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与癌肿的关系,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6例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24例食管憩室均位于癌肿之上,仅见2例憩室癌变;本组X线钡餐检查癌肿漏诊率为26.9%,术前内镜检查癌肿确诊率100%;25例均行癌肿与憩室一并切除术,1例贲门癌伴发食管中段憩室,癌肿切除后单纯行憩室切除及壁修补术,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憩室合并疾患较多,对于食管憩室患尤其病程长应行食管镜检,避免癌肿等疾患漏诊;治疗应食管憩室与癌肿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32.
化疗前后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学者认为mdr-1基因的扩增及其产物p-170的过表达是化疗失败的直接原因。然而,对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化疗前后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动态研究国内外均鲜见报道,本文就此作初步研究。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全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42岁,平均55.3岁。据1987年国际UICC新标准:胸上段6例,胸中段18例,胸下段6例;TNM分期:Ⅱa期8例、Ⅱb期12例、Ⅲ期10例;病检全部为鳞癌。30例入组研究者接受正规的术前计划化疗,化…  相似文献   
33.
食管非鳞状细胞癌发生少,其生物学特性、诊断及治疗与食管癌鳞状细胞癌有一定区别.1991年11月~2003年1月.我们共收治食管非鳞状细胞癌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Neuropilin-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europilin-1(NR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取42例新鲜原发食管鳞癌和邻近正常食管粘膜标本,所有的标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用RT-PCR方法检测每例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RP-1mRNA的表达.癌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值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癌组织的表达值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成组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在42例患者中,37例NRP-1mRNA表达强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占89.00%,肿瘤直径≥3 cm组、外膜浸润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NRP-1mRNA表达明显增高.癌组织中NRP-1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性别无关.结论在食管鳞癌中NRP-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与食管鳞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5.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通过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式、转移规律及其与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方法对117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食管癌手术中摘除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55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无论肿瘤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率有明显的影响,肿瘤分化越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位于隆突下和癌旁,腹腔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胃左血管旁及胃小弯处。结论对胸段食管鳞癌应行常规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尤其对T3和T4的患者,对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对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活组织冰冻病理检查。尽可能达到根治,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0DC)mRNA、内皮抑素mRNA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探讨0Dc在食管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41例食管鳞癌患者痛组织(T)和相应癌旁组织(N)中的ODC mRNA和内皮抑素mRNA表达,求得各自T/N值;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VD的T/N值。结果在41例患者中,39例ODC mRNA的T/N值>1.0,占95.1%:40例MVD的T/N值>1.0,占97.6%。36例内皮抑素mRNA的T/N值>1.0,占87.8%。ODC mRNA、内皮抑素mRNA和MVD与食管鳞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ODC mRNA、内皮抑素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ODC mRNA的T/N值与MVD的T/N值呈正相关,与内皮抑素mRNA的T/N值呈负相关,内皮抑素mRNA的T/N值与MVD的T/N值呈负相关。结论 DOC与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DOC过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抑素而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37.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漏最为多见,会导致围术期患者死亡、增加住院费用、影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1],有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的胃代食管方法,术中应用管状胃重建食管能有效减少食癌患者术后的相关并发症[2].我科2008年1月开始采用管状胃重建食管的方法应用于老年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探讨管状胃代食管对老年食管癌三切口术后吻合口瘘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食管,贲门多发癌,重复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高龄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手术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142例70~86岁开胸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术后5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7.3%,其中心肺功能不全12例,心律紊乱32例,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3例,肺不张或肺部感染25例,呼吸衰竭4例,颈部吻合口瘘4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不全2例。结论:高龄病人开胸术后并发症高,术前应充分准备,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术中麻醉应平稳,尽量减少对心肺的干扰和损伤,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并控制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重点防治心肺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0.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文提示: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