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7例误诊为食管、贲门癌的手术病例分析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外科(221009)胡正群,白相春,屈再斌,赵德佑,陶基柳,张开广,龠晖我院自1983年以来共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869例,误诊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性4例,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分娩期的抗凝方法,以及对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方法1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妊娠期仍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例(INR)维持在1.5-2.0;分娩期停用华法林。结果12例次孕产如无栓塞及出血,胎儿无畸形。结论单纯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维持在1.5-2.0,既防止栓塞及出血,又保障妊娠分娩期安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行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对39例二尖瓣狭窄扩张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5例,闭式二尖瓣扩张分离术34例)后在低温体外循环下,经右房—房间隔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余康复出院,心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经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以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17例患者中男9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4 .5岁 ;3支血管病变 79例 ,2支病变 3 1例 ,单支病变 7例 ;左主干病变 15例 ;曾行支架术者 12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5例 ,非体外循环下 42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 ,平均搭桥 3 .1支 ( 1~ 6支 )。心肌保护采用冷血含钾停搏液。体外循环时间 ( 12 0± 3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75± 2 7)min。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时间 ( 15 8± 2 6)min。结果 死亡 2例。随访中除 4例出现心绞痛症状、需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外 ,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4例胸主动脉夹层和2例腹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三维重建螺旋CT、MRI等检查确诊。结果术后DSA造影显示:6例动脉夹层消失,覆膜支架近远端与主动脉结合处无内漏,支架无移位。术后3~6个月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覆膜支架无移位及内漏。结论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术成功率日益提高 ,手术的美观、微创性已日益得到重视 ,胸部下段正中小切口创伤小、美观、安全。本院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采用胸部下段正中小切口[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13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表现 本组 13例患者 ,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年龄从 3岁至 2 1岁 ,平均 11.3岁 ;体重 11~ 6 0kg。其中房间隔缺损 5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1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 2例。全部患者平时易受凉后感冒 ,胸片提示双肺充血 ,心胸比例0 .5~ 0 .6 ;房间隔缺损心电图多为完全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CABG)病人术后血细胞流变行为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术后并发症的细胞机制。方法:采集8例体外循环(ECC)下CABG病人术前和术后第1、2、4、7、15天6个时段的外周血制成活血片,用高放大多投射显微电视系统(BradfordVariableProjectionMicroscopy,BVPM),分析活血细胞流变行为。指标包括红细胞畸形率、聚集率,白细胞活化率、聚集率和血小板活化率、聚集率。同步观察外周血细胞计数、血氧饱和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CABG术后第1-2天血细胞流变行为改变显著,并持续数天,第7-15天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1天,红细胞畸形率和聚集率明显增高(62±17.54对9±4.18,61±21.91对15±10,P<0.01)。术后贫血伴血红蛋白尿1例红细胞改变更为显著;ECC时间较长者(>60')红细胞损伤更为明显(P<0.05)。术后第1天,血小板聚集率和计数明显减少(8±2.74对37±20.19,9.57±3.46对14.64±5.68,P<0.01)。术后有出血倾向者3例血小板异常更加显著(P<0.05)。术后第2天白细胞活化率和聚集率增高达峰值(46±3.54对8±671,58±7.07对12±5.70,P<0.01)。术后肺功能障碍(SaO2<95%)者4例白细胞聚集率增高更为显著(70±11.55对40±7.07,P<0.05)。结论:CABG术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连枷胸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5例连枷胸病人其中12例采取克氏针手术固定与康复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骨折肋骨基本复位,解除了胸壁软化.哨除了反常呼吸,降低了ARDS的发生率.死亡1例。结论:克氏针手术固定及康复治疗连枷胸,手术操作简单,完全纠正胸廓畸形,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7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体会。方法 对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ABG,其中在体外循环(CPB)心脏停搏下行CABG63例。CABG 二尖瓣置换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14例;每例搭桥1-5支,平均3.1支,共搭桥248支;血管桥材料为内乳动脉(IMA)74支(LIMA73支,RIMA1支),余均为大隐静脉。结果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并发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术后因出血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骨哆开3例。应激性溃疡5例;术后随访13-62个月,2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及14个月心绞痛症状复发需服药治疗,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早期监护是开展CABG,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缪丙荣  张开广  王保毅  张伟  侍巍 《齐鲁药事》2006,25(10):627-628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对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以及妊娠分娩期的抗凝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期抗凝治疗分析。妊娠期INR维持在1.5~2.0。分娩期给予停用华法林,并可加用维生素K1等抗凝药物治疗。结果调整华法林使INR维持在1.5~2.0。12例中无栓塞及出血,胎儿无畸形。结论单纯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维持在1.5~2.0,既可防止栓塞及出血,又保障妊娠分娩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