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硬膜外瘢痕粘连与脊髓中P物质、c—fos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硬膜外瘢痕粘连与脊髓中感染疼痛有关的P物质、c-fos的关系。方法:作大鼠椎板切除模型,分别在硬膜外放置脂肪片、聚己内酯/聚乳酸膜(PCL/PLA),并作空白对照,术后1,3,6,12周处死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硬膜外粘连。分别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脊髓中P物质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检测结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PCL/PLA膜、脂肪片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使脊髓中P物质,c-fos表达减少瘢痕粘连与P物质、c-fos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硬膜外瘢痕粘连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瘢痕粘连的加重,P物质,c-fos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硬膜外瘢痕粘连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瘢痕粘连的加重,P物质、c-fos的表达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建立一套简单、高效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MTT法测定其增殖水平并绘制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结果 细胞培养第5d,镜下见细胞呈小集落生长,形态呈多边形;7~8 d小集落融合成大集落,10d左右可传代.第二代细胞镜下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成S形;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CD 73、CD 90、CD 105、不表达CD 34、CD 45.结论 改良直接贴壁法可获得大量、纯化、稳定的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53.
枷足指脊髓灰质炎后踝关节的运动肌群肌力丧失,不能控制各个方向自主活动的一种严重踝关节失稳,严重影响下肢负重功能。我科从1978年至1996年采用取腓骨在踝后做制动的骨阻挡术治疗枷足58例,获得随访42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58例脊髓灰质炎后遗枷足患者,男  相似文献   
54.
移植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对7例膝关节软骨炎患者行关节镜取软骨、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trix-induc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MACI)膜植入术.对患者行MRI检查确定损伤位置,并进行IKDC2000评分.术后按照特定的康复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到24个月.术后半年多数患者各项症状逐渐消失,IKDC2000评分大部分增高.复查MRI和关节镜,显示原来缺损的关节软骨已基本修复,并伴有软骨下骨的修复.结论 与传统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技术相比,利用MACI技术修复软骨缺损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生成更多透明软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成人髂骨、股骨一次延长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髂骨延长术和股骨上端延长术在一个切口内联合应用.达到一次延长短肢的同时,改善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前倾角畸形.方法自1996年7月~2002年7月用该方法共实施成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严重短肢畸形合并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上端畸形9例.结果9例中,髂骨延长从1.3~4.0 cm,平均2.5 cm;股骨延长从1.2~3.5 cm,平均2.3 cm;髋臼CE角术前平均6.88°,术后36.1°;股骨前倾角进一步改善.结论髂骨股骨一次延长术是纠正严重短肢合并髋臼发育不良和股骨上端畸形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背景:至今尚无一种细胞能完全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性。 方法:酶消化分离法获得兔软骨细胞,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细胞浓度为3×108 L-1的第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共培养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按2∶1比例混匀;实验组:取同代同浓度的软骨细胞(浓度与共培养细胞的终浓度相同);对照组:取低浓度软骨细胞1×108 L-1(与共培养组中软骨细胞终浓度相同)。 结果与结论:共培养组、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平均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3,7,8 d;共培养组共培养细胞增殖比其他2组明显增快(P < 0.05);糖胺多糖水平明显多于其他2组(P < 0.05);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共培养未见明显排异反应,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为种子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缩短软骨细胞培养时间和减少传代次数,同时软骨细胞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转化,节省大量软骨细胞。关键词:软骨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缩略语注释:BMSCs: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08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无创测量兔膝关节软骨厚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标准化饲养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80膝关节),记号笔标记不同样本同一测量点,分别采用OCT技术、3.0 T MRI、超声测量方法,由专业技师对软骨厚度进行测量,比较OCT技术与其他两种方法测量兔膝关节软骨厚度的差异。结果 同一测量点OCT技术、3.0T MRI、超声法软骨厚度测量数值结果分别为(0.31±0.03)mm、(0.30±0.05)mm、(0.33±0.06)mm, OCT与超声(t=1.995,P=0.051 )、MRI(t=1.955,P=0.054)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个样本同一测量点,OCT、3.0T MRI、超声测量平均结果获得时间分别为(2.5±0.3)min、(6.3±0.7)min、(3.3±0.6)min。三种测量方法的精确度分别为0.001 mm、0.01 mm、0.01 mm。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测量兔膝关节软骨厚度具有精确、快速、重复性好、人为误差小的特点,值得在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动物实验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在微载体上进行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并结合液态胶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比较兔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与微载体上进行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的保持表型能力。幼兔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单层和微载体三维培养扩增,并进行体外球型培养评价软骨细胞保持表型能力和糖胺多糖的定量生化分析。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与液态鼠尾胶原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分别以低细胞密度(2×10^6个/mL)和高细胞密度(1.2×10^7个/mL)两种细胞密度接种,培养14d后通过组织学特种染色鉴定构建组织特性。结果微载体培养的软骨细胞可以保持良好活力和保持表型能力,与单层培养体系相比较,细胞糖胺多糖的定量生化分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复合液态鼠尾胶原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体外14d后发现高细胞密度接种时可形成形态稳定的软骨组织。组织学染色显示为透明软骨样组织。结论在微载体上进行三维培养扩增软骨细胞可以加强细胞保持表型能力。软骨细胞与液态胶原合成后,以高细胞密度(1.2×10^7个/mL)可以在体外形成形态稳定的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59.
丁一  郑静晨  张仲文 《武警医学》2018,29(6):599-602
 

目的 评价纤维蛋白凝胶型自体软骨细胞移植(fibrin matrix-mixed gel-type ACI,G-ACI)术后软骨修复的程度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16-04-18本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G-ACI手术,患者为48岁女性,髌骨软骨缺损面积为1.8 cm×3.0 cm, 股骨内髁缺损面积为0.5 cm×0.5 cm,达到Outerbridge/ICRS Ⅲ-Ⅳ度。先在关节镜下采集患膝非负重区健康关节软骨约 50 mg,送至武警总医院GMP细胞实验室进行培养与扩增。6周后再以手术的方式,将凝胶支架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到膝关节软骨缺损部位。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T1 Vibe MRI、T2 Mapping MRI和KOOS(knee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评分。结果 T1 Vibe MRI示最早在术后6个月可见新生软骨信号,至术后1.5年软骨修复至正常厚度;术后T2 Mapping MRI示新生软骨逐渐改建,T2 Mapping值逐渐降低并趋向正常;术后KOOS评分较术前逐渐提高,主观改善的最快阶段处于术后6~12个月。结论 G-ACI技术操作简便快捷,不受缺损部位、形状、深度所限,可在全关节镜下操作,利用G-ACI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短期疗效理想,G-ACI作为第三代ACI技术在国内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60.
裔式坤  张仲文  满毅 《上海医学》2002,25(6):373-374
我科 198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共收治四肢长骨干外伤性骨折 14 2例 ,除 7例伴发合并伤 ,于 2周后手术外 ,其余均经髓内早期固定治疗 ,经随访 12 1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收集 12 1例 ,男 75例 ,女 4 6例 ,年龄 2 5~5 1岁 ,平均 4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