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境镉暴露对肾功能和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太原市有污染灌溉史且土壤镉含量为2.30 mg/kg的某自然村居民为暴露组,选择无污染灌溉史且与暴露组村落相距约32 km、土壤镉含量为0.22 mg/kg的某自然村居民为对照组。调查对象在当地的居住年限均大于5年。检测调查对象的血浆TGF-β1、尿镉、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白蛋白(UALB)和尿肾损伤因子1(UKim-1)。分别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对肾损伤异常率进行比较,肾功能指标及血浆TGF-β1经对数转换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暴露组人群尿镉水平为1.06μg/g(以尿肌酐计,后同),高于对照组(0.71μg/g)(P0.001),男性、女性尿镉水平(1.08、1.01μg/g)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人群(0.73、0.70μg/g,均P0.05)。暴露组人群UNAG(17.40 U/g)、UALB(12.79 mg/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80 U/g、11.70 mg/g)(均P0.05)。随着尿镉水平的升高,UNAG、UALB、UKim-1的异常率升高(χ_(趋势)~2分别为19.945、13.356、12.068,均P_(趋势)0.05)。暴露组血浆TGF-β1(13.38μg/L)高于对照组(10.11μg/L)(P0.001),但不同尿镉水平人群血浆TGF-β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镉与UNAG、UALB、UKim-1和年龄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2、0.10和0.19,均P0.05);血浆TGF-β1与尿镉无相关性,与UNAG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镉对UNAG、UALB和UKim-1的变化影响较大(b'分别为0.22、0.25和0.15,均P0.05)。[结论]环境镉暴露可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随着尿镉水平增加,肾功能异常率也明显增加;且血浆TGF-β1与UNAG呈正相关。本研究所调查地区研究对象镉暴露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发现尿镉与血浆TGF-β1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目前,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质量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反映实验室技术水平的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每两月一次完成得很顺利,但对于监控与调整实验室的质量来说,次数相对少一些。我们与英国RANDOX...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丙种球蛋白耐药性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耐药性分为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和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选择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4~5 ml,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23P19与RORrt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外周血PBMC中Th17细胞占CD4+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健康对照组,且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耐药组及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RORrt基因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丙种球蛋白耐药组IL-23P19基因mRNA表达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表达与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发病具有相关性,这为丙种球蛋白耐药型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提供新的研究途径,有利于减少川崎病患儿心血管损伤的后遗症,保护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一期前方咽后入路松解后路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方高位咽后入路松解后路寰枢椎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本组共收治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12例。入院后患者均常规行颅骨牵引术,常规行颈椎X线、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评估寰枢椎脱位情况。所有患者采用前方高位咽后入路显露寰枢椎关节囊,去除寰枢椎之间的瘢痕、骨赘进行松解,一期在持续颅骨牵引下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固定,并取髂骨植骨融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舌下神经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无脑脊液漏及食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JOA术前为(9.3±1.1)分,术后1年(15.6±1.2)分,两者相差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结论一期颈椎前方高位咽后入路松解后路寰枢椎融合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外科微创手术方式。方法自2001年1月~2010年5月对2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行腋下小切口开胸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2 min;术中出血平均50 ml,术后胸腔引流液平均200 ml,术后胸腔引流管安置平均2.5 d。全组无输血,住院时间平均8.5 d。经术后观察及6个月~5年随访,术后仅2例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M)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本院 18例 RM合并 ARF患者进行 CRRT治疗前后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钾 (K)以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CRRT治疗后CK、LDH、Scr、ALT、K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对 RM致 ARF的患者应早期进行 CRRT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酶学等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肝脏酶学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NAFLD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瘦素水平分别与ALT、AST、GGT、TG、FBG、腰臀比、BMI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血清瘦素与腰臀比、ALT、FBG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及疾病进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陈旧性颈椎过伸伤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陈旧性颈椎过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损伤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8年,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三组,第1组:3~6个月,17例;第2组:6~12个月,8例;第3组:12个月~8年,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JO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的改善率,比较各组的恢复情况.2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4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三组之间的患者例数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9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1年,第1组平均改善率为23.8%,第2组平均改善率为53.9%,第3组平均改善率为54.3%.术后3个月、术后1年,第1组和第2组、第1组和第3组的JOA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组和第3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陈旧性颈椎过伸伤伴迟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在时间上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迟发性脊髓损伤发生越早的患者损伤越严重,手术后的恢复越差.  相似文献   
89.
目的确定牛膝饮片切制厚度、干燥时间。方法单因素考察法。结果牛膝饮片切制厚度以3~4mm,干燥时间以4~6小时为宜。结论牛膝饮片可以改变切制规格,提高煎出率,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穿刺行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01-2013-08期间,我院行PKP治疗OVCFs患者91例(91椎),其中双侧椎弓根穿刺59例(59椎),单侧穿刺32例(32椎)。比较两组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的VAS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Cobb角改善率和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方面,双侧组较单侧组高,单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双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有症状的骨水泥渗漏者。单侧组出现4例有症状的伤椎再骨折,而双侧组有1例。结论单、双侧PKP均能有效缓解OVCFs的疼痛;经双侧椎弓根穿刺较单侧穿刺能更好的恢复伤椎形态,维持伤椎稳定性,伤椎再骨折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