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我院在2004年引进VITEK-32微生物鉴定/药敏全自动分析仪,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有的细菌鉴定结果标准化百分概率很高,往往都在90%以上,但准确性未必可信。因仪器细菌鉴定是用数值分类法,它遵循的是各个生化反应"等重要原则"进行分类。而传统分类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对腔隙综合征115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确系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也是值得重视的危险因素。本病病变小、部位深、多不累及脑室系统,临床上多无严重脑实质损害症状。但 CT 有特征性改变,即在内囊、基底节或桥脑区显示0.5~2cm 大小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或高密度影。本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3.
患者 ,女 ,6 3岁。因“右侧颈部肿物 1年”于 2 0 0 1年 5月16日入院。体检 :右侧上颈部可触及 5 .0cm× 6 .0cm大小肿块。压痛 ( ) ,活动不明显 ,未闻及血管杂音。检查 :三维彩超 :右颌下实性肿块。CT扫描 :右颈部神经纤维瘤。DSA检查 :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角度增大 ,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宽并呈抱球状包绕一富血管性肿物 ,约 7.0cm× 7.0cm。肿瘤染色明显 ,边界清楚 ,主要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光滑 ,未见其参与供血。加摄旋转DSA显示 :由瘤体下方发出一分支血管在实质期进入右颈内静脉。(图 1~ 3)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4.
4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系列检测了30例健康人、22例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14例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探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消化性溃疡病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5.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胸膜下间质组织,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由于该病的发现和初步诊断常依赖于X线检查,所以研究x线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收集了我院1980-2003年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16例。参考有关文献对胸  相似文献   
146.
肋骨骨化性纤维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化性纤维瘤亦称纤维骨瘤 ,是由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构成的少见的良性骨肿瘤。我院曾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2 7岁。因患肺结核来我院拍片时偶然发现。既往右胸锁关节右下见一隆起的包块约 7~ 8年 ,局部有轻压痛。X线表现 :右侧第 2肋前端见一椭圆形不规则透亮区 ,呈膨胀性 ,骨皮质变薄 ,边缘尚清晰 ,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明显 ,其内无钙化影 ,表面无骨膜反应 (附图 )。追踪患者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化性纤维瘤。讨论 :骨化性纤维瘤起自髓腔 ,具有向骨质和纤维组织双向发展的特点 ,既有纤维组织的瘤性增生 ,又有骨结构的出现。病…  相似文献   
147.
化纤厂粘胶生产过程中所逸散的二硫化碳 (CS2 )气体对操作工人的危害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我国职业卫生监督部门每年都对其生产车间内环境进行监测 ,并就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减少或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危害。本文报告了对化纤厂粘胶生产车间的CS2 监测结果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1 监测所监测工厂的粘胶短纤维生产有两大主要设备 :纺丝设备为日本株式会社产DYF3 72A ,磺化设备为德国制造DXH15 5 ,纺丝锭为 94锭× 4台 (机器 ) ,年产粘胶 4万吨 ,直接从事粘胶生产作业人员 3 0 0名。由于考虑到CS2 的逸散影响工人的…  相似文献   
148.
病人,男,69岁。因头痛1 mo,双下肢运动障碍、表情呆板近2 wk。于2 0 0 3- 0 7- 1 0入院。检查:神清语利,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 级。病理反射未引出。CT显示:沿胼胝体压部向上双向生长肿瘤,大小约6.0cm×5 .5 cm×5 .0 cm。对称性侵犯双侧侧脑室,无脑积水。肿瘤呈较为均匀的高密度影,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均匀增强。根据影象学表现:a.来源于胼胝体;b.两侧对称性;c.蝶翼状外形;d.高度强化。诊断为:胼胝体压部胶质瘤可能性大。经神经外科及伽玛刀中心专家会诊,考虑到病人年龄大、体质差,肿瘤较大、…  相似文献   
149.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探讨其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 ,同时对旋转 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1 8例 2 0个颅内动脉瘤均采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在术前分别行 DSA及旋转 DSA检查 ,同时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照 ,并将旋转 DSA的最佳工作图像应用于手术中。结果 :本组无 1例死亡。 2 0个动脉瘤中 1 8个 (90 % )完全栓塞 ,2个 (1 0 % )不全栓塞。 2 0个动脉瘤常规 DSA检查 :3个 (3 /2 0 )动脉瘤的形状、大小显示不清 ,7个 (7/2 0 )动脉瘤的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不清。而通过旋转 DSA检查 :2 0个动脉瘤形状、大小均清楚显示。1 9个 (1 9/2 0 )动脉瘤的瘤颈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清楚显示 ,1个 (1 /2 0 )动脉瘤 (<3 mm)的瘤颈不能清楚显示。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旋转DSA在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动脉瘤颈的清晰度方面均优于常规 DSA检查。结论 :旋转 DSA技术可更好、更准确地分析动脉瘤的构筑 ,特别是瘤颈 ,有助于术者选择最佳角度的工作图像、合适直径的弹簧圈及恰当的治疗方案。使用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PVA进行UAE治疗,并采用脉冲多普勒对术前及术后1、3、6、9、12、18个月子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BF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结果:Vm、BFV术后各时点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PI、RI术后1、3、6个月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而术后12、18个月恢复了术前水平(P>0.05)。术后经B超复查瘤体较术前缩小38.88%-100%。结论:使用PVA行UAE后子宫血流动力学经过少血期和恢复期变化,于术后12-18个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血流动力学的这一变化对患者的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适宜受孕时间应在术后12个月以后。肌瘤体积的改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