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手术效果。方法 测量15例(30侧)成年颈椎标本颈神经的走行角度;据此设计扫描方位对10例(20侧)成年志愿者行MRI检查。结果 神经根与脊髓在水平面向前的前倾角角度为15°-19°,冠状面上向下的下倾角从C3-C7变化较大,为56.92°-70.92°;采用据此设计的扫描方位行MRI扫描可清晰、全面反映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结论 本研究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准确性,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TBI)后应激不良发生的情况.方法分析271例TBI患者伤后3 d 8:00的基础皮质醇(COR)水平,并于伤后3 d 24:00时予地塞米松0.75 mg口服,并测定伤后4 d 8:00的COR水平,若COR下降未达到其正常值的50%,即确定发生应激不良反应.结果 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TBI应激不良发生率分别为0%(0/31)、12.28% (7/57)、32.48%(38/117)、40.91%(27/6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良好组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别为6%、(8.91±1.46)d和(4.3±0.3)分(中型),11.39%、(14.71±2.23)d和(3.5±0.3)分 (重型),48.72%、(29.64±4.86) d和(3.1±0.3)分(特重型);应激不良组分别为28.57%、(12.75±2.19) d和(3.9±0.2)分(中型),34.31%、(19.94±3.96) d和(3.1±0.3)分(重型),74.07%、(39.27±7.14) d和(2.5±0.2)分(特重型),应激良好组和不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TBI严重程度,应激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激良好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明显优于应激不良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外膜的超微结构观测,探讨CSDH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学基础.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血肿清除术的8例CSDH患者的外膜标本,其中CT显示血肿密度为低密度2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2例,混杂密度2例.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血肿外膜上新生血管的形态和结构. 结果 光镜下可见血肿外膜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电镜下可见血肿外膜组织含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异常,可见损伤内皮细胞,不连续,毛细血管周围常有红细胞渗出;部分毛细血管结构完整,扩张不明显,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颗粒大,部分与成纤维细胞接触,有时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明显,呈增殖状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异常和红细胞渗出在血肿密度为高密度者的标本中最为明显. 结论 CSDH外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反复再出血是CSDH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4.
内皮祖细胞和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内皮功能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是维持血管内皮完整和修复内皮细胞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目的是探讨AD和EPCs数目的关系。方法 共选择104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老年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AD患者30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34例,认知功能正常者40例。对比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疾病史、服药史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价大脑动脉血流速度,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数目。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D组CD34+ EPCs和 CD133+ EPCs数目较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D组CD34+ CD133+ EPCs数目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并且AD组外周血CD34+ CD133+ EPCs数目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14,P=0.004)。VaD组CD34+ CD133+ EPCs数目也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但与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AD组和VaD组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AD组和V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患者外周血CD34+ CD133+ EPCs数目显著减少,A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性因素与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CD34+ CD133+ EPCs可能会成为衡量AD认知功能障碍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65.
张建宁  罗兰兰 《临床荟萃》1989,4(10):437-438
垂体腺瘤是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以往其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手术疗效明显提高,然而,手术治疗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据Wossley(1983)估计,最少有20~30%的患者不能被挽救。其中还不包括有手术或放疗禁忌症者和死于治疗并发症者。Cushing在30年代曾指出:目前垂体瘤的手术治疗仅相当于垂体瘤治疗的原始时期,不久,生化学家将告诉我们如何治愈最普遍的功能性垂体腺瘤。近一时期,垂体瘤的内科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溴隐亭、生长抑制素等一系列药物的诞生和使用,垂体腺瘤的疗效大大提高,尤其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6.
背景:动脉内膜损伤是动脉瘤发生的始动因素,内皮祖细胞能修复受损的动脉内膜。 目的:建立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探讨动脉瘤大鼠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及意义。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作为正常对照,不给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大鼠手术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以及左侧颈总动脉,术后喂食含8%氯化钠鼠粮。于2周,1,2,3个月末测量大鼠内皮祖细胞变化,并与3个月末测量各组大鼠血压及动脉瘤大小,RT-PCR检测willis环相关基因表达。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内皮祖细胞数目于2周后就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一直持续到3个月末(P < 0.01)。模型组大鼠动脉瘤壁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正常大鼠(P < 0.01),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明显低于正常(P < 0.05)。结果提示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降低可能是动脉瘤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对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经伽玛刀照射(边缘剂量32Gy)并培养36h后随机分为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组及实验对照组,各组进一步随机分为48h、72h、96h、120h4个亚组。将各组胶质细胞与相应剂量MP共培养,于48、72、96、120h各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FAP及Cx43的表达。结果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Cx43表达降低,GFAp表达增高。添加MP后,20μg/ml、30μg/ml组Cx43呈时间依赖性上调;GFAP表达虽呈时间依赖性上升,但其峰值低于实验对照组,峰值出现时间亦晚于实验对照组。结论MP可上凋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Cx43的表达,抑制GFAP表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前床突脑膜瘤(ACMs)的手术治疗策略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9例ACM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术中和随访资料.结果 肿瘤Simpson Ⅰ级切除3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Ⅳ级9例.术前有视力下降的30例中,术后视力恶化3例,无变化15例,视力改善12例.术后永久性并发症10例,除上述3例视力恶化者外,新发视力下降1例,轻偏瘫4例,部分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中辨认肿瘤与重要结构的蛛网膜界面,保护血管和神经是安全切除ACMs的保障.  相似文献   
69.
目的旨在研究神经外科中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回归分析对患者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120例研究患者中预后良好率为68.33%,预后不良率为31.67%,同时研究发现康复训练到位是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我们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术结合尿激酶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边水肿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手术抽吸结合尿激酶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8例(立体定向组),以降颅压、控制血压、改善脑代谢、神经营养等内科常规治疗48例(内科治疗组)为对照.观察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和6个月时血肿周边水肿体积或软化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血肿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内科治疗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血肿周边水肿或软化灶明显缩小[1周:(7.81±1.73) ml比(15.56±2.42) ml;2周:(6.42±1.51) ml比(13.37±1.76) ml,均P<0.01];GCS 14~15分患者例数明显增多(1周:41例比32例;2周:46例比40例,均P<0.05);治疗后2周、1个月GOS Ⅳ~Ⅴ级患者的例数明显增加(2周:15例比6例;1个月:29例比17例,均P<0.05);血肿消失时间明显缩短[(4.3±1.3) d比(23.3±7.9) d,P<0.01].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结合尿激酶引流可使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周边水肿明显减轻,意识状态及功能预后明显改善,而且有利于患者中长期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