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41.
目的系统评价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6—2012年)、Cochrane图书馆、PubMed(1976—2012年)、EMBASE(1976—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收集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版本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术后4h[加权均数差=-0.11,95%可信区间(-0.35,0.14),P=0.39]、8h[加权均数差=-0.11,95%可信区间(-0.54,0.31),P=0.60]、12h[加权均数差=-0.32,95%可信区间(-0.97,0.33),P=0.33]和24h[加权均数差=-0.24,95%可信区间(-0.88,0.39),P=0.45]均无差异;而与芬太尼组相比,舒芬太尼组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降低[加权均数差=-0.49,95%可信区间(-0.75,-0.22),P=0.0003]。②不良反应: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头晕嗜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相对危险度=0.20,95%可信区间(0.02,1.64),P=0.13;相对危险度=0.33,95%可信区间(0.04,3.08),P=0.33]。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适用于皮下自控镇痛,但舒芬太尼更适合用于长期需要镇痛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右美托咪定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萃取浓缩后进样。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法进样测定,以替米沙坦为内标,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水(75∶25,V/V);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方式进行检测。右美托咪定和内标检测离子对的m/z分别为201.1/95.1、512.2/276.1。结果:右美托咪定血药浓度在206 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1),最低定量限为20 ng/L,提取回收率为82.20%6 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1),最低定量限为20 ng/L,提取回收率为82.20%96.37%,日内、日间RSD均在11%之内。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临床上盐酸右美托咪定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3.
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的特点,本文介绍一种采用ATmega128微处理器开发的按药代动力学参数控制注射泵给药,从而控制手术患者静脉麻醉深度的小型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功能扩展能力强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非常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镇痛组(B组,n=20)、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n=20)和镇痛对照组(C组,n=20)。术后C组患者按常规每天1—2次肌注哌替啶60—80mg止痛;B组及R组分别先给0.15%布比卡因和0.15%罗哌卡固10ml负荷剂量行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接着以5ml/h速度行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后0,2,4,6,8,12,16,24,36,48h进行VAS记分,B组和R组在术后4h还采用文献[2]方法进行感觉和运动阻滞强度描述。结果:B组及R组镇痛效果均佳(VAS<3),又明显好于C组(P<0.05),B组与R组之间镇痛效果及感觉和运动阻滞强度无明显差别。结论:持续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用0.15%罗哌卡因与0.15%布比卡因5ml/h的镇痛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45.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一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Z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6.
RP-HPLC同时测定人血浆丙泊酚和利多卡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丙泊酚(异丙酚)和利多卡因的方法。方法以麝香草酚和布比卡因分别为异丙酚和利多卡因的内标,样品用环己烷提取。氮气吹干有机层,残留物用流动相重新溶解后,用Hypersil BDS C18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0∶60∶30),内含正丁胺0.14%和冰醋酸0.1%,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1~7 min用220 nm,7~16 min用273 nm。结果异丙酚和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与峰面积比在0.1~25.6μg·mL-1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r=0.9995),检测限分别为0.1和0.05μg·mL-1,日内和日间偏差小于5%(n=5), 其相应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33%,99.4%和90%,95.67%。结论此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合用于异丙酚和利多卡因的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丙泊酚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用于判断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12例,以0.5-1mg/L的预期血药浓度梯度,逐步上下调整靶控预期血药浓度给予术中镇静,每一预期浓度维持12分钟,双盲记录预期浓度,血液动力,BIS并计算各指标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预期浓度,血液动力学与BIS的相关性。结果:预期血药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与BI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和-0.470(P<0.001),收缩压,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和BIS指标与镇静深度相关性好,r分别为0.261,-0.643,-0.722,0.535(P<0.001),结论:预期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血压和BIS等指标均可用于预测镇静深度,其中效应室浓度预测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为探讨持续胸段硬脊膜外交感神经阻滞(CTESB)治疗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中位胸段持续硬脊膜外麻醉阻滞胃肠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方法,治疗15例神经源性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短期内均取得良好疗效:止血迅速,胃肠动力改善,胃肠内营养恢复快。结论 CESB是治疗AGML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髌骨骨旁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旁脂肪瘤较罕见 ,国内目前报道仅10例 ,本文报道髌骨旁脂肪瘤 1例。病例资料患者 ,女 ,66岁。右膝前软组织肿块10余年 ,进行性增大 2年余。入院查体 :右膝前肿块大小约 17cm× 10cm× 4cm ,质地较硬 ,无压痛 ,界限清楚 ,移动受限 ,肿块表面呈结节状 ,肤色正常。X线表现 :右髌骨前见一软组织肿块约 17cm× 10cm× 4cm大小 (图 1)。内有细线样分隔 ,肿块基底部见自髌骨向前上、右有珊瑚礁状骨质增生 ,密度不均 ,范围约 7cm× 2cm。髌骨内见一囊状分叶状骨质破坏区 ,边缘见不规则硬化 ,大小约2 .0cm× 1.5cm ,髌骨前缘…  相似文献   
150.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彬  张兴安  吴群林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广东医学》2006,27(11):1683-168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R组,n=20)(3~4)μg/L或舒芬太尼(PS组,n=20)(0·4~0·6)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BIS(45%~60%)。术中视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血流动力学、BIS值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P<0·05),PR组心率(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R组停药后约10min患者HR增快(P<0·01)。两组患者异丙酚诱导后BIS值明显降低(P<0·01),组间BI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呼吸频率、潮气量PR组恢复迅速,PS组恢复较慢。停药至拔管时间PR组、PS组分别为(13·2±3·8)min、(29±7·5)min(P<0·01)。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浓度改变时BIS值无明显影响,复合瑞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彻底,复合舒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