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等辐射分析法研究麻醉药物相互作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床上几乎没有一种麻醉药单独应用能满足临床麻醉所有需要,联合用药已成为现代麻醉的必然趋势。药物联合通过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机制产生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目标输注咪达唑仑的准确性。方法:将自行研究所得的咪达唑仑参数通过C语言编写入单片机的靶控输注系统,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目标输注完成12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比较咪达唑仑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计算咪达唑仑样本的执行误差(PE)、执行误差的绝对值(absPE)、执行误差的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稳定误差(CE)、稳定误差的绝对值(absCE)、稳定误差的中位数(MDCE)、稳定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CE)。结果:血浆咪达唑仑浓度的预测误差PE、absPE、MDPE、MDAPE分别为-2.57%、14.16%、-3.28%、15.34%,患者个体内稳定误差CE、absCE、MDCE、MDACE分别为0.06%、1.42%、0.03%、1.21%,实测值与预测值呈正相关(r=0.986,P<0.05)。结论:应用自行研究所得咪达唑仑药动学参数行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目标输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软骨与固体硅胶假体联台植入进行隆鼻的方法.方法:取适当的耳甲软骨,固定在L形硅胶假体鼻尖部,置入鼻背筋膜下,进行隆鼻.结果:本组86例,术后随访6月-2年,鼻部外形自然,没有发生假体下滑、移位、脱出,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耳甲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可以增加鼻尖部自体组织的厚度,从而可避免假体移位、下滑以及外露...  相似文献   
104.
唐轶洋  张兴安 《中国药房》2012,(46):4390-4393
目的: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和在硬膜外、静脉等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结果与结论: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和安全范围广等特点,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镇痛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2组)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3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时分别以0、0.4、0.6和0.8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15min,然后以初始效应室靶浓度(Ce)1.0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每次待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与靶浓度平衡时以0.2μg/ml逐步升高丙泊酚的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和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50及其95%CI,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D1、D2和D3组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及其95%CI分别为2.30(2.24~2.36)、1.92(1.87~1.96)、1.60(1.55~1.65)和1.41(1.35~1.45)μg/ml。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与右美托咪定的血浆靶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1)。与P、D1和D2组比较,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血浆靶浓度的升高,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_(50)逐渐降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4或0.6ng/ml能明显降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适合辅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国产静脉麻醉药双异丙酚与进口麻醉药丙泊酚的麻醉效能,评价双异丙酚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40例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完善后,分别采用静脉麻醉靶控输注(TCI)双异丙酚(B组)或丙泊酚(D组),每组20例。记录微机显示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消失、意识恢复时双异丙酚预计血药浓度(Cp50)为2.12,3.26和1.55mg/L,丙泊酚则为1.78,3.17和1.48mg/L;意识消失时双异丙酚用量为2.20mg/kg,丙泊酚为1.98mg/kg。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SpO2无明显改变,双异丙酚注射部位疼痛明显增高(P<0.01)。结论 双异丙酚与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双异丙酚静脉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明显增高,可通过改进乳化技术、稀释药物或先注射20%利多卡因1-2ml来降低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不同血浆芬太尼浓度对七氟醚MA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不同血浆芬太尼浓度对七氟醚MAC值的影响。方法:应用CACI输液泵对116例行择期手术病人持续脉内输入芬太尼,维持不同的目标血药2,同时吸入七氟醚。所有患者分为7组,血浆芬太尼Ct值分别为第1组0μg/L、第2组0.5μg/L、第3组1.0μL、第4组2.0μg/L、第5组3.0μg/L、第6组4.0μg/L和第7组6.0μg/L。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桡动脉血浆芬太尼浓度。根据患者对切上  相似文献   
108.
靶控输注异丙酚和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完成异丙酚与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方法:对两组成年病人应用微机控制输液泵完成静脉麻醉的诱导与维持,效应室目标浓度异丙酚为4μg/ml,芬太尼为2μg/ml。异丙酚血药浓度应用荧光光度法,芬太尼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第一组8例,0 ̄120分钟显示异丙酚平均血药浓度偏高,预测误差绝对值中位数MDAPE=25%,芬太尼血药浓度低于目标值,MDAPE=35.5%,第二组9  相似文献   
109.
两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两种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18例,年龄21~64岁,ASA Ⅰ或Ⅱ级,均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及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随机选择6例患者行体重修正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研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8 ng/ml)10 min,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4 mg/L),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2~0.8 ng/ml),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分别于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前、输注舒芬太尼1、3、5、10、20、40、60、90、120和150 min时取桡动脉血3 ml/次,采用ELISA法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计算偏离度、准确度,中央室容积(V1)与体重(m)作直线回归分析,并修正药代动力学参数.余12例患者选用上述体重修正后药代动力学参数行临床麻醉,计算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偏离度、准确度、分散度、摆动度.结果 采用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偏离度为16.7%、准确度为42.0%;体重修正后参数为:V1(L)=0.147 m+2.82,K10=0.064 5 min-1、K12=0.108 6 min-1、K21=0.024 5 min-1、K13=0.022 9 min-1、K31=0.001 3 min-1;采用体重修正后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偏离度、准确度分别为4.0%、22.3%,较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小(P<0.05),分散度、摆动度分别为-4.4%/h、20.4%.结论 舒芬太尼Gepts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中央室容积偏大,体重修正后嵌入靶控输注系统,可提高靶控输注的精确度及稳定性,可维持较准确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10.
单片机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控制功能强的特点,这里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开发的按药代动力学参数控制注射泵给药,从而控制手术患者静脉麻醉深度的小型化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功能扩展能力强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已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