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于2010年6月--2012年3月期间应用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并指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食指10例,中指4例,环指2例。皮瓣切取范围1.0cm×2.6cm--1.5cm×3.6cm。结果本组有5例患者皮瓣术后出现水疱,3例皮瓣淤血,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全部成活,且供区伤口皮瓣完全成活。平均随访6个月,静态2点辨别觉6--8mm,手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该皮瓣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成功率高,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以减少手术失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86例,通过对其年龄、性别、骨质特点、内科合并症、骨折类型、固定材料的选择进行归纳总结,对其中固定失效者做深入分析.结果 有17例固定失效,分别为8例DHS、5例DCS、2例PFN、2例外固定支架固定,年龄均大于76岁,且都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结论 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内/外固定材料选择不当、植入位置差及术后过早负重等,均是导致固定失效的重要原因.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方式,尽量准确植入固定物才能有效避免固定失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轻重与血清D-乳酸水平的关系,试图以血清D-乳酸水平作为评价AP病情轻重的指标。方法通过对6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将其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0例,另取3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定血清D-乳酸作为监测肠道屏障功能的指标,并分析不同A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D-乳酸水平变化间的关系。结果62例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MAP患者(P<0.05)。结论肠道通透性变化与AP病情轻重关系密切,不同病情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不同。血清D-乳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AP病情轻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4.
崔项  张晓剑  曹武杰 《癌症进展》2021,19(20):2114-2117
目的 研究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ERT)治疗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及对应激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T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1)与对照组(n=41),试验组行经胸-乳入路ERT,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7天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应激激素指标[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2(AT-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Tg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伤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两组患者血清TSH、SOD水平均升高,T3、T4、Cor、NE、AT-Ⅱ、Tg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TSH、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Cor、NE、AT-Ⅱ、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乳入路ERT治疗早期PTC可有效切除病灶,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且创伤小,应激反应弱,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5.
张晓剑  戚美芬 《全科护理》2016,(14):1459-1462
[目的]观察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病人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膝关节韧带联合损伤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膝关节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膝关节镜手术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焦虑、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手术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伤口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6.
张晓剑  戚美芬  朱凤琴 《全科护理》2016,(34):3565-3567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提高护生骨科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骨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跟班制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个案追踪法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病人对护生工作满意度、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及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案追踪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可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恢复正常髋臼旋转中心高度和下肢长度的方法.方法 1996年7月~2007年7月收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Crowe方法分析:I型7例,Ⅱ型4例,Ⅲ型4例,Ⅳ型3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旋转中心内移.术前和随访时采用摄片观察和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10年(平均6.3年),所有患者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正常,所有移植骨块经X线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无骨块吸收现象,未见假体松动,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6分,术后平均91.3分.结论 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结构性植骨,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心理辅助治疗对胰腺癌患止痛效果。方法:应用自控镇痛泵以持续给药+追加量模式作PCEA镇痛,同时做心理治疗进行止痛,对患进行疼痛评估。结果:PCEA止痛效果确切,所有病例疼痛明显缓解。心理治疗止痛效果不明显。结论:胰腺癌患使用PCEA可有效止痛;心理辅助治疗对剧痛的缓解无效。  相似文献   
39.
患者,女,53岁。在浴室滑倒,见左足偏向后内侧,疼痛剧烈,不能站立。急诊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以左三踝骨折脱位收住院。夹板钢托外固定处出现左足乌紫、肿胀,立即松开外固定物,见左足、踝及小腿下段明显肿胀,皮肤触之有明显紧绷感,其中以足踝部张力最高,足部皮肤感觉较健侧明显麻木,浅感觉和复合感觉障碍,左足皮温明显降低,可扪及骨擦音,左踝部压痛,足趾不能活动,胫后动脉未扪及搏动,足背动脉可扪及。  相似文献   
40.
伴随着高速高能量损伤增多及社会老年化,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也日渐增多,此类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2004年4月~2007年1月采用95&#176;动力髁螺钉(DCS)治疗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33例,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