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技术,应用电镜观察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值,并进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CCK-8能明显改善由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结构的破坏和减少神经元损伤后LDH的释放,该作用可被CCK_B受体拮抗剂阻断。结论:CCK-8可通过B受体介导产生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估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的伽玛刀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伽玛刀治疗的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Engel分级评价其癫痫改善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价病灶缩小情况及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获得完全随访,随访24~72个月,患者癫痫总改善率达80.00%(48/60),其中EngelI级24例(40%),EngelII级14例(23.3%),EngelIII级10例(38.8%),EngelIV级12例(20%),病灶体积缩小率43.3%(26/60),8.2%患者出现脑水肿(8/60)。结论伽玛刀可有效改善颅内单发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癫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家庭医师团队综合管理在社区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及对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建立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慢病管理,观察组接受家庭医师团队综合管理(以医患固定、医护协同、医药协同,信息智能化管理的方式管理患者)。比较2组干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血脂、血糖、血压、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压(SBP、DB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尿(UA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医师团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水平,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正> 我院自1986至1988年底对3402名中晚期妊娠妇女行“B”超检查,查出胎儿畸形37例。经引产和分娩证实,漏诊脊柱裂2例,误诊脑积水1例,其诊断正确率为92.1%。胎儿畸形占中晚期妊娠的1.1%。现将38例畸形胎儿“B”超资料报告如下:仪器:Allokassp—260线阵探头和扇扫探头,频率均为3.5兆赫。  相似文献   
95.
口腔速崩片的研制与评价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研制及评价口腔速崩片。方法:选用微晶纤维素(MCC)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作为崩解剂,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口腔速崩片。并考虑速崩片的性质,如硬度、润湿时间、吸水率、崩解时间来初步阐明其润湿及崩解的特性。此外,选用萘生为模型药物,考察其含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及润滑剂硬脂酸镁的含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同时也测定了速崩片在口腔内的崩解时间。结果:当MCC/L-HPC的比例从3:7至9:1时,其体外崩解时间均在10s以内,体内崩解时间均在30s以内。随着萘普生和硬脂酸镁的含量增大,其崩解时间相应延长,但也都在30s以内。结论:当MCC/L-HPC的比例为9:1时,崩解时间最短,润湿时间最短。疏水性药物萘普生和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的含量分别增大至50%和5%,其崩解时间分别在13s和28s以内,仍具有速崩片(在30s内崩解)的特性。  相似文献   
96.
脑海绵状血管瘤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选择手术切除及伽玛刀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效果。探讨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1996~2005年手术10例,伽玛刀治疗26例,随访4个月~9年。对癫痫、出血、病灶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控制、变化、改善观察和评估。结果手术10例,8例恢复正常,2例遗留轻度限局神经功能障碍,可做轻工作。CT、MRI复查:9例病灶消失,1例疑有病灶部分残留行伽玛刀治疗,无再出血及癫痫发作病例。伽玛刀治疗26例,随访21例。随访时间4个月~28个月。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观察:治疗前4例有锥体束征,治疗后3例恢复,1例无变化。癫痫发作观察:治疗前发作者19例,16例治疗后半年无发作而停药始无发作。3例治疗后偶有发作,服药半年停药,再未发作。CT及MRI复查:治疗后2~28个月,复查1~3次。病灶消失1例,4例无变化,缩小16例,其中2例灶周水肿、1例水肿伴灶内出血症状加重,经治疗逐好转。结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是首选根治方法。对病灶位于难以手术部位,多发灶难以一次切除,病人难以承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症状显著者,伽玛刀是一种安全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对降低出血率、癫痫及病灶控制、改善症状是有效的。对病灶缩小或消失、降低出血率的机制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掌背动脉的解剖学研究资料,设计并应用带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结果:本组3例除1例带第2掌背动脉筋膜瓣远端部分坏死,其它各筋膜瓣全部成活良好。结论:第2、3、4掌背动脉进行岛状筋膜瓣可以同时切除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急性腹泻的30例老年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并设30例对照组(中青年)急性腹泻时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发现老年人的急性腹泻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老年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二组差异其P〈0.01,其差异性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含量的变化.方法 18例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18~52岁,体重51~100 kg,随机均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醚(S组),麻醉诱导P组采用咪达唑仑0.06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S组采用吸入浓度3%~5%的七氟醚,余同P组.麻醉维持P组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05~0.10μg·kg-1·min-1,S组泵注等量的瑞芬太尼和吸入挥发罐浓度为1.5%~2.0%的七氟醚.检测诱导前和麻醉后2h血清和红细胞中NO、NO2-、NO3-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浓度及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P组和S组麻醉后2h红细胞NO和XOD浓度明显升高(P<0.05),同时NO3-和NO2-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NO2-和NO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XOD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P组比较,S组麻醉后2h血清中NO、NO3-水平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中,两组诱导前以及S组麻醉后2 hNO与XOD呈明显线性相关.结论 耳鼻咽喉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红细胞NO生成增加,丙泊酚比七氟醚影响显著;而血清NO降低,七氟醚比丙泊酚影响显著,其机制可能与XOD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