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应用于临床,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其机理越来越复杂.各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临床感染的细菌也逐渐发生了变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临床分离率近年来已进入我院临床病原菌感染的前10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导致高龄、免疫功能下降及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该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高效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很困难,患者病死率较高;为了给临床有效治疗这类感染提供依据,我们对我院近2年来分离的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的变迁趋势,探讨病原菌的变迁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5年以来11年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同期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病原菌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结果:11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914株。①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肠球菌属的构成比波动幅度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虽有波动,但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不动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②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3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2005年变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不动杆菌。③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在2005年达70DDD/100人天,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菌素;单一品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④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碳青霉烯类和3代头孢/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强度变化与多种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MR-SA构成比的变化与多种药物使用强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逐渐升高,将会增大抗感染治疗的难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一种活性很高的磷酸二酯酶的四环鸟嘌呤型抑制剂TCG-33。方法以6-氨基尿嘧啶为起始原料,经硅醚化、甲基化、脱保护3步反应首先合成了6-氨基-3-甲基尿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缩合、加氢、酰胺化、关环氯代、取代、关环8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报道了TCG-33的全合成,采用1H-NMR、ESI-MS对相关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关键步骤的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从绿脓假单胞菌中检出GES-5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罗培南年度监测项目(MYSTIC)和美国一抗生素耐药监测项目(SENTRY)细菌耐药监测组、中国医院病原菌耐药监测组和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报告显示,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已呈多重耐药现象。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各种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其对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铁死亡轴探讨齐墩果酸(OL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经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构建SAP大鼠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SAP组、OLA+SAP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SAP组、OLA+Nrf2抑制剂brusatol(BRU)+SAP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8只。注射牛磺胆酸钠后0.5、3和6 h,依次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HE和TUNEL染色分别观察胰腺和肝脏形态变化及肝细胞死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和淀粉酶(AMY)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4-羟基壬烯醛(4-HNE)和总谷胱甘肽(t-GSH)水平,以及肝组织中铁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及Nrf2-抗铁死亡轴相关蛋白水平。结果:造模后12 h,相较于sham组,SAP组胰腺和肝细胞肿胀变形,有较多炎性细胞,血清ALT、AST、TBA和AMY水平,肝组织cl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失血性休克(HS)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左侧颈总动脉放血,放血量约为血容量35%,平均动脉压降至35~45 mmHg,以2倍放血量的林格氏液复苏)及DHA低、高剂量组(每天6、12 mg/kg DHA灌胃)、地塞米松组(每天10 mg/kg地塞米松灌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41例孕妇的羊水或绒毛的染色体核型,其中异常核型3例,检出率为7.3%。本文讨论了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例1男,25岁,婚后2年妻子未孕。男性第2性征欠佳,无胡须及腋毛。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观察20个中期分裂相,核型分析10个。染色体核型为:48,XXYY。  相似文献   
19.
病原菌结构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10年来临床感染的病原菌结构及耐药趋势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5-2004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株占历年收集菌株总数的51.0%~70.2%,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为主,但构成比有下降的趋势;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离率最高,其构成比逐年升高,1999年以后成为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2.9%~74.5%。此外,不动杆菌属的构成比在1998年明显升高,并在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MRsA对多种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金葡菌构成比的增高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的降低,导致了我院病原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普遍增强,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一变化相应调整抗感染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的方法,对15株分离自烧伤临床病人的多重耐药PA染色体组DNA进行分析。结果:15株检测菌株中有9株菌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PFGE图谱类型,具有同源性的菌株占测试菌株的60%。结论:导致我院烧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的PA中有同源性的比例较高,提示在烧伤救治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烧伤病房内的交叉感染对于降低烧伤感染率、提高烧伤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