结果 便秘组儿童TGITT、LCTT和RSTT较对 照组均显著延长(92±56hvs29±8h,17±13hvs7±4h,62±29hvs13±6h)(P均<0.01),肛管最大收缩压显 著升高(216±44mmHgvs190±38mmHg)(P<0.05),对称指数显著降低(0.71±0.06vs0.84±0.08)(P< 0.05),两组RCTT正常。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儿童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 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便秘儿童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或直肠肛管动力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无论结肠传输时间 正常与否,所有便秘患儿均应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