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小腿中下段及踝部软组织少,血运差,严重损伤常导致贴骨疤痕、皮肤缺损、骨裸露、感染,造成修复上的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多种皮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小。自1999~2005年,作者应用小腿内侧皮支皮瓣局部转移手术治疗小腿皮肤缺损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总结浮膝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5例浮膝的治疗及愈合情况,得出不同的分型及有无合并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时机,并由此决定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因而对日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受伤初期全身情况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40个月,早期一次手术者优良率为89.5%,分次手术者为50%。髓内钉固定牢固,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效果最为理想。结论 浮膝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应在积极治疗全身并发症的同时,争取尽早手术治疗,防止并发症,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案。髓内钉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颈椎失衡大鼠颈椎黄韧带中TNF-α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建立颈椎动力失衡大鼠动物模型,应用RT-PCR技术对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动物颈椎黄韧带TNF-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肌肉切除组术后3、5、15 d TNF-α表达呈强阳性,术后30、60 d表达下降,各时间点均较剥离组和对照组高(P0.01)。[结论]颈椎动力失衡是造成黄韧带TNF-α表达增强的原因之一,这种变化可能对黄韧带的退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0年1月~1994年5月,应用自行研制的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30例。结果其中Ⅰ°滑脱12例,Ⅱ°滑脱16例,Ⅲ°滑脱2例,复位满意,平均复位率83.9%。其中16例完全复位。随访12~37mon,钢丝断裂及钢丝拉豁椎弓各1例,固定圈向前折弯2例,均伴有植骨不愈合或愈合不良。26例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症状基本消失,无再滑脱,5~6个月恢复工作。结论复位对治疗腰椎滑脱有重要意义。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利用机械原理及杠杆作用复位力强,内固定作用比较牢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手术治疗膝交叉韧带断裂术后随访(附10例报告)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71000)王信胜,张喜善膝交叉韧带断裂是引起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损伤。我院自1987~1993年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12例膝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10例获1~6年随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2002年6月~2004年10月对42例多段胫骨或胫腓骨骨折病人行闭合复位并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人均骨性愈合,无感染及骨不连情况发生。结论此种方法疗效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对于黄韧带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RT PCR)对正常与颈椎不稳定动物模型的黄韧带中不同时间点TGFβ1、B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在不同时间点,颈椎不稳组黄韧带中TGFβ1、BMP2的基因表达较正常黄韧带组均增高(P<0.01)。结论TGFβ1、BMP2在颈椎不稳大鼠黄韧带的表达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在加速黄韧带的退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使用自主设计研发的导向环锯减压植骨治疗早中期(Ficat I、II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对36例(44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行导向环锯减压植骨术,评价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65.2±8.4)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2.5±5.6)ml,术中透视次数平均(20.3±3.6)次,住院时间平均(7.0±1.8)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9.3)个月,术后患肢负重下地时间平均(5.1±0.9)个月。随时间推移,Harris评分[(69.5±5.9)分,(80.2±7.8)分,(82.8±6.6)分, P<0.05]、髋屈-伸ROM [(56.6±7.8)°,(85.5±6.3)°,(91.2±8.2)°, P<0.05]和髋内-外旋ROM [(35.2±5.3)°,(56.5±6.9)°,(62.7±7.2)°, P<0.05]均显著增加。影像方面,2髋在术后1年进展为Ficat 3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结论]导向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脂肪定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行PVP治疗的16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检查并获取相关参数[骨密度(BMD)、脂肪分数(FF)];术后3个月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OVCF患者胸腰椎功能恢复状况,术后随访1年,以再发骨折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观察患者随访期间骨折再发情况;分析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对OVCF患者PVP近期及远期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术后3个月,ODI指数评估显示,165例OVCF患者中轻度障碍125例、中度障碍22例,重度障碍18例。术后随访1年,165例OVCF患者骨折再发率为16.36 %。不同近期及远期疗效OVCF患者BMD、FF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BMD、FF单独及联合评估OVCF患者PVP术后轻中度、中重度及轻重度胸腰椎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中等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最佳;BMD、FF单独及联合评估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均>0.7,且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对OVCF患者PVP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准确反映胸腰椎功能恢复状况和骨折再发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对脊髓型颈椎病后路侧块钉棒固定手术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2年5月行颈椎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14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骨质疏松(骨密度T<-2.5)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对照组为无骨质疏松(骨密度T>-2.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均为颈椎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天数。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C2~C7夹角、椎间高度、钉棒松动情况,使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组出现C2~C7夹角变小、椎间高度丢失;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出血量、轴性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钉棒松动或断钉断棒情况,患者随访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患者均有较好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质疏松患者颈椎后路手术较非骨质疏松患者术中出血较多,只要注意术后适当制动,钉棒松动发生率无明显增高,但应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