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运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学检测、Micro 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的方法,从“骨密度检测-形态性观察-功能学测试”角度出发,观察雄激素对老龄雄性去势大鼠骨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30只1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治疗组大鼠睾丸及附睾切除术后第2天开始,用睾丸酮水溶液灌胃给药,12周后取材,运用双能X线骨矿含量测定仪(DXA)检测治疗前后大鼠骨密度(BMD)。取大鼠L5椎体做生物力学测试,取左胫骨近端做骨形态计量学测试,取L3椎体行Micro CT分析及三维结构重建。结果:治疗组大鼠经雄激素干预后,骨密度升高24.5%。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治疗组骨最大载荷、吸收能量、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值较去势组显著升高(P〈0.05)。MicroCT分析表明,治疗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数目值升高,骨小梁分离度值降低。四环素单、双标面等骨形成、骨吸收及骨矿化参数值较去势组均明显升高,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结论:雄激素能增加去势老龄雄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及骨转换,改善骨微结构,提高骨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2.
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骨肉瘤化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化疗尤其是术后化疗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控,以便指导化疗药物和方案的调整,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现今各种用于评估骨肉瘤化疗疗效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63.
肩关节零度位牵引在肩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零度位牵引在肩部损伤中的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200025)马荣,张伟滨,张沪生,冯建民,冯德炎临床需要固定的常见肩部损伤有,肩袖损伤、肱骨近端骨折、肩袖修补及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等。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是外展支架及颈腕悬吊。自肩关...  相似文献   
64.
HLA表现型与骨肉瘤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为探索中国汉人骨肉瘤与HLA表型的相关性,采用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技术,检测了34例骨肉瘤患者及250例健康人的HLA-A、B、DR、DQ座位上各HLA表型,并统计分析了这些表型与骨肉瘤疾病、患者的预后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意义。结果:HLA-B35表型在骨肉瘤组的频率为0.41,对照组为0.048,含HLA-B35抗原的中国汉人发生骨肉瘤的相对危险性是无此抗原者的13.50倍(P值<0.001)。HLA-B13表型在预后不良患者中的频率为0.67,良好患者中为0.06,含HLA-B13抗原的骨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对危险性是无此抗原者的20.43倍(P值<0.01)。HLA-B40表型在预后不良患者中的频率是0.22,良好患者中为0.70,含HLA-B40抗原的患者预后良好的相对安全率是无此抗原者的6.82倍(P值<0.05)。未发现HLA表型与骨肉瘤病理特征间有相关性意义。结论:HLA-B35与中国汉人骨肉瘤的易感性基因紧密连锁,HLA-B13和HLA-B40则分别与骨肉瘤恶性基因和抵抗基因有关。HLA-A、DR、DQ座位上无抗原表型与骨肉瘤有关,亦无HLA表型与骨肉瘤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骨肿瘤患者发病与自然杀伤细胞(NK)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57例汉族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KIR的表达。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病理确诊,其中恶性骨肿瘤30例,良性骨肿瘤13例,骨巨细胞瘤14例。87名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的随机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结果:骨巨细胞瘤组KIR3DL1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54.0%比100.0%,P<0.001)。而在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组中,未发现KIR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未发现KIR单倍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E基因型频率在恶性骨肿瘤组中升高(16.7%比3.5%,P<0.05);AE和B基因型在良性骨肿瘤组中升高〔分别为23.1%比3.5%(P<0.05)和7.7%比0%(P<0.05)〕;AN和F基因型在骨巨细胞瘤组中升高(均为7.1%比0%,P<0.05)。结论:KIR3DL1与中国汉族人骨巨细胞瘤发生呈负相关,该基因表达缺失可能易致骨巨细胞瘤发生。同时,AE、B、AN和F等KIR基因型可能与骨肿瘤的发生也具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介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除骨样骨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骨样骨瘤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除术,瘤巢部位分别为:股骨近端7例、髋臼3例、肱骨头1例;操作步骤为:①对整个瘤巢采用1~3mm层厚/距的扫描,选择穿过瘤巢中心的层面和手术路径;②将导引用的克氏针钻入瘤巢内;③沿克氏针将套筒引入至骨皮质;④经套筒沿克氏针,采用环钻将整个瘤巢切除;⑤CT扫描复查确定是否已将整个瘤巢切除。结果10例患者在治疗后24~48h内原来性状的疼痛消失,患者住院时间7d。在3~12个月(平均7.9个月)随访中均无疼痛复发。10例有最后典型病理表现而经病理确诊,另1例,其切除病理标本中未发现有典型骨样骨瘤表现,但在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中,疼痛消失。11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切除骨样骨瘤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髓内钉固定且出现医源性手术失败的4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65~81岁,平均72.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按改良Evans分型:ⅡB2例,Ⅲ型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1例,根据Russell-Taylor分型为IA型.入院至手术时间为3~5d,平均3.8d.结果 手术失败原因:骨折复位错误2例,髓内钉置入错误2例.4例患者术后获10~14个月(平均11.6个月)随访.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中并发股骨干骨折,卧床4个月后开始部分负重,术后9个月X线片示骨折基本获愈合.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术中并发股骨近端骨折,卧床4个月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较术前骨折断端明显移位,卧床3个月后部分负重,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折基本获愈合,患者生活自理,但存在髋关节内翻畸形.结论 骨折复位错误和髓内钉置入错误是股骨转子部骨折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失败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术中良好的复位、内固定物正确的放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骨肉瘤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和手术技术的进展,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受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和免疫逃逸的影响,目前骨肉瘤的疗效处于“瓶颈”状态。近期的研究显示,骨肉瘤细胞中存在着一些表达间充质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表面标志和表型的干细胞样肿瘤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广泛增殖的特点;同时,自骨肉瘤细胞分选出表达高水平ABCG2、能在NOD/SCID小鼠成瘤的SP细胞,显示骨肉瘤细胞耐药可能与SP细胞相关。研究针对上述标志物和降低ABCG2表达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将有望进一步提高骨肉瘤的疗效。此外,研究主动和被动免疫疗法,以及针对Src蛋白酪氨酸激酶等靶点的靶向治疗也将为提高骨肉瘤的疗效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3月~2005年6月,34例(36肩)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患者,27肩CT造影显示Bankart损伤,9肩有关节囊韧带肩胛颈撕脱损伤(ALPSA损伤)。按肩关节不稳定方向分型,25肩均为前方单向不稳定,11肩合并有下方不稳定。其中27例有明显的外伤史,12例合并有肱骨头后缘缺损(Hill-Sachs征)。采用带线的铆钉进行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的方法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观察评价患肩的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2.2年。肩关节功能按Walch-Duplay评分:优19肩,良12肩,中3肩,差2肩,优良率为86.1%。1例术后发生再脱位,由再次创伤造成,该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发现修补处撕脱并盂缘缺损,再次行喙突移位固定术。结论采用切开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疗效肯定,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再脱位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0.
骨肉瘤的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剂量氨甲喋呤-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合并长春新碱,阿霉素或顺铂联合长春新碱三种不同的方案,对56例骨肉瘤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结果显示:1.完成化疗疗程的患者,2年生存率达93.75%,5年生存率为68.75%。2.交替化疗是减少耐药及副反应,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3.术前化疗在骨肉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化疗是骨肉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