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7篇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当归是传统中药方剂中一味常用的草药,可以补血、治疗痛经和其他妇科疾病。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刑,当归也在亚洲和欧美地区销售。它的补血、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已经广为人知。近期研究表明,当归在抗肿瘤、改善记忆力、抗辐射和神经保护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植物化学研究从当归中分离得到了有机酸、苯酞和多糖等多类物质。根据最近的动物研究和临床实验,当归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肾病综合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当归植物化学、药理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和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使其药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并使其应用前景更广阔。 相似文献
92.
GC-MS对钩吻提取物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钩吻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与氯仿萃取相结合提取钩吻总碱,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色谱条件:DB-17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 ×0.25mmID),柱温条件:起始温度80℃,1min后以15℃/min升至200℃,再以20℃/min升至240℃,保持40min,MS检测器,进样量1μl,载气He(1.2 ml/min).质谱分析条件:电离方式为EI,电子能量70 ev.结果:钩吻提取物中鉴定出3个主要成分,占峰面积的83.89%以上.结论:本法可靠,可用于鉴定钩吻提取物中的成分.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大黄-黄连不同比例合煎时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变化,研究配伍对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相HPLC方法,用加离子对试剂的乙腈-水流动相洗脱,分析配伍合煎液、黄连单煎液和大黄单煎液.结果 大黄-黄连1∶2~2∶1之间的5个配伍量中小檗碱溶出随大黄所占比例增大而降低;且黄连中4个主要生物碱成分溶出随大黄所占比例增加有相似的降低趋势.结论 本实验分析了大黄-黄连配伍合煎液中4个主要生物碱类成分溶出的变化,对临床应用和含有大黄-黄连配伍的新药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消瘤片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内膜、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进行小鼠子宫内膜移植术,观察消瘤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病灶和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消瘤片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镇痛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和鼠尾热刺痛法观察消瘤片对疼痛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瘤片可以减轻异位病灶黏连程度、面积与体积,其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减小异位病灶的体积(P〈0.05);消瘤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脾脏系数的降低和促进胸腺系数的上升,但统计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消瘤片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还可以显著抑制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并显著延长60min时的甩尾潜伏期(P〈0.05)。结论消瘤片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黏附和病灶的扩大,高剂量组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通过测定驱白巴布期中与白癜风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该药中微量元素分布与组方原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HNO3-H2O2高压消解罐法消化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Cu,Zn,Fe,Ca,Mg,Mn,Sr,Co等8种微量元素,原子荧光法(AFS)测定Se元素.结果 两种方法 的RSD(n=5)在0.65%~3.18%内,元素回收率在90.52%~103.56%之间,测定结果 较理想.结论 ICP-AES法和AFS法测定微量元素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药材中的微量元素,结果 发现驱白巴布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组方原理有很大相关性,为今后进行基础研究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复方杞鹰颗粒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饮食8周,小剂量STZ 35 mg·kg-1 ip 12周后,形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复方杞鹰颗粒低、中、高剂量(1.17,2.34,4.68 g·kg-1)治疗8周.测定坐骨神经、尾神经传导速度,全血黏度、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和Na +/K+ ATP酶活性.结果:复方杞鹰颗粒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可抑制糖化产物的形成;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中Na +/K+ -ATP酶的活性;可以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中醛糖还原酶的活性的升高,改善神经功能.结论:复方杞鹰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药理学试验评价复方新蒿颗粒抗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方法观察新蒿颗粒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含有量和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平皿法和液体稀释法对新蒿颗粒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体内抗菌实验以新蒿颗粒和阳性药物组灌胃给药3 d,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造成感染,观察记录感染7 d内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复方新蒿颗粒中剂量、高剂量可以提高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介于0.005~1 mg/mL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复方新蒿颗粒对金黄色葡萄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均为500 mg/mL,其ED50均为19.5 g/kg。结论复方新蒿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菌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白癜风在中医学中称为“白癜”、“白驳风”、“白驳”等。目前,学术界对本病病因病机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因患者素体阴虚,肝气郁结,或感受六淫之邪,阻于皮肤,致气血不和,血不养肤所致。另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因局部皮肤黑色素的缺乏,黑为肾之本色,黑色素缺乏正是肾亏之明证;色自主虚寒,虚为气血亏虚,寒是阳虚寒凝,加之风邪相搏,故令皮肤失荣,白变由生。还有学者认为,白癜风是由风邪侵犯皮肤,袭入毛孔,毛窍闭塞,血不荣肤;或七情内伤,五志不遂,气机紊乱气血违和,久病失养,亡血失精,伤及肝肾,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对HPLC-DAD-MS多种分析手段的联用,建立大黄药材成分分析方法,确认各个特征峰的归属,从而定性定量的评价药材质量,预测不同道地产区大黄药材的药效,为谱效学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全国各道地产区大黄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AgilentZorbox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睛-0.1%磷酸水二元梯度洗脱模式,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280nm,建立了20批来自四川、青海、甘肃地区的大黄药材的HPLC图谱,并通过HPLC-DAD-MS联用技术对其中30个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类,同时进行了各类指纹成分比较研究。结果各地区间游离蒽醌量差异较小,而其他成分差异明显,表现出可能存在的质量差异。结论本实验全面阐明了大黄药材的各主要化学成分及地区间差异,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建立的大黄分析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好,为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较为充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白花丹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白花丹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白花丹中Cu、Zn、Fe、Ca、Mg、Mn、Sr等7种微量元素,原子荧光(AFS)法测定Se元素。结果:2种方法的RSD在0.78%~3.01%之间(n=5),元素回收率在91.9%~105.8%之间,测定结果较理想。白花丹中含有非常丰富的Se元素,Cu、Zn、Fe、Ca、Mg、Mn、Sr等元素也较为丰富。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白花丹中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对研究白花丹的药理作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