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眼眶眶骨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眼眶眶骨爆裂骨折患者23例行鼻内镜下眶骨骨折整复术。结果经3~12个月随访,术后复视消失,眼球运动良好,眼球凹陷改善。填充的硅胶板无移动、无感染及排斥现象。结论经鼻内镜上颌窦筛窦径路手术治疗眶骨爆折,操作方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微创手术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临床分期Ⅲ期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2周期的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3周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化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28例,进展4例,缓解率46.67%;缓解及稳定的56例行微创手术,4例进展患者未手术行同步放化疗。2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R0切除率分别为88.33%和73.33%,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食管癌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联合微创手术安全可行,远期生存率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腌制食品摄入联合吸烟、饮酒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为食管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经病理组织确诊的645例原发性食管癌新发病例作为病例组及按病例组同性别、年龄(±5岁)匹配的同期在该院就诊的646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腌制食品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腌制食品摄入频率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21.030,P0.001);腌制食品摄入5~7次/周且吸烟者食管癌发病风险为腌制食品摄入1次/周且不吸烟者的2.517倍(OR=2.517,95%CI=1.412~4.485);腌制食品摄入5~7次/周且饮酒者食管癌发病风险为腌制食品摄入1次/周且不饮酒者的3.683倍(OR=3.683,95%CI=2.101~6.456);腌制食品摄入3~7次/周且吸烟和饮酒者食管癌发病风险为腌制食品摄入≤2次/周且不吸烟和不饮酒者的4.455倍(OR=4.455,95%CI=2.502~7.931)。结论腌制食品的摄入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腌制食品摄入联合吸烟和饮酒会明显增加食管癌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晚期乳腺病人 ,手术治疗较为困难 ,疗效差 ,5年生存率低 ,约 2 0 %~ 5 0 %。我科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了乳腺癌病人 160例 ,其中对 3 5例Ⅱb~Ⅲa 期病人进行新辅助化疗 ,并全部进行了手术 ,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5例病人均为女性 ,年龄 2 8~ 66岁 ,平均年龄 5 0 .5岁。全部病例经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活检确诊 ,原发灶直径 2 .0~ 5 .0cm以内 10例 ,5 .0~ 10 .0cm 2 5例 ,腋窝淋巴结最小 0 .8cm ,最大 4.5cm ;按TNM临床分期Ⅲb期 15例 ,Ⅲa期 15例 ,Ⅲb期 5例。1.2 …  相似文献   
16.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本文收集我院1991~1995年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2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0~70岁。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胸腹联合切口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手术切除90例(84.9%),其中根治性切除68例(75.6%),姑息性切除22例(24.4%),开腹探查16例(15.1%)。手术死亡1例(0.95%)。术后并发症15例(14.2%),其中肺部并发症9例,心律失常心衰5例,胸腔积液5例,切口感染6例,上切缘癌残留1例(1.1%),下切缘均无癌残留,全组无吻合口瘘。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5%(66/72)、62.6%(27/44)和38.2%(7/1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较单纯经胸或经腹手术径路显露好,有利于肿瘤切除及胸腹部区域淋巴结清除,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并探讨术后鼻泪管再通现象及其原因。方法36例(3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7例(7眼),女29例(32眼),年龄23 ̄71岁,平均39.6岁,病程半年 ̄12年,均在局麻、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亦在鼻内镜下进行,以黏膜表面麻醉为主。结果术后8 ̄10周术腔逐渐上皮化,35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均消失;2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2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及溢脓症状。总有效率94.5%(37/39)。鼻内镜下观察,冲洗通畅者造瘘口有液体流出。随访6个月部分病人(4眼)下鼻道原鼻泪管开口处冲洗时亦有液体流出。结论慢性泪囊炎病人在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效果好,且部分病人鼻泪管可再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链相互作用蛋白3(RBMS3)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新鲜人胃癌组织(23例)、对应的癌旁组织(23例),另收集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3对新鲜组织中RBMS3及SFRP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RBMS1及SF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运用免疫组化(IHC)检测172例胃癌组织及43例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BMS3及SFRP1均有表达;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均低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P0.05),RBMS3与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mRNA和蛋白)呈正相关;RBMS3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显著相关,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RBMS3与SFRP1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且两者共表达水平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RBMS3及SFRP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且呈正相关;RBMS3及SFRP1共表达水平可能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ATS)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single utility port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行uniportal VATS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同期53例行single utility port VATS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远期复发等临床指标。结果 1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60±0.71)vs(3.38±0.84),术后72 h VAS为(1.30±0.51)vs(1.58±0.62),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24和72 h疼痛减轻(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无气胸复发。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与单操作孔两种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单孔法术后疼痛程度更轻,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