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腔内修复联合旁路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运用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治愈的2例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结果腔内修复前先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手术,然后从右股总动脉将带膜支架植入升主动脉封闭内膜撕裂口,并同时封闭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1例术后即时造影和术后2个月随访造影均显示升主动脉夹层消失,无内漏,颈部人造血管旁路血流通畅,病人健康生存;另1例术后2个月随访,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对于内膜撕裂口靠近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的DeBakeyⅠ型升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联合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Ĥ�ؽ�������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101例116条肢体实施股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并利用静脉功能不全评分、双向彩超、流速剖面图彩超技术和空气体积描记仪(APG)等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率87.9%,随访病例症状消失,96.1%的肢体浅静脉曲张消失无复发。13例溃疡肢体中有11条在术后3~6个月溃疡消失,2条明显缩小。术前Ⅲ度返流肢体术后90%以上静脉瓣膜功能达Ⅱ度以下,67.6%的瓣膜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静脉功能不全评分从术前15.33±1.83改善到术后5.07±0.60(P<0.01);术前Ⅳ度返流肢体术后80%以上静脉瓣膜功能达Ⅱ度以下,40.5%的瓣膜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静脉功能不全评分从术前17.38±2.67改善到术后7.25±1.12(P<0.01)。51例58条肢体经流速剖面图彩超检查示,术后静脉返流量均值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经APG检测术后VFI均值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能有效地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可大大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静脉性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假性动脉瘤患者86例,其中12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发病部位在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3例(1例肾上型,2例肾下型),颈总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右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对1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随访5~43个月。结果支架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12例假性动脉瘤植入覆膜支架后被立即隔绝,无内漏,载瘤动脉远端血流通畅。除1例失访外,其余11例平均随访23.5个月。1例合并白塞病患者术后4个月因腹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10例随访结果良好,支架无狭窄、无移位、无内漏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覆膜支架治疗假性动脉瘤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4.
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治疗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报告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分别采用颈内动脉内膜剥除加补片、颈内动脉外膜翻转内膜切除和人造血管置换三种不同的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式,通过治疗效果分析,总结手术经验及手术适应证.结果 36例病人痊愈出院,术后无并发症,随访期内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彩超检查颈内动脉通畅.结论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是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颈内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修复术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65 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修复术患者的早中期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Stanford A 型夹层36 例,B 型夹层121 例,主动脉溃疡8 例.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臆7 天)47 例,亚急性期夹层(从发病至手术间隔8~30 天)69 例,慢性期夹层(发病至手术间隔跃30 天)41 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98.2%(162/165).术后30 天内漏发生率7.3%(12/165),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2.5%(4/165).术后30 天死亡率6.1%(10/165),其中急性期夹层死亡率12.8%,亚急性期夹层1.4%,慢性期夹层7.3%.145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87.9%(145/165),随访期6~75(平均28.2)个月.以CT 血管造影作为随访工具,随访结果显示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62 例(42.8%),部分血栓形成83 例(57.2%).随访期死亡9 例,死亡率为6.2%(9/145).结论 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结果显示,它是一种微创、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6.
提高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 旁路术24例,解剖外帝路术7例。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肢体溃疡愈合。4例病人术后2-3个月行截肢术。结论对于膝关节以上病变者采用人造血管有较好的效果,而膝关节以下病人不宜采用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恶性肿瘤并发DVT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恶性肿瘤并发DVT病人的临床表现、血栓形成的部位、原发肿瘤的类型、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恶性肿瘤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5例(15/18,占83%),血管阻塞的程度平均为84%,原发肿瘤的第1位是肺癌,占39%;其次,是胃肠道癌,占28%。溶栓治疗后肿胀的肢体周径仅比治疗前缩小平均为1.8cm。结论:恶性肿瘤可能使血液凝固性增高,而导致DVT;对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都应注意是否由于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肿瘤并发的DVT溶栓治疗的效果比非肿瘤引起的DVT明显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使用全腔内方式治疗累及弓上动脉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弓上分支重建的127例主动脉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型夹层43例,弓部穿透性溃疡25例,弓部动脉瘤25例,弓部慢性夹层动脉瘤9例,逆撕A型夹层9例,弓部假性动脉瘤2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孤立性髂动脉瘤(IIAA)超声影像与CT血管造影(CTA)的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在I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行超声检查的IIAA患者19例,患者均同时进行CTA检查,对动脉瘤的位置,形态、附壁血栓及最大直径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髂总动脉瘤25个,其中伴后壁溃疡2个,伴附壁血栓11个,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其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到100%;对于累及髂内动脉的IIAA,超声检查发现髂内动脉瘤为6个,CTA检查为7个,超声诊断髂内动脉瘤的准确率、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超声发现髂内动脉瘤伴附壁血栓4个,CTA检查为5个,超声诊断髂内动脉瘤附壁血栓的准确率、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对超声检查发现的25个髂总动脉瘤及6个髂内动脉瘤最大径及附壁血栓厚度与CTA测量数值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对IIAA尤其对于诊断孤立性髂总动脉瘤进行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超声对于IIAA患者的术前检查及筛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开展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主髂动脉多撕裂口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方法 总结采用血管腔内多枚带膜支架植入治疗2例主髂动脉多撕裂口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经验。结果 2例均从股动脉入路植入多枚带膜支架封闭主髂动脉多个撕裂口。其中1例同期植入3枚封闭3个撕裂口3另1例同期植入3枚封闭4个撕裂口,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示夹层动脉瘤均消失,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瘘发生,病人均存活。结论 血管腔内多枚带膜支架同期植入治疗主髂动脉多撕裂口夹层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