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骨髓干细胞具有向其他细胞或组织分化的的能力,这种可塑现象同样存在于肝脏组织中。文章综述骨髓衍生肝干细胞的来源和发生,并探讨其可塑性在肝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hepatic",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肝,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肝干细胞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31篇相关文献,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0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1篇文献中,分别涉及骨髓衍生肝干细胞横向分化的可塑性依据、分离和鉴定、向肝迁移分化的机制与调控因素、在肝病领域的应用前景。资料综合:近几年研究证实,在骨髓细胞中确实存在肝前体细胞,它们不仅可以在肝内定居,而且可以分化形成肝细胞和胆管细胞,这种细胞通常在文献中称为骨髓衍生肝干细胞。CD34( ),C1qR( ),CD133( ),C-kit( ),Thy1( ),Sca-1( )等骨髓造血干细胞群中都含有骨髓衍生肝干细胞亚群,但对该细胞群中特有的表面分子组合及体外扩增等特性还未见报道。近来在放射性小鼠肝损伤修复领域发现,c-kit Lin-(CD117)细胞即为骨髓衍生肝干细胞。找出了骨髓衍生肝干细胞群中特有的表面分子组合,这样就可以直接从骨髓细胞中分离纯化骨髓衍生肝干细胞,然后移植入肝病患者体内,不仅能够恢复因病变而减少的肝细胞数量,也可以修复因病变的肝组织结构,达到与肝移植相同的目的且不存在排斥反应。结论:目前对于晚期肝病如肝硬化等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的缺少以及排斥反应,使其在临床上应用受限。相比之下,干细胞移植不仅来源广泛,而且创伤性很小,干细胞的免疫源性低使得排斥反应远远低于肝脏移植。不但可以应用于晚期肝病,也可以治疗重症肝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科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在我科接受了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患者12例。治疗组6例,采集并分离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7天后,收集细胞在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经肝固有动脉注入法将其移植至肝内;对照组6例,以同样方法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后均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术前的各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III型前胶原,均好转: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肝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病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
肝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母细胞瘤(hepatob lastom a)起源于上皮组织,组织特征重复了肝脏发育生长的不同阶段,为胚胎性肿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1],未经完整切除的肝母细胞瘤患儿往往预后不良。近20年来随着家长对子女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临床上对肝母细胞瘤诊治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相似文献   
74.
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发生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7例,2例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的取石过程中,5例发生在开腹胆道手术中扩张胆总管下段狭窄时。针对损伤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胆总管横断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5例,其中4例同时加做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全部病例均在术中于局部放置双套管引流,术后给予施他宁抑制胰腺分泌。结果6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在取出结石和扩张狭窄过程中控制好操作力度是防止发生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关键。全胆汁改道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是处理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有效措施,强调全胆汁改道手术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同时实施。具体术式推荐横断胆总管型胆管空肠吻合术和胃肠吻合加胃窦部可吸收肠线捆扎术。局部损伤严重时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肝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表达情况。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8例正常、10例肝纤维化、12例肝硬化病人肝组织内SDF-1α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的SDF-1α水平分别为(5.18&#177;1.90)、(18.94&#177;7.05)和(4.79&#177;1.86)pg/mg。肝纤维化组的SDF-1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而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的SD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肝纤维化阶段,肝脏仍具有较强的修复与再生能力,肝内表达SDF-1α增多,趋化肝干细胞向肝内定植并诱导其分化而修复肝损伤。肝硬化时,肝内SDF-1α表达水平低下,这或许是硬化肝再生与修复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但SDF-1α水平低下的确切原因与意义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6.
