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随着人们对缩短平均住院日认识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此项管理指标引入医院考核管理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必要弄清楚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真正做到科学制定各科室年度相关指标,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2.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所有椎间盘突出症中所占比例不足1%。近年来,随着对本病成像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MRI)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日前本病的诊断率有上升的趋势。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一旦发病,脊髓压迫症状多呈进行性发展,且多伴有马尾神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 sion,PLIF)病例,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天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同时拔除尿管,更改引流为常压引流袋,在康复师指导下行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维持负压引流,拔除引流管后进行自行功能锻炼。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围手术期并发症、引流量及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单节段PLIF病例,其中2017年6月前手术患者均行传统康复措施,纳入对照组,之后手术患者均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并纳入早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52例,女性占61.5%(32例),患者平均年龄52.4±15.9岁(23~78岁)。对照组61例,患者平均年龄55.0±11.2岁(21~76岁),女性患者占54.1%(33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18.79min vs术中出血量(306.56ml vs 307.73ml,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拔管时间(3.00d vs 3.15d)及总引流量(390.77ml vs 374.75ml)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ODI和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康复组出现1例再手术,1例术后腹胀便秘,对照组出现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泌尿系感染,4例腹胀便秘,两组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8%vs 13.1%,P0.05)及平均住院时间(8.7±3.2d vs 10.2±2.7d,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离床活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可降低围手术期卧床相关并发症风险,减少住院时间,但对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复杂胸腰椎骨折的伤椎形态特点及伤椎置钉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1例AO分型为B型或C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8例;年龄9~65岁,平均33.2岁.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41例,B级5例,C级5例,D级6例,E级4例.受伤部位:胸椎13例,胸腰段39例,腰椎9例.分为伤椎置钉组32例和非伤椎置钉组29例.分析伤椎形态特点,并在X线片测量基础上比较两组病例在术前、术后及终末随访后凸角度、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移位比的矫正与丢失;Denis评分比较两组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恢复的差异.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5年,平均3.0年.两组在矫正角度丢失、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丢失、矫正伤椎移位比例、Denis疼痛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置钉组优于非伤椎置钉组.结论 运用伤椎置钉技术,可以很好地纠正脊柱骨折脱位,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5.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入路选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入路选择.方法:对我院1992~2000年间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7例,女11例;年龄20~65岁,病程3个月~11年.侧前方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30例,15例同时行内固定;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5例;后方椎板切除入路行椎间盘切除术3例.结果:侧前方入路组术野直视、显露清晰、便于操作,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生胸膜破裂2例,腹膜破裂1例,硬脊膜破裂2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肺炎1例,脑脊液漏1例.经相应处理后获得治愈.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难以直视硬膜和脊髓的腹侧,显露欠佳,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中发生胸膜破裂2例,经修补术后未出现肺部并发症.后方椎板切除入路组手术方法相对简单,但术中难以避免对脊髓造成的牵拉损伤,2例术后发生下肢神经症状加重,至术后2周出院时1例恢复至术前水平,另1例加重的症状无明显缓解.术后平均随访5.8年(4~12年),疗效参照Macnab法和Otani法评定,优17例(44.7%),良15例(39.5%),可5例(13.1%),差1例(2.7%).结论:经侧前方入路行胸腰段椎间盘切除术术野直视、清晰,相对安全且有效,是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经侧后方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只适合于极外侧型或外侧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应视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禁忌.