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是一大类以生化代谢通路中的酶、辅酶或转运体等功能缺陷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已命名的IMD近1500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溶酶体内多种酶、酶激活因子或溶酶体膜蛋白基因变异所致的一大类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遗传代谢病。以黏多糖贮积症为代表的多种溶酶体贮积症可出现特征性的多发性骨发育代谢障碍。该文简要介绍一些以骨改变为特征的溶酶体贮积症。  相似文献   
72.
刘学洋  张尧 《重庆医学》2021,50(21):3706-3712
目的 通过应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结局(PASO)标准比较肾上腺全切与部分切除术治疗单侧醛固酮瘤的疗效,为单侧醛固酮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45例单侧醛固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术(TA)124例(50.6%,TA组),行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PA)121例(49.4%,PA组).术后随访6~72个月,中位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手术资料、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激素补充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围术期输血率、术后临床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激素补充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患者中多发瘤15例(12.1%);肾上腺静脉取血诊断准确率为89.4%,CT诊断准确率为76.4%.依据PASO标准,TA组患者总体临床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97.6%)、总体生化缓解率(99.2%)与PA组(分别为94.2%、99.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患者复发率(0)低于PA组(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TA可能是单侧醛固酮瘤更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验证FRAX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0~9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52例(T2DM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未确诊糖尿病的体检者595例(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测定股骨颈、全髋和腰椎骨密度。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风险;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的FRAX骨折风险。结果  根据标准共入选682例T2DM患者和417例对照。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骨密度高。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发生骨量异常的风险降低,但在校正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BMI和LDL-c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P=0.236)。根据FRAX骨折风险模型,T2DM组未来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髋部骨折风险均有低于对照组的倾向。结论  骨密度和FRAX骨折风险评估模型可能会低估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髋部骨折风险,该模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校正。  相似文献   
75.
金课是课程未来发展的新形态,全国即将掀起金课建设的浪潮。金课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发展源自多种动因,金课可以追溯至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诉求。金课是新时代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工程师、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历史重任。金课是一个新鲜事物,其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亟须加强对金课的研究与探索。金课具有八大特征:时代性、创新性、挑战性、高阶性、卓越性、丰富性、高效性、智慧性。判断一门课程是“水课”还是“金课”,不仅取决于师资水平、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学习收获,即享受到的教育服务价值程度是多少。当前需要协同推进金课建设,重塑课程体系,实时采纳智慧教育理念和技术,以金课掀起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未来金课发展呈现金课建设的政策、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等十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为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诊断年份分为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两组。结果 两组临床表现无差异(P?>0.05),2010~2014年的手术率低于2005~2009年(P?<0.05),合并肛周疾病手术率低,穿透者手术率高。确诊时首先采用内科药物治疗人数2010~2014年比2005~2009年增加(P?<0.05)。5-氨基水杨酸使用率2010~2014年低于2005~2009年(P?<0.05),在结肠累及、非狭窄非穿透行为和狭窄的患者中使用率高。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2010~2014年高于2005~2009年(P?<0.05),在17~40岁、结肠累及和狭窄者中使用率高。抗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的使用率2010~2014年也高于2005~2009年(P?<0.05),≤16岁、非狭窄非穿透行为和肛周疾病者使用率高。结论 诊断时无并发症的患者多采用经典的“升阶梯”方案,而应用英夫利昔的“降阶梯”方案选择的是≤16岁合并肛周疾病的非狭窄非穿透患者;已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手术率降低,更多狭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活动性;如果条件不允许,则换用加速的“升阶梯”方案,等待时机。总之,针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最大可能惠及患者。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白藜三醇(resveratrol,Res)对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胰酶、Ⅰ型胶原酶双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和免疫荧光法分离培养及鉴定乳鼠CFs;将2~3代CFs随机分为Con组(正常对照组)、DMSO组(溶剂对照组)、AngⅡ组(模型组)、AngⅡ+Res组(药物干预组)。通过CCK?8及EdU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检测细胞胶原分泌水平;qRT?PCR检测AU碱基富集区RNA结合蛋白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UF1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提取新生大鼠原代CFs且波形蛋白(Vimentin)显著阳性;与Con组比,AngⅡ组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增加,AUF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经Res干预后,AngⅡ+ Res组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水平较AngⅡ组降低,AUF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而DMSO组上述指标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藜三醇对AngⅡ诱导的乳鼠CFs的增殖和胶原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AUF1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检测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或未合并肾损害个体进行载脂蛋白L1(apolipoprotein-L1,APOL1)基因突变。方法分析6例HIV感染合并肾脏病患者临床特点,并收集外周血DNA,进行APOL1调控区、编码区基因测序,与4例HIV感染非肾脏病患者、60例地域匹配正常对照、千人基因组测序,进行突变基因频率比较。结果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尿、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2例患者血肌酐升高,2例患者有血脂紊乱,1例患者合并乙肝感染,1例患者合并丙肝感染。全血DNA测序显示1例患者携带APOL1基因DNA调控区A-565G杂合子突变;6例患者均携带APOL1基因DNA编码区G496A(Glu166Lys)、C702A(同义突变)、G732A(Met244Lle)、G812A(Arg271Lys)、G1008A(同义突变)突变。与4例HIV感染非肾脏病患者、60例地域匹配正常对照、千人基因组测序相比,未发现新的突变,且突变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发现非洲裔美国人HIV相关肾病常见的APOL1基因G1/G2突变,并且APOL1基因调控区、编码区未发现其他特殊变异,提示我国HIV相关肾病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武汉市物质滥用的人群分布和疾病分布,为预防物质滥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3月-2015年11月物质滥用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①人群分布特征:共调查物质滥用住院患者956例,其中男女比例为5.9:1,平均年龄33.88岁.②疾病类型分布:80.0%的患者滥用甲基苯丙胺,25.5%的患者滥用氯胺酮;51.5%的患者被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36.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2.0%);不同性别的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住院情况分布:平均住院次数为1.66次,平均住院费用为12 677.2元,3种物质滥用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武汉地区的物质滥用人群主要是中青年男性,物质滥用的种类以新型化学合成毒品为主;2013-2015年间,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疾病逐年增加,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疾病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80.
张尧  江军  王洛夫 《重庆医学》2008,37(13):1395-1397
目的测定本组构建的一个前列腺特异性的、可启动针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的改良启动子rPB-DR的活性。方法将已构建的4种不同拷贝条件的rPB-DR,与质粒连接,转染细胞后,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测定结果显示用维甲酸反应元件(RARE)替代雄激素反应元件(ARE)或直接插入RARE,保持了该启动子的活性。结论根据实验设计,构建出的rPB-DR应具有在维甲酸的调控下,针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基因治疗的功能,现构建成功不同拷贝条件的rPB-DR,通过活性测定证实了实验设计构想,也比较了各种拷贝条件的rPB-DR启动子活性的优劣,为下一步与治疗基因的连接及功能测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