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慢性肾衰大鼠IL-2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淫羊藿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TT掺入法及Northern杂交技术探讨了慢性肾衰大鼠脾细胞IL-2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以及中药淫羊藿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慢性肾衰大鼠IL-2mRNA表达量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2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中药淫羊羹调节后IL-2水平及IL-2mRNA表达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3.
34.
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cell)与肾小球基膜(GBM)、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以及毛细血管腔(capillary lumen)紧密结合,组成内皮毛细血管区(endocapillary region)。肾小球内皮毛细血管区在维持肾脏功能及肾小球损伤和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本文就有关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培养迄今为止,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尚无可靠的方法,即使在各种肾小球细胞共同培养中,肾小  相似文献   
35.
缺血和缺氧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目前认为缺血后再灌注早期肾脏病理生理过程是影响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缺血再灌注早期肾损伤的介导因素和防治措施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6.
对114例经肾活检确诊为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non-IgA MsP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70例患者进行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含量的测定。结果提示,non-IgA MsPGN伴有肾病综合征与不伴肾病综合征者在发病机理上明显不同,其血清TNF_α改变相差显著。  相似文献   
37.
本文观察了铜仿膜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对透析患者IL-1(白细胞介素1)、TNP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C3(补体3)的影响。结果发现:透析后1h患者IL-1、TNFα和C3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透析后1h首次使用综合征症状发生率较高相一致。膜的生物相容性是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新透析器高通透性是首次使用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8.
用传统补肾壮阳中药淫羊藿对34例透析充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在使用促红细胞生存素的基础上服用淫羊藿4个月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体力,睡眠,食欲和男性患者的性功能有所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果提示,淫羊藿具有一定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缺血性肾损伤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形态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缺血性肾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的另一种形式—Apoptosis。通过钳夹肾蒂造成小鼠缺血冉灌注肾损伤模型,结果发现,缺血5min再灌注12~24h肾小管上皮细胞并不出现坏死,但可发生Apoptosis现象。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30min再灌注6~24h,或缺血45min再灌注6~18h,肾小管和间质出现Apoptcsis小体,肾脏DNA电泳像呈“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出现持续24h后消失。结果提示,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存在Apoptosis机现的参与,Apoptosis小体和梯形结构可作为缺血性肾损伤的早期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