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管通透性增高是引发烧伤后早期循环紊乱和休克的主要原因.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对其发生过程已有基本了解:炎性介质是主要诱发因素,微小静脉是主要发生部位,内皮屏障受损是主要病理基础,内皮旁途径是血管内液外渗的主要通道.但上述认识还不足以形成有效的临床防治措施.近年来,研究更加关注内皮屏障功能障碍在烧伤后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防治思路,本文对此作一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52.
乌司他丁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烧伤早期"休克心"的防治效果.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单纯烫伤组(B组)和烫伤后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检测烫伤前及伤后1、3、6、12 h和24 h血浆cTnI和CK-MB浓度,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烫伤后3、6、12、24 h大鼠血浆cTnI、CK-MB均显著高于伤前(P<0.01),U组各时相点cTnI、CK-MB均显著低于B组(P<0.01或P<0.05).伤后3 h,光镜下可见心肌纤维肿胀,横纹紊乱,细胞界限不清、消失,胞浆破坏,细胞间质水肿,伤后6~12 h病变加重,可见心肌组织点片状溶解灶等.乌司他丁处理组病变显著减轻.结论严重烧伤早期即发生明显的心肌损害,乌司他丁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时心肌损害的程度,对烧伤后"休克心"的防治具有显著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烫伤后心肌组织胞浆型磷脂酶 A2 (c PL A2 ) m RNA变化 ,探讨其与心肌细胞膜损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大鼠 4 0 %体表面积 度烫伤模型 ,伤后 0 (正常组 )、1、3、6、12、2 4小时不同时间点测定组织及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活性及组织膜磷脂含量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c PL A2 m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烫伤后大鼠血浆 CK MB活性明显升高的同时 ,伴组织 CKMB活性下降 ,以 6和 12小时最为明显 (P均 <0 .0 1) ;组织膜磷脂含量伤后 3小时显著降低 (P<0 .0 1) ,6小时降至最低 ;c PL A2 伤后 1小时表达明显增强 ,2 4小时仍维持高表达水平。膜磷脂含量变化与 c PL A2 m RNA、CK MB变化存在显著相关 (P<0 .0 5和 P<0 .0 1)。结论 :上调表达的 c PL A2 加剧细胞膜磷脂降解可能是烫伤后心肌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2021年12月,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严重车祸伤致下腹部大范围腹壁组织缺损畸形伴多处腹壁疝患者, 经过对不同手术方案的权衡比较, 最终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 一次手术重建腹壁外形和功能。术后随访5个月, 腹壁疝无复发, 下腹外形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55.
内窥镜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内窥镜在23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经验,结合国外献,探讨今后发展,方法23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应用新亚医用光学仪器厂提供的垂休内窥镜硬Ⅰ型与Ⅱ型进行术中瘤腔盲区的窥视,对残留肿瘤作进一步清除。对个别质地坚韧或侵袭海绵窦而出血多的腺瘤,为确保安全,未作全切。结果内容窥镜对肿瘤残腔检视12例无残留,3例有残留作了进一步清除。4例残腔小,视野呈一片红色,不够清晰;肿瘤偏硬或第绵窦易出血  相似文献   
56.
穿膜肽TAT-p38αG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穿膜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穿膜肽TAT-p38αG融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及穿膜特性鉴定.方法 提取人EVC304细胞总RNA,巢式PCR扩增p38αG基因片段,T-A克隆,测序证实片段无误后,将p38αG基因片段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TAT-HA,获得pTAT-p38αG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获得TAT-p38αG融合蛋白,并行Ni-NTA柱过柱和超滤纯化,抗His抗体免疫印迹法鉴定.采用荧光素FITC体外标记TAT-p38αG融合蛋白,与EVC304细胞共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穿膜特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TAT-p38αG,并表达出大小约30×103的蛋白产物,与融合蛋白TAT-p38αG理论计算值相符.细胞实验结果显示,TAT-p38αG能呈浓度依赖性方式转导进入EVC304细胞.结论 TAT-p38αG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穿膜特性,研究为下一步鉴定TAT-p38αG融合蛋白对p38α激酶的抑制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7.
烧伤患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3909例烧伤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对其中怀疑有真菌感染的467例患者,采集血液、痰液、气道灌洗液、动静脉导管、尿管、尿液、大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2271份,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1例患者多个标本培养结果为同一真菌时计为1个阳性标本.并以创面分泌物、大便、尿液、痰液及气道灌洗液、动静脉导管或尿管、血液标本为升序,仅计最高级别标本为阳性;如同时查出2种以上不同真菌时,按不同标本计算.结果 在送检的2271份标本中,有61份标本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2.69%.3909例患者中有36例(38份阳性标本)发生真菌感染,总阳性病例发生率为0.92%.36例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中烧伤面积大于80%TBSA 18例,50%~79%TBSA 12例,30%~49%TBSA 4例,小于30%TBSA 2例.其真菌培养阳性时间为:烧伤后1周内发生2例,第2周发生6例,第3周发生16例,3周后发生12例.在36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有8例死亡,病死率为22.22%.在38份阳性标本中,培养检出最多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及白色念珠菌.所检出的真菌除光滑球样酵母菌耐药较严重外,其他真菌对多数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敏感.念珠球样酵母菌对所有药物敏感,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等敏感性较好.结论 烧伤患者常有真菌感染,当临床怀疑有真菌感染时,应进一步检查确诊,并尽早开始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58.
髂腹部皮瓣足腹股沟皮瓣和下腹部皮瓣的总称,广泛应用于手及前臂大面积深度毁损性创面的修复~([1]).当皮瓣切取面积过大时,供瓣区继发缺损往往需植皮修复,并由此引发植皮区明显凹陷畸形、长时间感觉障碍以及供皮区广泛瘢痕增生等.2005年9月-2009年3月,笔者对本所收治的11例上肢严重毁损性患者行髂腹部皮瓣转移术后,用双辅助皮瓣(对侧腹股沟皮瓣联合脐旁皮瓣或侧腹部皮瓣)封闭供瓣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9.
60.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自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我院共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68例 ,经彻底清创内固定术后积极防治感染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68例中男性 5 1例 ,女 17例 ,年龄 5~ 5 6岁 ,其中 18~ 40岁 5 4例。骨折发生右侧 43例 ,左侧 2 5例 ;胫腓骨双骨折 2 6例。中下段骨折 3 1例 ,中段骨折 19例 ,中上段骨折 12例 ,多段粉碎性骨折 6例。致伤到就诊时间6h内 7例 ,12h内 2 3例 ,2 4h内 2 2例 ,2 4~ 3 6h内 12例 ,冬天寒冷季节有 4例超出了 48h就诊。合并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