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7篇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医院收治哮喘患儿 30 例,按数表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15 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15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情况、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出院后 1 年内的症状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误学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 FVC、FEV1、FEV1/FVC 水平均较对照组的高(P<0.05);护理前两组 PAQLQ 量表各条目评分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症状、活动、情感评分均较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护理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病情,提高患儿肺功能与家庭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2.
张兰兰;施文婷;陈伟媚;杨赞;黄醒鹏;田清清;张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1):202-210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结合信息熵赋值法,以喷干粉得粉率及尿苷、腺苷、鸟苷和(R,S)-告依春含量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药液温度、进液速度和药液相对密度进行考察,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CPPs),再运用中心点复合设计(CenterPointCompositedesign,CCD)试验对筛出的CPPs进行优化,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并加以验证。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显示,药液相对密度和进液速度为该研究的关键工艺参数。CCD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模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失拟项不显著(P >0.05),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构建的CPPs优化设计空间为药液相对密度1.05-1.08,进液速度30%-40%。结论基于QbD理念建立的板蓝根配方颗粒喷雾干燥工艺设计空间,可提高其工艺的稳定性,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3.
74.
目前,肺癌在全球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于肺癌,而85%的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这其中又有30%的患者因肿瘤阻塞气管、支气管导致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1-3]。因此,通过局部治疗改善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铁蛋白(SF)、铁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的男性患者51例,其中单纯OSAS组36例(轻度OSAS组13例,中重度OSAS组23例),OSAS合并糖尿病组15例;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例作为T2DM组;设立单纯肥胖男性1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SF、铁调素水平,观察OSAS患者SF、铁调素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1)轻度OSAS组、中重度OSAS组、OSAS合并糖尿病组和T2DM组的SF水平升高,分别为(268.24±47.94),(316.45 ±49.36),(377.66±49.95),(286.01 ±45.53) μg/L,均高于对照组(203.28±32.8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38,P <0.01);铁调素水平下降,分别为(66.41 ±12.00),(47.34 ±13.35),(34.52±8.49),(54.45±8.25) μg/L,均低于对照组(88.26±12.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0,P<0.01).(2)SF、铁调素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最低血氧饱和度存在相关性(r=-0.65 ~0.34,P均<0.01),且SF与铁调素之间存在线性相关(F=22.40,P<0.01).结论 OSAS患者存在SF及铁调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在T2DM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驱虫斑鸠菊是治疗白癜风的常用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文中建立并优化驱虫斑鸠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的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 方法:通过保留时间及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建立并优化分析驱虫斑鸠菊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FP),进行不同提取工艺的对比研究. 结果:建立了驱虫斑鸠菊最优的HPLC-FP分离条件,得到19个指纹图谱共有峰,经对比得知驱虫斑鸠菊85%乙醇提取物与半仿生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比较相似,而与驱虫斑鸠菊水提物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其中1、4、6、11、12、14、16~19峰为驱虫斑鸠菊85%乙醇提取物及驱虫斑鸠菊半仿生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有峰,而20~30峰则为驱虫斑鸠菊水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有峰. 结论:实验为驱虫斑鸠菊入血成分、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 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消瘤片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内膜、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进行小鼠子宫内膜移植术,观察消瘤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异位病灶和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消瘤片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镇痛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和鼠尾热刺痛法观察消瘤片对疼痛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瘤片可以减轻异位病灶黏连程度、面积与体积,其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减小异位病灶的体积(P〈0.05);消瘤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脾脏系数的降低和促进胸腺系数的上升,但统计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消瘤片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还可以显著抑制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并显著延长60min时的甩尾潜伏期(P〈0.05)。结论消瘤片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的黏附和病灶的扩大,高剂量组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9.
<正>炎症性肠病(IBD)首先在北欧和北美洲人群中发现,以后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1]。IBD是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病(CD),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近年来我国的IBD发病率不断增高[2],可能是环境、遗传、感染、免疫、内脏的敏感性及精神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3]。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及生物制剂的应用,在IBD患者发病早期、缓解期或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通过对核酸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和不同核酸检测系统的对比,探索献血者真实感染状况和再次献血的可能性。方法 对2016年~2021潍坊市年献血筛查中410例核酸阳性献血者,按追踪流程和检验模式成功追踪273例进行再检、转阳、确认、补充4项追踪实验,将PCR和TMA两种检测系统按PCR拆分阳性、TMA鉴别阳性和TMA联检阳性(鉴别阴性)分3组进行实验数据比较及归队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核酸系统再检实验比较,HBV-DNA 3组间PCR,TMA再检阳性、双阳及总阳性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PCR,TMA两系统间再检阳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他双阳、转阳、确认和补充实验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R,TMA两组(系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归队献血率3.90%.结论 利用多种实验方法追踪验证核酸阳性献血者,对提高核酸检测水平和保护献血者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