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4月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7例患者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23~65岁,平均48.9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颈椎外伤合并C4,5半脱位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1例。椎动脉损伤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3例。分析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原因、处理过程及预后。结果颈椎前路手术4例,其中2例用环钻减压时偏离中线损伤椎动脉,1例切除椎间盘时刮匙过于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颈椎外伤患者由于C4,5半脱位造成椎动脉迂曲,减压时冲击式咬骨钳损伤椎动脉。颈椎后路手术3例,其中2例为行C4侧块螺钉固定时钻头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者在切除寰椎后弓时咬骨钳损伤椎动脉,术中出现椎动脉损伤后,迅速填塞压迫止血并关闭伤口,但术后4周发生迟发性出血,采用椎动脉栓塞止血及颈后路血肿清除术治疗。7例患者均未发生脑梗塞,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头晕。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颈椎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其损伤原因与手术失误、解剖变异等有关;采用直接压迫及椎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分析多发颈椎不连综合征(multilevel cervical disconnection syndrome,MCDS)的影像学特点及外科诊疗策略。方法:2004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MCDS患者共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46岁(中位年龄12岁)。7例MCDS患者中,平均椎体发育不良节段数3.6±1.3个节段,平均椎弓不连节段数5.7±1.5个节段,局部后凸角平均-92.2°±20.2°,C2-7 Cobb角平均-68.6°±31.0°,T1倾斜角(T1 slope,T1S)平均-12.5°±12.5°,后凸顶点位于C4节段1例,C5节段5例,T1节段1例;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mJOA评分)8.5~14分(平均12.6±2.1分),其中1例患者伴有吞咽困难。记录患者预矫形方式及手术方式,入院时、预矫形后、术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1例术前接受颅骨牵引,3例接受平衡悬吊牵引,3例接受联合牵引,经术前牵引预矫形后,局部后凸角矫正率为60.8%。1例接受手术松解、Halo-vest外固定治疗,1例接受前路矫形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4例接受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固定6.0±2.1个节段,2例患者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接受翻修手术。术后随访时间6~84个月(41.2±32.0个月),末次随访局部后凸角平均-27.9°±11.6°,矫正率69.7%,C2-7 Cobb角平均-13.3°±28.4°,T1S平均4.9°±17.9°;术后mJOA评分10.5~17分(15.7±2.3分),改善率78.3%。对比手术前后临床及影像学指标,mJOA评分、C2-7后凸角、局部后凸角及T1S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CDS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前方椎体发育不良伴多节段椎弓不连,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治疗策略可采取术前牵引预矫形并前路多节段椎体切除重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78.
<正> 风湿病学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风湿”一词来自古希腊语“Rheuma”,是流动的意思,指身体各处游走性疼痛而言。而狭义风湿病的概念仅指风湿热,即链球菌感染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及心脏,稍扩展些还可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多数临床医生头脑中的概念仅限于“风湿热”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近代新兴学科——风湿病学的研究对象远不止于此,风湿性疾病是指病变在关节、肌肉、骨、软骨、肌腱和滑囊,表现为疼痛,以关  相似文献   
79.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风湿性疾病的炎症反应极其复杂,包括复杂的细胞间、介质间和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反应,过去一直认为NSAIDs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最近研究已明确,NSAIDs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外,还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这一认识出发,NSAIDs与DMARDs区别更小了。 由于NSAIDs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减少前列腺素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关节肿胀疼痛,与此同时,由于前列腺素的减少,致使胃酸分泌减少,胃粘膜血流量减少,胃粘膜腺苷酸环化酶合成降低,并抑制了钠泵功能,使水钠潴留,细胞肿胀,以致于造成胃粘膜损伤。老年人或原有心肾疾患病人易造成肾滤过率减少,导致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等。因此用药时间不宜太长,病情缓解后应及时减药或停用,对老年人注意剂量宜小,对原有溃疡病,心肾及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8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其鉴定   总被引:31,自引:15,他引:16  
目的探讨将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对所诱导细胞的成骨特性进行鉴定. 方法分离人骨髓,梯度离心并结合全骨髓法进行培养,培养基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及抗坏血酸.贴壁细胞传代,取第3代细胞鉴定其成骨特性;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表达,原位杂交检测骨连接素(ON)、骨桥素(OP)表达,Von Kossa 染色检测钙结节形成. 结果第3代人MSCs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可连续传代10次;ALP染色阳性率达85%;Ⅰ型胶原、ON和OP表达阳性;Von Kossa 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 结论成功地将人MSCs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所诱导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