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7篇 |
免费 | 361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9篇 |
儿科学 | 168篇 |
妇产科学 | 34篇 |
基础医学 | 296篇 |
口腔科学 | 70篇 |
临床医学 | 899篇 |
内科学 | 373篇 |
皮肤病学 | 177篇 |
神经病学 | 130篇 |
特种医学 | 2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411篇 |
综合类 | 1737篇 |
预防医学 | 696篇 |
眼科学 | 107篇 |
药学 | 652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734篇 |
肿瘤学 | 2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9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228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302篇 |
2011年 | 321篇 |
2010年 | 321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309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65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247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223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79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9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新生儿肾上腺血肿(NAH)诊治过程,提高对新生儿NAH的认识。方法:该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新生儿NAH 22例,总结患儿出生情况、发现血肿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20例为顺产,2例为产前B超已发现血肿,20例为入院后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血肿,腹部体检均未扪及确切包块。22例(100%)NAH均发生在右侧,8例并发阴囊血肿。22例均接受为保守对症治疗;随访3~7个月NAH自动消失,3例患儿阴囊血肿1个月自动消失;2例出现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低,再次入院治疗,治疗后肾上腺皮质功能皆恢复正常,随访2年患儿发育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未见异常。结论:机体的应激状态为NAH发病基础,产道挤压伤为其重要诱发因素。肾上腺出血并发阴囊出血的原因不清楚,但阴囊出血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到肾上腺出血的可能。NAH很少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无需手术。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帕金森病54例随机分为常规心理护理组和综合心理护理组,每组27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诺丁汉健康问卷(NHP)和生活满意度Z量表(LSIZ)对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6个月进行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前HAMD评分及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后综合心理护理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心理护理组(P<0.05);综合心理护理组抑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心理护理组(P<0.05);护理后两组精力、情绪反应、睡眠、躯体活动、亲属关系和社交生活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综合心理护理组上述指标和常规心理护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3.
背景:对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单纯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切除或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行均不能彻底完成脊髓减压和脊柱三柱稳定。目的:探讨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正常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每具分别制作以下两种模型:①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支撑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对照组)。②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及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内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实验组)。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移位角度均小于对照组(P<0.001)。提示:①在生物力学实验中,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突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良,对抗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的作用力更强,颈椎可获得更可靠的稳定性。②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在对抗颈椎前屈运动时力学稳定性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994.
凝血指标检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Gensini及GRACE评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凝血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与Gensini和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55例ACS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PT、APTT及FIB含量。结果ACS组血浆凝血指标(D-D、PT、APTT及FIB)含量分别为0.16±0.19mg/L、11.9±1.91s、30.4±6.25s、2.41±0.96g/L,对照组含量分别为0.07±0.08mg/L、11.9±0.91s、27.5±3.36s、2.36±0.73g/L。D-D在ACS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三个亚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0±0.07、0.08±0.10、0.25±0.28mg/L;ROC曲线下面积D-D检测为0.64,Gensini评分检测为0.99,GRACE评分检测为1.00。D-D在GRACE评分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3±0.18、0.18±0.25、0.18±0.14mg/L;D-D在Gensini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中的含量分别为0.10±0.05、0.09±0.09、0.23±0.28mg/L,D-D含量与Gensini极高危组评分成正相关(r=0.911,P〈0.05)。结论ACS患者尤其STEMI患者四个凝血指标仅D-D显著升高;较Gensini和GRACE评分,D-D能粗略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5.
背景: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雌激素对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此机制的具体途径目前仍不明确,同时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法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影响至今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雌二醇及其联合孕酮对萘诱导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中晶状体混浊情况、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脂质过氧化产物及可溶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雌二醇+孕酮组,后3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2周,4组均用萘混悬液灌胃,定期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变化;灌胃6周后检测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脂质过氧化产物及可溶性蛋白水平,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雌二醇+孕酮组及假手术组晶状体混浊程度轻,出现时间晚,而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增高(P<0.05或P<0.01),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结果证实,雌二醇及其联合孕酮两种替代治疗方法对萘诱导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并维持可溶性蛋白的水平有关,抑制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是雌激素替代治疗发挥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背景:对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单纯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切除或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行均不能彻底完成脊髓减压和脊柱三柱稳定。目的:探讨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正常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每具分别制作以下两种模型:①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支撑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对照组)。②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及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内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实验组)。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移位角度均小于对照组(P〈0.001)。提示:①在生物力学实验中,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突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良,对抗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的作用力更强,颈椎可获得更可靠的稳定性。②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在对抗颈椎前屈运动时力学稳定性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1例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口服,1次/d,服药时间≥1个月, 至病情进展为止;开始服药同时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次治疗剂量3.0~5.5 Gy,总剂量50~60 Gy.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期,与同期55例单纯伽玛刀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21例患者,CR 1例, PR 15例,SD 3例,PD 2例,近期有效率为76.19%(16/21),1年生存率47.62%(10/21),中位生存期8.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和胃肠道反应,1例发生肺间质纤维化.同期单纯伽玛刀治疗患者,近期有效率为74.55%(41/55),1年生存率为34.55%(19/55),中位生存期6.4个月.结论:体部伽玛刀联合吉非替尼是一种对老年局部晚期NSCLC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反应较轻,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研究叉头框转录因子O3(FOXO3)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膀胱癌T24细胞转染FOXO3-pcDNA3.1和pcDNA3.1,分别记为FOXO3组、Vector组,将没有转染的T24细胞记为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OXO3 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FOXO3蛋白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β-链蛋白(β-cateni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Vector组细胞中FOXO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FOXO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ctor组细胞光密度(OD)值、细胞克隆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OD值、细胞克隆数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ctor组细胞中β-catenin、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O3组细胞中β-catenin、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O3能够在体外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下调β-catenin和p-AKT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医学考察组一行三人,于2月27日至3月13日来华访问,他们经北京、石家庄、沈阳、广州等地,重点考察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和机构设置情况,并就合作培训康复医学人员和开展基层康复工作问题,和卫生部有关司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