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对核酸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和不同核酸检测系统的对比,探索献血者真实感染状况和再次献血的可能性。方法 对2016年~2021潍坊市年献血筛查中410例核酸阳性献血者,按追踪流程和检验模式成功追踪273例进行再检、转阳、确认、补充4项追踪实验,将PCR和TMA两种检测系统按PCR拆分阳性、TMA鉴别阳性和TMA联检阳性(鉴别阴性)分3组进行实验数据比较及归队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核酸系统再检实验比较,HBV-DNA 3组间PCR,TMA再检阳性、双阳及总阳性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PCR,TMA两系统间再检阳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他双阳、转阳、确认和补充实验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R,TMA两组(系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归队献血率3.90%.结论 利用多种实验方法追踪验证核酸阳性献血者,对提高核酸检测水平和保护献血者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PointComposite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3.
张兰兰 《妇幼护理》2024,4(23):5651-565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医院收治哮喘患儿 30 例,按数表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15 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15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出院后 1 年内的症状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误学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 FVC、FEV1、FEV1/FVC 水平均较对照组的高(P<0.05);护理前两组 PAQLQ 量表各条目评分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症状、活动、情感评分均较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病情,提高患儿肺功能与家庭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冥想是一系列调节身心的练习,它通过神经和心理两个方面调节情绪。冥想对情绪的神经调节主要表现在呼吸频率、能量代谢、脑电波和内分泌等相关神经指标的改变;冥想对情绪的心理调节主要通过注意控制和改变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来。未来的研究应在情绪诱发条件下综合考察冥想带来的神经心理变化,以期全面深入地考察冥想调节情绪的机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葡萄糖氧剥夺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单纯葡萄糖氧剥夺组和葡萄糖氧剥夺联合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处理组),用基因芯片筛查缺血缺氧4h后的槲皮素处理对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并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 与单纯葡萄糖氧剥夺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出的31个基因与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调控密切相关,其中上调基因为5个,下调基因26个.用qRT-PCR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槲皮素能调控葡萄糖氧剥夺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87.
对281例重症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给氧、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住院1~23d,治愈243例,自动出院1例,转平原治疗35例,死亡2例。提出对于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重要器官的护理及功能保护,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铁蛋白(SF)、铁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的男性患者51例,其中单纯OSAS组36例(轻度OSAS组13例,中重度OSAS组23例),OSAS合并糖尿病组15例;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例作为T2DM组;设立单纯肥胖男性1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SF、铁调素水平,观察OSAS患者SF、铁调素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1)轻度OSAS组、中重度OSAS组、OSAS合并糖尿病组和T2DM组的SF水平升高,分别为(268.24±47.94),(316.45 ±49.36),(377.66±49.95),(286.01 ±45.53) μg/L,均高于对照组(203.28±32.8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38,P <0.01);铁调素水平下降,分别为(66.41 ±12.00),(47.34 ±13.35),(34.52±8.49),(54.45±8.25) μg/L,均低于对照组(88.26±12.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0,P<0.01).(2)SF、铁调素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最低血氧饱和度存在相关性(r=-0.65 ~0.34,P均<0.01),且SF与铁调素之间存在线性相关(F=22.40,P<0.01).结论 OSAS患者存在SF及铁调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在T2DM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生长活性的影响以及与溶血磷脂酸受体蛋白内皮分化基因-4(Edg4)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取对数生长的细胞,分组实验:对照组,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Edg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1)子痫前期组HUVECs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各组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凋亡率差异显著(P<0.05);(2)Edg4蛋白主要表达于HUVECs的细胞浆和细胞膜,子痫前期病情越重,其血浆诱导的HUVECs Edg4蛋白表达越强;(3)子痫前期组Edg4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正常晚孕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Edg4 mRNA表达较轻度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可诱导HUVECs Edg4蛋白表达增强,并抑制HUVECs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示子痫前期患者溶血磷脂酸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 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