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宁市餐具消毒中心使用远红外线和微波进行餐具集中式消毒,其消毒操作是:回收的餐具经过机械清洗后,筷子在微波机内进行消毒,其他餐具用远红外线干热进行消毒。远红外线加热器内腔高0.25m,宽1.2m,长2.92m,保热长度2.5m,加热功率40.5kW,运行速度4m/min,加热温度220℃。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对该种消毒方法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对该病毒灭活对数值≥6.0,每次都达到消毒合格。  相似文献   
52.
负压封闭吸引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8月收治13例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有较多脓性渗出物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8~56岁,平均34岁.车祸致胫骨开放性骨折9例;腓骨骨折1例;高处坠落致跟骨开放性骨折2例;...  相似文献   
53.
吴文特  廖瑛  李春 《海南医学》2012,23(2):76-77
目的 观察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1例桡骨远端患者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术后予以定期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 3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后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分结果:优10例,良18例,中3例,差0例.结论 对粉碎性桡骨骨折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4.
背景:以往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多集中在成人骨科生物力学方面。目的:以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从6具儿童尸体上取股骨12根,X射线排除骨病后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其轴向压缩、扭转刚度、弯曲刚度。选取1名健康男性儿童进行螺旋CT扫描技术,获得股骨近端图像数据,建立儿童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上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抗弯曲刚度上,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的抗压能力、抗扭能力上与重建钢板相当,而在抗弯曲能力上强于重建钢板。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儿童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需要。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对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5.
背景:以往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多集中在成人骨科生物力学方面。 目的:以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从6具儿童尸体上取股骨12根,X射线排除骨病后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其轴向压缩、扭转刚度、弯曲刚度。选取1名健康男性儿童进行螺旋CT扫描技术,获得股骨近端图像数据,建立儿童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轴向压缩刚度、扭转刚度上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抗弯曲刚度上,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的抗压能力、抗扭能力上与重建钢板相当,而在抗弯曲能力上强于重建钢板。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分析显示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儿童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需要。儿童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对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6.
外固定器在多发性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发性创伤常合并骨折,病情重,死亡率高。目前多主张手术以提高治愈率。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笔者收治合并骨折的多发性创伤病人5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骨折采用外固定器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区缝合在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并腘肌腱区不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56膝)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38例;年龄8~55岁,平均36.5岁。14例有外伤史,余39例无明确外伤史。病程1 d~6年,平均15.6个月。根据Watanabe分型:完全型40膝,不完全型16膝。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为(51.2±8.3)分,Lysholm评分为(59.6±11.2)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7±1.3)分。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用探钩牵拉检查腘肌腱区半月板均存在不稳,进而采用Out-inside技术或Out-inside技术联合All-inside技术缝合PH前区,检查缝合后半月板稳定性,必要时再采用All-inside技术缝合PH后区、半月板后角和Out-inside技术缝合半月板前角。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手术前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膝软骨下骨及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将72只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去卵巢组及电针组大鼠施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卵巢术后,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周5 d。干预12周,分别在第4、8、12周各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检测尿I型胶原C端肽(Urinary 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I)、尿II型胶原C端肽(Urinary 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I collagen,CTX-II),血清雌二醇(serum 17β-oestradiol,E2),对软骨下骨行显微CT及骨组织定量分析,对关节软骨行Mankin评分。结果:(1)生化检测:在术后4、8、12周,去卵巢组的尿CTX-I均比假手术组高(P0.01,P0.01,P0.01),电针组的尿CTX-I均比去卵巢组降低(P0.01,P0.05,P0.01);去卵巢组的尿CTX-II比假手术组高(P0.05,P0.01,P0.01),电针组的尿CTX-II比去卵巢组降低(P0.05、P0.05、P0.05),除术后4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去卵巢组的血清E2均比假手术组低(P0.01,P0.01,P0.01),电针组的血清E2均比去卵巢组高(P0.01、P0.0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显微CT检测:在术后4、8、12周,去卵巢组的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均比假手术组低(P0.01,P0.01,P0.01)、(P0.01,P0.05,P0.01),电针组的BV/TV和Tb.Th均比去卵巢组高(P0.05,P0.01,P0.01)、(P0.01,P0.05,P0.01);去卵巢组的骨小梁数量(Tb.N)均比假手术组减少,但只在术后8、12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电针组的Tb.N比去卵巢组增多,但只在术后12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去卵巢组的骨小梁分离度(Tb.Sp)均比假手术组高(P0.01,P0.05,P0.0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4、12周,电针组的Tb.Sp比去卵巢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软骨组织形态检测:在术后4、8周,去卵巢组的Mankin评分比假手术组高(P0.05),电针组的Mankin评分比去卵巢组低(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周,去卵巢组的Mankin评分比假手术组高(P0.01),电针组的Mankin评分比去卵巢组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软骨下骨骨质疏松及关节软骨退化。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Garden/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2009年间,我院骨科共收治了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210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不理想行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外侧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30例,年龄22~58岁,平均45岁。受伤到手术时间2~17d,平均3、5 d。骨折分型:Garden型35例,Garden型17例,其中经颈型43例,头下型9例。结果 5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6个月。5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42例,复位良好者10例。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股骨头坏死6例(11.5%),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46例(88.4%)。复位优良的42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2例(4%);复位良好的10例中,股骨头坏死4例(40%)。结论采用创伤较小的髋关节前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联合外侧切口3枚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Garden、型股骨颈骨折,与传统的切口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以及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变化,结合骨密度测定,分析其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岁以上受检者233例,其中髋部新鲜骨质疏松性骨折组46例,对照组187例,利用法国Osteocore 3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其配置的高级骨科专用分析测量工具包,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和几何结构,包括股骨颈轴长、颈干角、内侧偏距和颈长,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测量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分析,与对照组比较,髋部骨折组中股骨颈轴长、内侧偏距和颈长均增大(P<0.05),颈干角减小(P<0.05),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颈轴长、颈干角、内侧偏距和颈长等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特点,使骨骼负荷增加,是导致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合骨密度测定,可以提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