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7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42篇 |
中国医学 | 8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许敦复(1937~2005年)是中国生化制药界的著名专家兼企业家,高级工程师,南京市江浦县人.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许克家在清末是一位深受乡里敬重的私塾先生;父亲许敬庐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后从事民国初建时期的地方教育领导工作;母亲姜传玉曾就读于江苏省女子师范和上海南洋女子师范,创办了江浦县立爱群女子国民学校;大姐许复宁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1956年入北京大学攻读马列主义基础专业研究生,现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敦复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英才,他用自己的一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家族抹上了靓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32.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迅速增加,检索有关文献200余篇,共20余种单抗药物。分述单抗药物对于结缔组织病、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血液、呼吸、消化、循环、神经、皮肤、眼科等系统疾病的疗效及机制,以及其不良反应。除infliximab与rituximab上市较久外,多数单抗药物尚处于研究阶段,欠成熟,但在今后会有系统的经验面世,其品种会更多。多种不同的单抗药物联合应用将会治疗更多疾病,使一些不治或难治之症成为可治,使许多疾病趋于缓解。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比较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其治疗该病的机理。方法:将诊断明确的颈性高血压患者84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2位患者,实验组采取针刀整体松解术共3次治疗,对照组采取颈部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颈部疼痛改善程度,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来确定针刀闭合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性高血压病,通过松解颈椎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瘢痕,恢复其力平衡,最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状况以及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35.
在多年工作中,我们既作为鉴定专家参加过多次对他院医疗纠纷的鉴定,又作为当事医院参加过对我们医院医疗纠纷的鉴定,深感在鉴定过程中医方做好应对准备,据理力争,有一个良好陈述至关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含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大豆磷脂复方制剂的抗疲劳功能。方法给小鼠口服不同剂量供试品 ,进行负重游泳试验 ,记录游泳时间并测定血清尿素氮 ;口服供试品测定肝糖原含量和运动后血乳酸升高和运动休息后血乳酸的消除。结果经口服供试品 ,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 ,增加肝糖原的储量 ,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升高幅度。结论该制剂具有抗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低分子肝素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低分子肝素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低分子肝素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8.
低分子量及寡聚玻璃酸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低分子量及寡聚玻璃酸具有与玻璃酸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活性 ,可采用化学降解法、酶降解法和物理降解法进行制备 相似文献
39.
“Hyaluronic acid”和“Hyaluronan”一词的来历及其中译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Karl Meyer和JohnW.Palmer从牛眼玻璃体(hyaloid body or vitreous hu-mor)分离出一种含糖醛酸(uronic acid)和氨基糖的高分子多糖,并将其命名为“hyaluronic acid”[1],该词由“hyaloid”(透明的、玻璃状的)和“uronic acid”组合而成,中译名为“透明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