胰腺外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胰腺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在最近5年收治的21例胰腺外伤病例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9例在剖腹探查术中才发现胰腺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6例、胰腺清创与外引流8例、未处理胰腺损伤2例。并发胰外瘘和胰腺假性囊肿5例。治愈16例,死亡5例。结论 胰腺外伤的合并伤多,早期诊断率低。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术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胰腺损伤的程度、部位、有无主胰管损伤、以及合并伤的伤情。并发症主要是胰外瘘和胰腺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移植刚分选及扩增后雄性小鼠的骨髓c-Kit+Lin-细胞到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模型小鼠体内后,模型小鼠的肝脏形态改变、肝功能变化和移植细胞的分布、分化及归巢情况。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8只模型小鼠(模型组)与正常小鼠8只(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剩余模型小鼠再随机选取32只,分为4组处理,并再随机选取8只正常小鼠(第1组)与其对照。模型小鼠的4组分别为:移植前取血处死组(第2组),移植新鲜分选的c-Kit+Lin-细胞组(第3组),移植扩增后的c-Kit+Lin-细胞组(第4组),仅予以注射Buffer组(第5组)。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雄性小鼠骨髓c-Kit+Lin-细胞;利用SCF+HGF+FL+LIF +TPO+IL-3因子组合对其进行体外扩增;将刚分选及扩增后c-Kit+Lin-细胞移植入酒精性肝纤维化雌性模型小鼠体内,检测两组肝功能改变、肝脏纤维化改善、含雄性小鼠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cDNA(Sry)的移植细胞在受体肝内定居分化情况。结果(1)两移植组在移植30天后,较移植前肝脏纤维化改善明显;(2)两移植组在移植30天后AST、ALT、ALB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移植组均可见含雄性小鼠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cDNA( Sry)的移植细胞,并同时表达ALB mRNA,计数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移植c-Kit+Lin-细胞后能在受体肝内定居并转化成有功能新生肝细胞;移植c-Kit+Lin-细胞后能明显改善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扩增对c-Kit+Lin-细胞的归巢、在体内分化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适合骨髓衍生肝干细胞移植的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为移植骨髓衍生肝干细胞对酒精性肝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进一步探讨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06-02/06在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取Balb/c雌性小鼠100只,SPF级,5~6周龄,体质量15~18g,随机区组法分为造模组92只,对照组8只。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组于灌胃的第4,8,12,16周末分别随机选取6只小鼠,眼球采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肝脏,以100g/L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变化。血标本用于测定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对照组以等量的蒸馏水灌胃,于实验的第16周末处死,处理同造模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纳入Balb/c雌性小鼠100只,实验中造模组共23只小鼠死亡,多为急性和亚急性死亡。对照组全部成活。①灌胃初期,造模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等现象,实验开始4周后上述症状减轻,对照组小鼠则食欲正常,无嗜睡现象。②在实验刚开始1周时小鼠体质量(15.67±0.98)g,与实验开始时(16.38±0.58)g相比呈明显负增长(P<0.05)。第4,8,12,16周称质量时,造模组小鼠体质量[(16.17±0.91),(17.23±1.39),(18.27±0.85),(19.31±0.95)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31±0.57),(19.52±0.85),(20.56±0.86),(21.41±0.95)g],(P<0.05)。③对照组小鼠肝脏表面光滑细润、色红等。造模组小鼠肝脏色泽较正常肝脏暗淡,表面充血,肝脏呈增大趋势。造模组小鼠的肝重比(肝脏湿重/小鼠体质量×100%)均大于对照组。④造模组4周时可见轻度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改变,12周时酒精性肝炎改变加重并出现了纤维组织增生,16周时肝纤维化已明显形成。⑤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三酰甘油均呈升高的趋势:造模第8周后,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均逐步增高,尤其以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明显。⑥小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造模第8周后血清中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水平均逐步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酒精灌胃法可成功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为骨髓衍生肝干细胞的移植提供了前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9.
80.
经肝切开胆管取石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肝切开胆管取石术治疗肝内聚焦性胆管结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 3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在实施经肝切开胆管取石术后1-5年复查1-4次,每次复查均给予肝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其中8例还接受了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在术后5年内,切开取石的胆管内结石复发14例,复发率为40%。结石复发致肝叶段组织纤维化萎缩12例。发生率为34.3%。结石复致再手术8例。再手术率为22.9%。结论 经肝切开胆管取石术不是治疗内肝内聚集性胆管结石的适宜术式。术后的中远期疗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