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调查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南木达乡中心学校儿童大骨节病新发病情况。方法选择阿坝州壤塘县南木达乡中心学校4~16岁97名儿童(4个年级冬季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由副高以上高年资骨科医师进行查体,并统一编号,填写调查登记表。对全部儿童进行手部X线摄片,X线片由来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影像科、风湿免疫科及小儿外科共10人组成阅片专家组共同判读。结果97名儿童中9名手部X线片有阳性改变,63名7~12岁儿童阳性检出率为11.1%,其中干骺端阳性检出率为3.17%(2/63),骨端阳性检出率为6.35%(4/63),骨骺阳性检出率为4.76%(3/63)。结论四川阿坝壤塘县南木达乡中心学校基本控制了大骨节病儿童新发病情,但仍需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今后的调查研究,建议按照年龄对儿童进行分类,采用先进的X线机和数字化成像系统;建议下调儿童观察年龄,将5~6岁儿童纳入监测范围;建议成立固定的阅片组及阅片专家,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美洛昔康对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病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50例,予美洛昔康7.5 mg qd口服1月,收集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疗效评价指标VAS及功能评价指标WOMAC评分,观察美洛昔康对成人大骨节病疼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VAS及WOMAC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WOMAC僵硬、生理功能评分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在以上疗效评价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 美洛昔康7.5 mg qd能改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对关节功能及僵硬的改善不明显,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3.
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而早期诊断依赖于对患者骨坏死危险因素的确定。了解骨坏死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监测,早期及时做出诊断。目前,对骨坏死临床表现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了解的差异直接影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治疗,使大部分患者发现股骨头坏死时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必须接受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54.
地震伤患者创面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地震伤患者创面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定植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索其诊治对策. 方法 选择"5.12"汶川地震后收治的37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中42例创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2~96岁,平均37岁.开放性损伤部位:上臂1例,前臂4例,大腿12例,小腿23例,躯干2例.伤后到就诊入院时间3~7 d.了解其临床特点并做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比分析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 本组地震伤患者中创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定植31例,发生率为8.2%;创面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11例,发生率为2.9%.经清创、早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营养支持,15例细菌定植患者均行Ⅱ期缝合或创面植皮,16例创面培养阴性后转外省治疗;经扩创引流、全身敏感抗生素使用、全身营养支持,11例感染患者中有6例创面感染控制,Ⅱ期消火创面,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败血症.创面检出的42株鲍曼/溶血小动杆菌药敏结果 中,对亚胺硫霉素最为敏感,敏感率为59.5%;对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妥布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21.4%、21.4%、19.5%、19.0%. 结论 地震伤患者创丽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组织创伤重、伤口污染重、伤后到获得初次救治间隔时间长、机体抵抗力弱.在诊疗上应注意区分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的不同临床特点,重视创面正确处理、抗生素合理使用和增加机体抵抗力,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5.
平滑肌肉瘤是多见于腹膜后隙、腹腔内脏器以及肢体皮下组织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骨的平滑肌肉瘤少见,而原发于脊往的平滑肌肉瘤更少见,笔者只检索到2例报道。本院收治1例原发于T10的骨原发平滑肌肉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大小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12月拟行TKA患者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情况,按入院时间顺序前40膝纳入微创切口组,后80膝纳入传统切口组。微创切口组采用微创髌旁内侧切口,传统切口组采用传统膝前正中切口。记录患者术前相关信息,包括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术中患者止血带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距离。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测量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切口长度、切口位置与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及其转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微创切口组有38例39膝,传统切口组有73例78膝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性别例数、患膝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但微创切口组患者的触觉和痛觉障碍面积在各随访时间点均小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2年微创切口组有30膝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得到完全恢复,传统切口组为23膝。两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长度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小。传统切口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与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的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和1年时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 TKA术后患者的感觉障碍面积与止血带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TKA术中对膝前皮神经的切断可造成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与传统切口相比,微创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更小,恢复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定一个适合山地藏区成年大骨节病(Kashin—BeckDisease,KBD)患者的功能量表,用于评价阿坝藏区KBD患者的功能状态和KBD综合防治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由多名骨外科、风湿免疫科及地方病专家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参考国际上常用的系列功能评分系统,结合当地KBD特点及居民生活文化特点,设立了16个量表条目。2009年6—9月对阿坝洲壤塘县294名KBD患者进行现场量表调查。通过条目答案分布考察、离散度分析、条目一总分相关性分析、内部一致性Cronbach分析和因子分析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结果获得量表268份,应答率为91.2%,完成率为100%,完成量表平均时间为6.4min。条目答案选项的相同率均未超过80%,没有呈过度集中的趋势。各条目得分的标准差均在0.7以上。各条目得分与总得分之间均有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2。量表的Cronbachu系数为0.94,只有去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后,d系数有轻微上升。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公因子,分别代表“下肢功能”和“上肢功能”,解释了量表总变异的68.1%,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跨过门槛”、“立正”和“便后拭净”外,其余条目均有较理想的因子载荷。通过条目筛选结果,去除条目“穿袜子和鞋子”“跨过门槛”、“立正”和“便后拭净”。结论通过本研究初步制定的KBD功能量表有较好的可行性、区分能力、敏感性、代表性和内部一致性,且符合设计结构,旨在为大骨节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提供一套功能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和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最佳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4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肌肉注射甲强龙(20 mg/kg,单次),对照组16只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2、4、8、12周行X线、CT、MRI、股骨头血管动脉造影,以及处死动物前股骨头血管墨汁灌注后进行组织学检查、常规HE染色以及微血栓染色.结果 组织学:实验组2周时出现骨髓细胞碎片集聚,骨小梁出现空骨陷窝骨髓造血组织消失,大量脂肪细胞堆积,墨汁灌注,血管数量减少;4~12周时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大,骨小梁开始萎缩、变细,骨细胞核边聚、固缩;空骨陷窝数增多,骨髓造血组织几乎完全消失,被脂肪组织、脂肪细胞替代填充,墨汁灌注血管消失.影像学:2~12周X线、CT均未见异常,MRI在应用激素2周双侧股骨头T1WI显示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低信号区呈线样,T2WI和准,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高信号区呈线样,并延续至12周.动脉介入造影2周后即出现股骨头血管管腔变细,4及8周时血管数量减少、尚存在的血管变得纤细.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学变化和MRI表现密切相关,MRI是早期检查发现、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最具灵敏度、特异性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9.
单纯闭合性腘动脉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2月~2000年6月我科共收治无膝关节周围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单纯闭合性腘动脉损伤7例临床资料,经动脉修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