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摘 要:目的:描述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发病过程、诊断治疗和疫情处置方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降低病 死率。方法:对2019年5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B群暴发休克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和进行疫情处 置。结果:患者血清标本鉴定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从发病至死亡总时间不到7天。该起疫情未发生其他感染病例及二代病 例。结论:B群脑膜炎奈瑟菌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32.
心脏瓣膜患者术后临床结局与血浆白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患者术前、术后低蛋白血症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心外科住院手术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154例,全部检查入院白蛋白(ALB)、术后每w查ALB,以出院前最后一次ALB作为术后ALB指标。ALB≥35 g/L为正常白蛋白组,<35 g/L为低白蛋白组。临床结局项目包括:术后住院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是否发生感染,是否二次手术,转归是否不良及住院费用。结果:术前ALB≥35 g/L组与<35 g/L组比较,在临床结局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LB水平与临床结局关系十分密切,ALB<35 g/L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监护室停留时间比≥35 g/L患者明显延长(P<0.01),不良转归的发生率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LB≥35 g/L的患者,二次手术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术前低蛋白血症的病例,这种趋向仍很明显。相关分析显示:术前ALB水平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0.124,P=0.038);术后ALB水平与术后住院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544,P=0.0001和r=-0.198,P=0.001)。结论:在关注心瓣膜患者术前营养状态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心瓣膜病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术后出现低ALB是影响心脏瓣膜手术病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米索前列醇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4.
康倩  余正 《中国药物评价》2013,30(3):151-154
目的:根据临床研究文献,采用 Meta 分析法综合评价EGFR-TKIs类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 CNKI、维普、万方、SCI、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2005年至2013 年期间发表的有关EGFR-TKIs对比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资料,采用 RevMan5.0和ITC软件,对入选的国内外10篇有关EGFR-TKIs对比治疗晚期NSCLC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Meta 分析结果显示,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07(P=0.69)、1.01(P=0.89);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23(P=0.10)、1.04(P=0.46);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RR值分别为1.32(P=0.79)、1.05(P=0.95)。结论: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的临床有效性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35.
康倩 《家庭药师》2013,(9):12-19
半个世纪前,中国肿瘤的诊治尚处在起步阶段,肿瘤却早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当时整个华南地区还没有肿瘤专科医院,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众多著名的专家、教授。为了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为更多饱受癌症痛苦的患者服务,1964年,华南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前身)正式成立了。  相似文献   
36.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高原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高原低氧造成肠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高原低氧造成肠道形态学、肠道细胞、肠道菌群等肠稳态的改变,引起肠道炎症、氧化损伤等机制及中药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中三个主要的银杏黄酮苷元体外及经肠吸收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测定模型药物体外及肠吸收液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药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78.6μm,203.2μm,222.0μm;药物肠吸收液DPPH清除率趋势为: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其清除率较体外相比有所降低;3个单体不同配比的肠吸收液DPPH清除率显示以提取物中所含比例混合清除率数据高于其他两组。[结论]3个单体体外及肠吸收液均能够清除DPPH自由基,且清除能力为: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肠吸收后药物清除率下降,可能与单体在肠道中产生分解有关,其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3个单体以提取物所含比例混合后抗氧化活性要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本文选择HaCaT角质形成细胞测定花椒挥发油对其细胞膜流动性和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花椒挥发油对皮肤活性表皮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验测定花椒挥发油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浓度花椒挥发油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花椒挥发油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同时考察了花椒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花椒挥发油对HaCa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花椒挥发油具有较低细胞毒性,花椒挥发油可增加HaCa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同时可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结论:花椒挥发油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2+平衡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增加活性表皮流动性以降低皮肤表皮屏障作用,从而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行ERCP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腹泻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方法:于2005年-2011年对兰州市、武威市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菌株和2起幼儿园食物中毒分离的宋内氏志贺菌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7年共采样4546份,分离到志贺菌773株,阳性率为17.00%。血清型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514株,占66.49%,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D群)256株,占33.12%。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增高,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10种。结论:甘肃省细菌性痢疾菌群仍然是腹泻的首要病原,不同年份血清型、菌株的耐药率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