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近年来随着肌腱愈合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发现许多生长因子参与肌腱损伤后的修复。人们对生长因子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以及将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片段转入肌腱细胞来实现肌腱损伤修复的转基因治疗,越来越感兴趣。许多学者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来研究生长因子与肌腱损伤修复的关系及转基因治疗,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大小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12月拟行TKA患者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情况,按入院时间顺序前40膝纳入微创切口组,后80膝纳入传统切口组。微创切口组采用微创髌旁内侧切口,传统切口组采用传统膝前正中切口。记录患者术前相关信息,包括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术中患者止血带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距离。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测量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切口长度、切口位置与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及其转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微创切口组有38例39膝,传统切口组有73例78膝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性别例数、患膝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但微创切口组患者的触觉和痛觉障碍面积在各随访时间点均小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2年微创切口组有30膝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得到完全恢复,传统切口组为23膝。两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长度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小。传统切口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与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的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和1年时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 TKA术后患者的感觉障碍面积与止血带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TKA术中对膝前皮神经的切断可造成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与传统切口相比,微创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更小,恢复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成人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中硒和氟的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分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采集四川阿坝壤塘县大骨节病区成人KBD患者血清标本37例,四川非大骨节病区健康成人血清3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硒的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硒和氟的表达水平与大骨节病分度的相关性。结果大骨节病组患者血清硒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氟的表达水平虽略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节病组患者Ⅰ度和Ⅱ、Ⅲ度间硒和氟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中硒水平偏低,血清氟水平与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硒和氟含量与大骨节病的分度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回顾性分析混合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骨水泥柄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型初次THA治疗髋部疾病的患者126例(135髋)进行至少10年的随访。观察Harris评分、股骨假体位置、骨水泥壳及其周围骨质变化。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以无菌性松动导致翻修及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为随访终点。结果共有79例(85髋)获得10年以上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44.5±18.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2.1±5.6)分。截至随访终点,在Gruen 1区观察到2髋发生骨溶解,7区4髋发生骨溶解现象。共有4例(4髋)接受翻修手术,其中1例男性患者因骨溶解致髋臼假体松动,同侧股骨近端骨溶解,同期行右髋臼侧翻修及股骨侧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另3例因髋臼假体松动行髋臼侧翻修术,影像学及术中见股骨假体稳定。以无菌性松动为随访终点,股骨假体生存率为100%;以无菌性松动翻修、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为随访终点,股骨假体生存率为98.8%(95%可信区间,12.23~12.32)。结论混合型初次THA术中骨水泥假体的远期生存率令人满意;采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的股骨柄取得与现代非骨水泥假体柄相近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5.
背景:如何减少踝关节骨折修复的创伤、减少出血,改进操作技术、提高修复效果对临床医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如何在修复前制定详细的方案,多角度观察骨折的具体情况,根据二维的X射线片或者CT的平扫,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对每一位医生提出了挑战。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微创螺钉及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共修复26例踝关节骨折,其中双踝关节骨折9例,三踝骨折12例,三踝骨折涉及胫骨下端PILON骨折5例。行踝关节螺旋CT 扫描,以di.com格式储存,经minics软件处理,转换数据为STL格式,输入3-D打印机,制作出与踝关节骨实体1∶1大小的骨折模型,制定修复方案。出院后每月复查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5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钢板断裂。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3例,优良率92%。患者手术时间(64±15) min,术中出血(100±15)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提示3-D打印骨折模型的模拟训练和操作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的优势,尤适宜粉碎性骨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壤塘藏族成人大骨节病大关节损害功能评价系统进行初步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对阿坝洲壤塘县2009年6~7月调查的142例大骨节病人进行量表评分。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内容效度,用因子分析法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量表的应答率和完成率均为100%,完成时间为7.8±3.4min。量表各项之间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57。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除"盘坐"和"立正"条目外其余各项R值均〉0.4。因子分析提取出了3个公因子,解释了量表总变异的68.1%,公因子在除"立正"、"进食"和"便后拭净"条目上的权重〈0.4外,在其余各条目上的权重均〉0.4。结论壤塘藏族成人大骨节病大关节损害功能评价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需在藏区大骨节病的推广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研究,以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提供功能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7.
背景:骨髓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二者存在基因同源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分化。 目的:观察骨髓细胞源性脂肪细胞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条件下转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活性,探索股骨头坏死细胞水平治疗的新途径。 方法:将前脂肪细胞3T3-L1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和成脂诱导培养。培养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于诱导培养后5,21 d分别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成脂分化过程中,细胞中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并于成骨、成脂培养21 d后采用Wer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培养细胞爬片,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钙结节茜素红、油红O染色,观察3T3-L1成骨转分化情况以及成骨细胞活性表达。 结果与结论:3T3-L1在成骨诱导培养5 d后,细胞由圆形逐渐演变成纺锤形和梭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2 mRNA表达减弱,而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微量增强。至21 d时,这种表达改变更加明显;Western-blot显示,Runt相关基因转录因子2、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蛋白量增加,而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2微量甚至无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表达较多,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钙结节;油红O染色微量脂滴。提示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源性前脂肪细胞3T3-L1在成骨诱导培养下,可在一定程度上转分化为有生物活性的成骨细胞;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二者之间存在着可塑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骨科收治的地震伤员致伤原因及伤情特点,探讨地震后伤员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骨科收治的120例四川雅安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伤原因:逃生坠落伤31例,地震坠落伤23例,逃生跌伤13例,建筑物压砸伤37例,逃生压砸伤16例。软组织损伤8例,复合伤21例(28处),骨折112例(135处),脊柱骨折44处,四肢骨折91处。结论逃生坠落伤多见于青年男性,因其缺乏正确的逃生方法而主动从高处跳下造成损伤;建筑物压砸伤是最严重的损伤,多为开放性骨折和多发伤,易危及生命;逃生跌伤多见于老年女性,容易造成髋部骨折。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特异性阻抑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对脂肪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转分化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将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将分化成功的脂肪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在DMEM(H)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DMEM(H)+DKK-1抗体培养基培养。两组细胞培养3周后分别行油红O染色、ALP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RT-PCR检测PPARγ-2、LPL、ALP、OCN及Runx-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blot检测PPARγ-2、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DKK-1抗体的实验组的细胞形态呈长梭形,胞浆内未见脂滴沉积,有成骨活性表达,有钙结节形成;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成骨因子Runx-2、ALP及OCN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成脂因子PPARγ-2及LPL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PPARγ-2蛋白几乎无表达,而成骨转录分化因子Runx-2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强,与RT-PCR的结果一致。[结论]在一定条件下,DKK-1抗体可以促使脂肪细胞转分化为具有一定成骨活性的成骨细胞,这为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周围骨折、膝关节脱位合并胭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共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合并有胭动脉损伤患者71例,通过临床检查、血管造影或(和)Doppler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动脉、采用简单、快捷、可靠的方法稳定骨折,术后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结果]15例伴有严重的小腿软组织毁损初期截肢,其余56例手术成功修复。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钢板螺钉固定或外支架固定。术后吻合口处发生血栓形成2例,经Doppler检查证实后急诊切除血栓部,取自体大隐静脉逆转移植吻合成功。2例发生骨髓炎(均为开放性骨折),经病灶清除庆大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等处理后愈合。2例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其余骨折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应高度怀疑合并有胭血管损伤,通过仔细临床检查,必要时结合Doppler、血管造影尽早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的血管,稳定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