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休克病人的抢救以及危重病人的麻醉,尤其是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少.常被首选采用。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血胸,但笔者在施行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病人当中发现了1例霍纳氏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背景]观察瑞芬太尼在脊柱手术期间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病例报告]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20例.麻醉维持期给两组患者静脉注入异丙酚6 mg/(kg.h),仙林每30min 4 mg,吸入20~30 mL/L安氟醚,观察组患者追加给予静脉注入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观察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开始后5,15,30,45 min时患者收缩压及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患者麻醉期间收缩压及心率均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下降,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瑞芬太尼可有效地降低手术期间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减少手术视野出血,保持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53.
[背景]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部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病例报告]选择5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注入药物为7.5 g/L布比卡因1.0 mL加脑脊液1.0 mL,对照组为7.5 g/L布比卡因1.5 mL加250 g/L葡萄糖溶液0.3 mL加脑脊液0.2 mL.观察患者术中最高麻醉平面、血压变化、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等表现.所有患者镇痛效果良好,未使用镇痛药等其他辅助药物,与麻醉前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收缩压维持在13.3 kPa以上,不需升压处理,而对照组患者血压较低,收缩压下降至13.3 kPa以下,需行快速补液或静脉推注麻黄碱等升压药.[讨论]给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小剂量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对血压的影响较小,恶心及呕吐等副作用较少见,是比较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56.
盆腔内癌性疼痛常对镇痛药为主的药物疗法效果不佳。其原因首先是与盆腔内复杂的神经支配有关,盆腔内脏器、组织受交感神经的内脏传入纤维和躯体感觉纤维的支配;其次,是与有些止痛方法影响排尿、排便功能有关。本文介绍非药物性镇痛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酚阻滞、腹下上神经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蛛网膜下腔内注入0·75%布比卡因1·5ml和脑脊液0·3ml的混合液;B组:蛛网膜下腔内注入0·75%布比卡因1·5ml和25%葡萄糖0·3ml的混合液1·8ml。两组均观察血压、脉搏、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等。结果A组镇痛效果良好,未使用镇痛药等辅助药物,而且血压平稳(与麻醉前比较,P>0·05)。B组镇痛效果良好,也未使用镇痛药等辅助药物,但血压下降明显(与麻醉前比较,P<0·05)。结论布比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时,镇痛效果良好,对血压的影响较少,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时机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为单侧发病,按病程的长短分为四组,A组,病程为0~3个月,32例;B组,病程为3~6个月,36例;C组,病程为6~12个月,23例;D组,病程超过12个月,9例;均采用下颌神经阻滞结合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四组的治疗结果,并计算各组总有效率行χ2 检验.结果 A、B组疗效优于D组,亦优于C组.结论 采用神经阻滞结合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