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14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3篇
  2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晏冬  佟庆  孔盼盼  张冰 《新疆医学》2023,(9):1153-1156
<正>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以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新型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3]。其中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于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4]。其本质是将“教”与“学”进行了翻转,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为了评估中国汉族人群对HI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 ,我们检测和分析了相应人群的CCR5 △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方法 被研究的人群包括 12 5 4例中国普通汉族人 (918例男性、336例女性 ) ,年龄范围在 15 - 80岁之间 ,他们中没有HIV感染者。应用PCR和PCR/RFLP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了CCR5 △ 32、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型 ,用直接DNA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其准确性。结果 我们发现在汉族人的CCR5基因编码中的确存在△ 32碱基缺失突变 (频率为 0 0 0 119,n =12 5 4) ,并可能经过孟德尔方式遗传 ;而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是 0 2 0 0 2 3(n =12 5 1)和 0 2 873(n =893)。可见汉族人群的CCR2 6 4I和SDF1 3’A突变频率高于美国白人 ,并且在基因多态性组成上与美国白人不同。统计学分析表明中国汉族人群中上述三个等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中CCR5 △ 32遗传突变可能不是抗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汉族人群对性传播的R 5病毒株可能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中国汉族人群具有较高的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及其在抗HIV感染中的意义尚待阐明  相似文献   
23.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双对比造影 ( DC) X线特征 ,以提高准确检出率。 方法 :分析 42例早期胃癌 (包括始发阶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 )患者 DC像与手术切除后标本病理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 :龛影口部和表面结节状改变 ,周围无一定规律的粘膜纠集 ,胃壁毛糙、僵直、凹陷、双边、边缘毛刺征 ,微皱襞的破坏和粗糙、充盈缺损是早期胃癌的重要特征。 结论 :早期胃癌 DC特征典型 ,结合粘膜法、充盈法和压迫法与胃镜密切配合可有效地提高准确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4.
菊苣水煮醇沉与醇提物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阐明菊苣降糖降脂的有效部位,采用Aloxan高血糖模型小鼠、观察了菊苣不同提取物对模型动物血糖、血TC及TG的影响。结果发现:菊苣醇提取物对模型动物血糖、血TC及TG均有一定降低作用,疗效优于水煮醇提物  相似文献   
25.
松针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劳业兴  张冰若  苏薇薇 《中药材》2003,26(9):681-68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松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松针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 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 ,对其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菌种类型、抗真菌药物、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及营养状况差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则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另外 ,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又一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 ,增加了住院费用。结论 :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对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节约国家的卫生资源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7.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是攻邪学派宗师 ,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 ,张子和并非以儿科著称 ,但在中医儿科方面却颇有研究 ,现略作探析 ,希望有助于现代儿科临床的发展。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 ,有关儿科学术范畴的文论、方药、医案很多。除卷一《小儿疮疱丹 瘾疹旧弊记》、《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2篇专论外 ,《治病百法》中儿科治法约占 1 / 5 ;《十形三疗》中 1 / 7为儿科病案 ,《治法杂论》中儿科有关内容亦专立门类进行讨论 ;《神效名方》专列小儿病症方之目 ,选方 1 7首。它们从各个方面充实了儿科临床治疗学 ,其蕴含开创性的学…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 ,我们运用自拟的活血止痛汤和活血舒筋散 ,内服外敷治疗软组织 72例 ,获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72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2 1例 ,年龄 6~ 72岁 ,平均年龄 37岁 ,病程 2h一 12 0h ,平均2 9h。损伤部位上肢 2 2例 ,下肢 2 9例 ,躯干 2l例。1.2 自拟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外伤 (挫扭伤 )史 ,损伤时间 5天以内 ,损伤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 :排除骨折、脱位、骨关节病变及合并神经、血管、肌腱、韧带断离者。 72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3 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分级标…  相似文献   
29.
相恶作为中药七情配伍之一,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相恶时云:“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后世多沿袭之。现代教科书多将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笔者对相恶的历史源流进行了考证并对其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0.
吴嘉瑞  张冰  常章富  仁谦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219-1220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在历代本草中不尽相同,是否作为配伍禁忌也有所争议。现代教科书多将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有的书籍还将相恶与相反并提,列为配伍禁忌。笔者对古代本草医籍中相恶涵义的演变进行了初步考证,希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恶理论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相恶作为中药七情配伍之一,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