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103篇 |
预防医学 | 3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354例患者因黑便或便血就诊。其中152例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202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双气囊小肠镜病变检出率为82.24%(125/152),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1.78%(145/202)。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P〈0.05)。双气囊小肠镜组病因诊断准确率(85.1%)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31.2%)(P〈0.01)。除2例患者未完成胶囊内镜外,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诊断价值,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但双气囊小肠镜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率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组。 相似文献
52.
背景: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方法:以“nanoparticle, cancer, drug delivery system, nanotube, nanosphere”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01-01/2012-12-31发表的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检索结果以注册号、注册题目、项目状态、干预措施、试验的申办者、试验的疾病种类导出进行评价质量及文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检索到注册项目489项,经查阅后,共有429项纳入了分析。美国注册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临床试验项目最多,共112项,其次为加拿大24项。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有22项,其中大陆注册8项,香港地区注册4项,台湾地区注册10项。研究的注册数量2003年跌至谷底,只有5项注册项目,之后数量大幅度升高,在2008年注册项目数量达到顶峰,为56项。2008年后,注册的项目数量处于波动状态。②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样本量在1-2 000之间,以50人以下的小样本研究为主。研究的肿瘤类型以乳腺癌为主,其次为内分泌腺瘤及淋巴瘤。③2000-01-01/2012-12-31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相关文章4 497篇,其中,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66.42%),发表文章2 987篇。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科学院院刊》)。 相似文献
53.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下,对76例不叫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 76例患者中发现病变63例,病变检出率为82.9%.包括单发或多发性小肠溃疡17例,非特异性炎症9例,钩虫病7例,息肉病6例,血管畸形6例,憩室病4例(其中美克尔憩室3例),克罗恩病4例,间质瘤4例,高分化腺癌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蛔虫1例,未见明显异常1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末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麻醉并发症或麻醉意外.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病变检出率和病因诊断准确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消化道疾病患者对食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检查的依从性等提供依据。方法:在门诊食管、胃镜和结肠镜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4205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内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和人口统计学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对性别选择的影响。结果:男性或女性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对医师的性别选择率均高于食管和胃镜检查(男:60%vs.13%,χ2=353.511,P<0.001;女:64%vs.17%,χ2=307.408,P<0.001),且对内镜检查医师有性别选择的患者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的内镜检查医师。女性、非文盲、食管/贲门癌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对食管和胃镜检查医师的性别选择率较高(P均<0.05);非文盲、外倾型性格的患者对结肠镜医师的性别选择率较高(P均<0.05)。结论: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对医师的性别选择率高于食管和胃镜检查;女性、非文盲、外倾型性格可能是影响患者对内镜医师性别选择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PLCE1基因多态性rs2274223位点与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 673例患者(汉族)和11 013例正常者PLCE1基因多态性rs2274223位点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Sequenom芯片),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PLCE1基因多态性rs227422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GG基因型是ESCC的遗传危险因子。rs2274223在吸烟/不吸烟、饮酒/不饮酒及各级BMI人群中都与ESCC有相关性(P<0.05),但吸烟、饮酒、BMI对rs2274223的效应无明显影响。结论 PLCE1基因多态性、rs2274223遗传多态性与ESCC的易感性相关,但与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使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6例术前确诊为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均延长胎龄,阴道出血不多,新生儿均存活.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开口箭皂苷(TST)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MTC-TT)的抑制作用及对Notch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ST抗甲状腺髓样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ST作用于MTC-TT细胞,CCK8法测TST对MTC-T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出24、48、72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 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Notch 1的基因表达;将TST+DAPT(Notch1抑制剂)作用于MTC-TT细胞48 h,Western blot测Notch1表达,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TST对MTC-TT细胞的24 h、48 h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59.01、31.54和31.63μg/m L,与对照组相比,TST对MTC-T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5,P0.01);实验组Notch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表达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TST组相比,TST+DAPT组Notch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TST可抑制MTC-TT细胞增殖,诱导MTC-TT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上调Notch 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包皮环切术493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商环组220例,传统手术组273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疼痛、并发症(伤口水肿、裂开、感染、出血),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总治疗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均顺利,并获得满意效果。二组各观察指标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疼痛、并发症(伤口水肿,裂开)、伤口愈合时间、手术费用等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出血)、患者满意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获得满意疗效,相比之下“商环”包皮环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切缘整齐等优势,但其术后愈合时间较长,术后伤口水肿、裂开发生率及总费用相对较高。因此,临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权衡利弊,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意愿。 相似文献
59.
60.
张朋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2(1):80-80
上颌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口内切口经犬齿窝进路行上颌窦根治手术,该手术方法损伤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