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术对食管黏膜下肿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99例食管黏膜下肿物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方法治疗,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观察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99例患者黏膜下肿物的完整切除率为98.99%(98/99),穿孔发生率为2.02%(2/99),出现气胸及皮下气肿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内镜复查时间为3个月,均临床治愈,无术后迟发性出血或穿孔。结论内镜微创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2.
软骨代谢标志物对骨关节炎软骨改变的反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清中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间的关系,及对手术后软骨代谢改变的反映。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及22名正常人。45例患者分别行不同方式手术治疗,术后半年复查。正常人及患者术前和复查时抽取静脉血,摄下肢负重位X线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样本中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水平。结果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中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水平在轻型骨关节炎组升高,在关节明显狭窄组水平最高,而在严重狭窄组明显降低。术后半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组血清中蛋白聚糖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截骨术组血清中Ⅱ型胶原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中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水平与骨关节炎软骨的破坏程度、软骨细胞的合成反应及软骨的总量有关。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水平是反映软骨代谢改变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检测孕期叶酸水平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简称为RDW),探讨叶酸和RDW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进行产检的健康妊娠孕妇共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成年女性8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患者的血清叶酸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叶酸(17.19±5.27 nmol/L)、血红蛋白(102.73±6.72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DW(18.36±3.64)%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相关数据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正常健康女性相比,妊娠女性在孕期血清叶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RDW异常升高,提示在孕期应注意补充叶酸、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团队合作式学习结合第二课堂实践在高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2021级的学生8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教学,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法教学,并在第二课堂实践中结合学习内容安排实践体验。模块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理论测试、专项实践测评,同时对学生学习后的自评满意度和教学反馈进行评价。两组之间的理论测试和专项实践测评分数采用t检验,学生对各项能力自评及教学评价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理论成绩分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专项实践测评中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在自评促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中观察组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第二课堂的教学评价满意率高出对照组22.50%。结论:TBL教学结合第二课堂实践是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实践结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进阶、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65.
康倩 《河北医药》2006,28(6):489-489
儿科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反映医院管理质量,同时也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6.
67.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地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我院通过职能科室多部门联合质控的方式加强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督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入院时心脏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我院心脏外科手术的485例患者进行入院时的营养筛查,采用营养危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量表。NRS评分≥3为有营养风险组(A组),3为无营养风险组(B组)。观察项目包括:观察一般临床资料(体质量指数、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等)与营养风险的一致性情况;住院期间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和术后住院时间≥15d);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监护时间。结果:①485例手术患者术前NRS2002≥3分者64例,占13.2%。②营养风险评分与入院时的营养指标有非常好的吻合性(P0.05),如体质量指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③A组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的监护时间明显比B组延长。两组在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加大,并且监护时间会明显延长,因此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筛查值得医生们重视。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微乳技术对凝胶膏中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初黏力、180°剥离强度和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痛微乳凝胶膏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有效成分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指标,对比微乳凝胶膏和普通凝胶膏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结果最终优选出基质配方为NP700,卡波姆-941,卡波姆-934,铝化合物,酒石酸,丙三醇(1∶0.1∶0.25∶0.04∶0.04∶6)。2种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体外释放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具有扩散和溶蚀的双重机制。微乳凝胶膏和普通凝胶膏中阿魏酸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92、0.97μg/(h·cm2),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分别为0.28、0.09μg/(h·cm2)。与普通凝胶膏相比,微乳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累积透过率成倍数增加。结论微乳技术能促进凝胶膏中药物的经皮渗透。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2018年5-6月甘肃省兰州市发生的2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分子特征,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对阳性标本聚合酶区–衣壳蛋白区核苷酸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起学校胃肠炎疫情均为诺如病毒GⅠ引起,5月28日至6月4日的一起疫情发病50例,罹患率为3.24%。6月1-13日的疫情发病35例,罹患率为4.76%;流行病学调查提示,2起疫情均与小饭桌就餐和密切接触相关。33份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Ⅰ核酸阳性标本13份。对阳性样本的RdRP和VP1区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比对,第1起疫情为诺如病毒GⅠ.3[P13]基因型,第2起疫情为GⅠ.6[P11]基因型。结论兰州市城关区2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疫情分别由GⅠ.3[P13]型和GⅠ.6[P11]型诺如病毒引起,应加强诺如病毒监测,强化中小学附近小饭桌等集中就餐场所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