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腹腔镜肝切除术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2年4月~2004年6月腹腔镜下超声刀结合氩气刀完成肝切除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4例.手术时间0.5~4.0 h,平均1.8 h.术中出血量80~320 ml,平均220 ml.术后住院5~7 d,平均5.7 d.超声刀结合氩气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理想手术工具.  相似文献   
82.
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重量与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重量恢复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以CCl4制备肝硬化大鼠动物模型,并行70%肝切除术,以胃泌素,香菇多糖及生理盐水治理。  相似文献   
83.
�����͵������׵��������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91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980-2000年间收治的91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症状多不典型,常导致误诊,46例(50.5%)合并胆胰系统其它疾病,18例合并癌变,癌变率为19.7%,91例病人中87例行B型超声检查,48例行ERCP检查。20例行PTC检查,54例行腹部CT检查,6例行MRCP(核磁共振胰胆管显影),均确诊,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39例,既往诊断及分型以B超和术中所见决定,手术以内引流术为主,近年诊断以ERCP,CT、MRCP为主,同时行B超检查,术式以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术后并发症以胆管炎多见,均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成人型胆管囊肿易误诊,癌变率高,ERCP、CT及MRCP对明确本病的分型,指导手术有帮助,目前对既往行内引流术后的病人应加强随访,推荐对Ⅰ、Ⅳ型成人型胆管囊肿采用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反应感染的复杂的中央型Ⅴ型Caroli病可考虑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84.
施他宁在腹部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杨建忠,嵇振岭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10009周迈北京丰台铁路医院外科100071我院普外科于1994年3月~11月间应用瑞士雪兰诺(Serono)大药厂生产的施他宁(Stilamin)——生长抑素(somatos...  相似文献   
85.
86.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史留斌杨德同嵇振岭王凤臣陈怀仁(南京铁道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胆胰外科南京210009)由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癌变可能,故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作者对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重点讨论B超和CT的诊...  相似文献   
87.
88.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补片修补附加胃底折叠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使用补片以聚酯编织可吸收亲水薄膜补片和生物补片为多,固定器械以Protack和Abstack为主。术后患者早期主要不适为吞咽困难,影像学检查均无复发表现。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活质量满意,并且未见补片相关并发症。建议...  相似文献   
89.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和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初步经验。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为13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或(和)胃底折叠术。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0-205min,平均152min,术中基本无出血。术后第2天开始饮水,第3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4-6d。1例直接缝合者术日晚发生气胸,经胸腔穿刺抽气消失。1例胃底折叠术患者在开始进普通饮食时有轻微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行钡餐造影或CT检查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应用补片和(或)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技术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对同期及分期治疗的结果 进行比较.方法 患者60例,其中同期处理36例,分期处理24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期手术者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镜和(或)造影检查后行腹腔镜经胆囊管或胆总管胆道镜取石,闭合胆管开口或放置T管.分期手术者先行或者后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6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成功,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68 min,术后发生1例漏胆;分期手术者2次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平均80 min.同期手术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分期手术者(P<0.01),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二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者住院费用较少(P<0.01),同时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胆囊管一期结扎的情况下,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或经胆囊管探查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