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肥脂肪瘤(HAML)这一肝脏罕见的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提高对HAML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和1例经肝穿活检证实的HAML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找陋HAML所具有的共同点及特异性。结果:①在众多的辅助检查中,以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HAML的诊断价值最大;②对HAML的诊断不能仅靠单一的检查来确定,而要结合病史及多种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来确立;③对HAML的手术治疗应注意操作,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④对症状轻微的HAML病人,随访观察是可行的。结论:HAML作为肝脏罕见的良性肿瘤,只要掌握其特征,做出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2.
报道并分析以梗阻性黄疸为表现的肝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病人的影像学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式。17例病人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无死亡手术病例,术后随诊17例存时间均超过1年(0/17),其中2、3、5年存活率47%(8/17)、29%(5/17)和5.9(1/17)。提高对此类病人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争取病灶切除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3.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过程中维生素B6,是否有抑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大鼠喂普通饲料;DAB组大鼠饲料中含0.06%3'-Me-DAB,10周后改喂普通饲料;B6组大鼠饲料中除含有0.06%3'Me-DAB外,另加入Vit.B6800mg/kg,10周后改喂加入800mg/kg.B6的普通饲料.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NA指数和增殖指数,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癌变过程中PCNA基因定位情况,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DAB组的DNA指数和异倍体率高于B6组和正常组;病理结果显示DAB组病变程度较重;实验初期DAB组PCNA染色强度高于B6组.结论在大鼠实验性肝癌的早期维生素B6可能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疑似胸壁结核患者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入住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疑似胸壁结核(均局部形成肿块)患者78例,男31例,女47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3.8±4.7)岁。依据时间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入住我院的疑似胸壁结核患者,依据超声扫描所示行超声引导下组织学穿刺活检术,并对无回声区行穿刺抽液术;B组36例,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的疑似胸壁结核患者,先行超声造影,依据超声造影表现在超声选择性引导下行穿刺抽液术或组织学穿刺活检术。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获取的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送MTB、普通细菌培养及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 A组:42例患者穿刺取出脓液的成功率为77.4%(24/31),获取活检组织标本的成功率为88.1%(37/42)。B组:36例患者穿刺取出脓液的成功率为100.0%(23/23),获取活检组织标本的成功率为100.0%(36/36),较A组均明显提高(χ 2值分别为4.132和2.814,P值分别为0.001和0.003)。A、B两组患者诊断为胸壁结核在内所有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3.3%(35/42,其中确诊为胸壁结核33例)和100.0%(36/36,其中确诊为胸壁结核34例),B组较A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χ 2=4.713,P=0.001)。结论 超声造影在疑似胸壁结核患者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对提高诊断阳性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5.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基本 技术.传统的穿刺方法是参照正常人的解剖特点, 选择前路、中路、后路进行盲探式穿入.但因颈部解 剖结构复杂,且存在变异,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以及 颈内静脉紧贴颈动脉等原因,穿刺置管过程容易发 生并发症或置管失败,给患者带来不利甚至非常严 重的后果[1].笔者应用床边彩超来引导颈内静脉的 穿刺置管,并通过回顾性对照分析,探讨床边彩超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6.
肝内胆管囊腺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年~2004年12年间收治的肝内胆管囊腺癌病例资料15例。结果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10例(10/15),上腹部包块3例(3/15),体重下降2例(2/15),合并胆管炎1例(1/15)。影像学多见肝内单囊或多囊分隔状病变,可见乳头状突起物。术前误诊11例,误诊率达73%。10例获得根治性切除(10/15),仅2例肿瘤复发。结论结合肝内胆管囊腺癌相对特异的影像学特点,可以提高胆管囊腺癌的术前诊断率。肝内胆管囊腺癌手术切除率高,如能根治切除将获得较好的预后。故临床上遇到影像学可疑胆管囊腺癌病例时,应早期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7.
精准肝脏外科技术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精准肝切除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间65例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 和结果 .其中51例患者进行了治愈性肝切除,包括16例肝脏三区切除、11例半肝切除、5例肝中叶切除、3例联合肝段切除、5例尾叶切除、11例不规则肝切除.结果 51例实施了治愈性肝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零,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8%(5/51).19例实施了血管修复/重建的病例在随访结束时血管通畅.10例良性病变的病例术后1年存活率100%,41例恶性肿瘤肝切除术后1年存活率92.7%.未实施手术治疗的14例恶性肿瘤病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 对于部分传统经验评估认为不可切除的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精准肝切除作为一种积极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探讨假肿瘤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7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20例假肿瘤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中,男14例,女6例,黄疸和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17例病人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开腹探查3例。3例行B超下穿刺活检,未行手术。随访15例,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未出现黄疸。结论假肿瘤性胰腺炎术前确诊困难,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可取的,对术中不能定性、顽固性腹痛者可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9.
3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3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上腹痛和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症状。B超、CT、MRI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6.7%、84%、100%。34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3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8%、90.3%。结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0.
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胰肠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端-侧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及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胰瘘总发生率22%(32/142),其中黏膜对黏膜吻合组21%(29/132),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套入组33.33%(3/9)。结论胰肠吻合方式、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无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