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了解脊椎脊索瘤的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33例脊椎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骶尾部24例,颈椎6例,胸椎2例.腰椎1例。脊椎脊索瘤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并轻度膨胀性改变,常伴椎体前方巨大软组织肿块。在骶骨正中矢状面上,其前方巨大球形肿块与骶骨常呈锐角相连。33例脊索瘤均呈长T1长T2信号,其内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12例,11例呈不均匀强化,1例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MRI可准确清楚地显示脊索瘤的部位、范围、形态、信号特点和增强表现,大多数脊索瘤可在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3.
总结陈守强教授运用“融合针法”治疗经筋痹痛的临床经验,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介绍。陈守强教授熟练运用多种中医传统特色针法,形成了根据不同部位的经筋痹痛与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相结合的“融合针法”诊疗体系。多种诊疗技术联合使用,增强了治疗效果,并对不同部位使用的针具进行了总结,临床使用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非甾体与甾体类抗炎药物在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行薄瓣LASIK手术患者314例(628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氯替泼诺组和溴芬酸钠组各157例(31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3 d、15 d、1个月、3个月行视力、电脑验光、眼压(IOP)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采用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观察时间点2组间裸眼视力(UCVA)、球镜度、柱镜度和IOP的差异;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观察时间点UCVA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比例;χ2检验比较2组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发生率。结果氯替泼诺组与溴芬酸钠组在观察时间点达到术前BCVA的UCVA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7,P>0.05)。术后15 d氯替泼诺组与溴芬酸钠组球镜度分别为(0.04±0.68)D和(0.16±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4,P<0.05);IOP分别为(14.67±4.00)mmHg(1 mmHg=0.133 kPa)和(10.91±2.4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232,P<0.01)。术后15 d氯替泼诺组高眼压累计发生35眼(11.2%),溴芬酸钠组无一例发生高眼压。2组间Ⅲ级以下DLK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结论溴芬酸钠滴眼液替代氯替泼诺滴眼液用于薄瓣LASIK术后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并且减少了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术后获得较稳定的屈光状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 FS SPGR)序列延迟增强扫描在膝关节软骨Ⅰ、Ⅱ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软骨病变43 例(Ⅰ期21 例、Ⅱ期22 例)分别行3D FS SPGR 序列平扫及延迟增强扫描,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D FSSPGR 序列平扫显示膝关节Ⅰ期软骨病变8 例,符合率38.1%(8/21),Ⅱ期软骨病变12 例,符合率54.5%(12/22).延迟增强扫描显示Ⅰ期软骨病变16 例,符合率76.2%(16/21),Ⅱ期软骨病变19例,符合率86.4%(19/22).经χ2 检验,膝关节软骨Ⅰ、Ⅱ期病变的延迟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平扫(Ⅰ期χ2 =6.222,P =0.013;Ⅱ期χ2 =5.350,P =0.021).结论 3D FS SPGR 序列延迟增强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的Ⅰ、Ⅱ期病变,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6.
通过比较乙醇热回流法和水煮法、冷浸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探讨萱草花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8倍量体积,冷浸2次,每次24h。  相似文献   
67.
背景 已有研究证实与羊毛甾醇结构相似的三萜类化合物对于全身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羊毛甾醇合酶(LSS)及羊毛甾醇对白内障具有治疗作用,但羊毛甾醇及其抑制剂与其他眼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了解羊毛甾醇在眼组织中的分布有助于阐明其与眼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中LSS及羊毛甾醇的表达及分布,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采用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大鼠,立即摘取眼球,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LSS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对LSS在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羊毛甾醇在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 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大鼠视网膜中无LSS蛋白表达,LSS蛋白在晶状体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为0.43±0.05,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35,P<0.01).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无LSS mRNA表达,大鼠角膜和晶状体组织中LSS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1±0.04,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9±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P<0.01).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表明,LSS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角膜细胞的细胞质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细胞,而视网膜组织中未检测到LSS表达,且视网膜中LSS与NeuN标记的神经元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标记的Müller细胞无共表达.LC-MS检测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未检测到羊毛甾醇,大鼠晶状体中含羊毛甾醇为(24.37±2.91) ng/mg,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5.31±0.58)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P<0.01).结论 LSS及羊毛甾醇分布于大鼠角膜各层组织以及晶状体组织中,在视网膜各层组织中均无LSS表达.  相似文献   
68.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分析高血压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分析,共纳入89例60岁以上的经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ES-SCLC患者,接受起始剂量为12 mg或10 mg的安罗替尼单药治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资料、治疗的疗效数据,生存预后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析,并通过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OS、安全性。[结果] 89例老年ES-SCLC患者经过安罗替尼治疗后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64例,疾病进展20例。安罗替尼单药治疗老年ES-SCLC患者的ORR为5.6%(95%CI:1.85%~12.63%),DCR为77.5%(95%CI:67.45%~85.70%)。89例老年患者的中位PFS为3.3个月(95%CI:2.63~3.97),中位OS为7.3个月(95%CI:5.97~8.63)。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老年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疲劳、纳差、蛋白尿和血液学毒性等。出现高血压患者31例。高血压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HR=0.71,P=0.024)。[结论] 安罗替尼在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老年ES-SCLC患者具有初步的疗效及可耐受的安全性。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高血压可作为预测PFS的指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双清平化方对代谢综合征大鼠Lee''s指数、血糖、血脂及骨骼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LC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加10%果糖水溶液喂养,并联合应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及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代谢综合征模型。代谢综合征大鼠给予双清平化方或二甲双胍干预8周,实验前后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体长、腹围、血压、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胰岛素(insulin,INS)、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OGTT-AU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观察骨骼肌纤维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中LC3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骼肌组织中mTOR、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glucose,PG2h)、OGTT-AUC、HOMA-IR、INS、GHb、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组织中mTOR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Beclin1、LC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清平化方组FBG、PG2h、OGTT-AUC、HOMA-IR、INS、GHb、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骨骼肌组织中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双清平化方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水平,抑制骨骼肌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骨骼肌自噬,激活骨骼肌组织自噬通路中mTOR、Beclin1、LC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0.
背景:据报道,供肝的热缺血、冷保存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移植肝产生"毒性胆汁",并进而损伤胆道,然而胆道相对热缺血是否也会引起胆汁成分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观察胆道相对热缺血对大鼠移植肝分泌的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的影响及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用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Ⅰ组为假手术组,只游离肝脏,不进行肝脏冷灌注;Ⅱ、Ⅲ、Ⅳ组的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30,60 min,即分别在门静脉开放后0,30和60 min时开放肝动脉.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术后胆汁中总胆盐浓度,酶比色法测定磷脂浓度.取肝门部胆管,光镜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胆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及结论: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可以引起移植肝分泌的胆汁成分改变,表现为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升高,胆汁毒性增加,这种改变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相对热缺血时间越长,胆汁成分改变越明显;而且与胆道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呈密切正相关,说明胆汁成分改变是相对热缺血导致胆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