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制备CD133特异性抗原用于筛选CD133单克隆抗体库,筛选产物能够与肿瘤表面的CD133抗原结合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方法:用PCR扩增CD133两段胞外区,分别将扩增的两段片段与PGEX4T-1(6*HIS)质粒结合,将连接产物转入BL21大肠杆菌中培养,IPT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通过ELISA等技术对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已成功表达出CD133两段胞外区,ELISA鉴定表明,纯化后的两段CD133胞外区抗原可特异性地结合CD133抗体。结论:筛选出的两段CD133胞外区抗原可用于CD133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62.
作者对化学性胆囊切除术中某些关键技术作了较大的改进,首先采用了经内窥镜途径胆囊造瘘、微波闭塞胆囊管、硬化剂加压灌注等操作技术,并使胆囊造瘘、经瘘管取石、闭塞胆囊管和胆囊硬化四个步骤一期完成。本组共治疗31例患者(5例中转开腹)。随访2~12个月(平均7.6个月),25例胆囊腔完全纤维化闭塞,仅1例术后胆囊区仍有2cm×3cm的囊腔。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满意,明显优于国外同类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计数在判断肝组织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在肝部分切除术中对肝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成年SD大鼠 5 0只 ,制备成肝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处理组 ,全身麻醉下行 70 %肝切除术 ,术后按组给予生理盐水 1ml/kg·d及奥美拉唑 0 2mg/kg·d皮下注射共 1周。 1周后每组取 8只大鼠抽取静脉血样、取下肝脏称重 ,并制备肝组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PCNA染色标本。两周后 ,余下 6只大鼠同样处理。结果 在治疗 1周后 ,奥美拉唑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 (415± 2 2 )ng/L ,而治疗前为 (312± 7)ng/L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在 1周后 ,奥美拉唑组的再生肝相对肝重量为 (6 4± 7) % ,对照组为(5 5± 6 ) % (P <0 0 5 )。治疗 2周后 ,奥美拉唑组的再生肝相对肝重量 (RLW)为 (6 9± 6 ) % ,对照组为(6 2± 5 ) % ,同样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MI)在奥美拉唑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2 0± 0 3) %及 (1 1± 0 2 ) %。PCNA阳性计数奥美拉唑组及对照组分别为 9 2 %及 4 1%(P <0 0 5 )。结论 PCNA在判断肝再生时与RLW及MI等指标一致 ,奥美拉唑可促进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脏的再生。  相似文献   
6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癌变9例,内引流术后癌变11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中15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5例为上腹部包块,均伴乏力、消瘦。原发胆总管囊肿癌变9例中7例行ERCP检查,其中6例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活检术4例,T管引流4例,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囊肿部分切除、肝左外叶切除2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癌变主要位于囊壁18例,术后病理结果16例(16/20)为腺癌。术后生存期为4~31个月,平均12.7个月。结论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预后极差,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病人推荐行新的预防癌变的手术方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侵及胰腺的病例考虑行囊肿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001年9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176例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完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171例,中转开腹5例,手术时间42~240 min,出血量10~22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全部患者于术后第13~56天内拔出T管.胆总管残石3例,经T管取石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愈.无胆汁漏、腹腔感染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6.
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超过如12孕周大的子宫施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全切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8.2±45.5)m in,术中出血量(210.8±64.3)m l,术后平均住院(4.2±1.3)d。未发生输尿管、膀胱和直肠等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巨大子宫全切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熟悉盆腔、输尿管及血管解剖,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Ⅲ、Ⅳ型食管裂孔疝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Ⅲ、Ⅳ型食管裂孔疝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Ⅲ、Ⅳ型食管裂孔疝54例,包括Ⅲ型食管裂孔疝33...  相似文献   
68.
胰腺癌各种外科术式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治疗胰腺癌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并总结相关经济。方法:讨论目前治疗胰腺癌的各种手术方法,包括Whuipple手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次全和栓切术、区域性胰腺切除术以及广泛的淋巴结清扫等。结果:尚无任何其它术式能改善患者生存时间、死亡率和可切除率。结论:尽管外科手术治疗胰腺癌已取得一些进展,但总的预后仍难以令人满意。对于治疗胰腺癌,外科医生很可能仍保持原有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经内窥镜化学性胆囊切除术3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华  嵇振岭 《普外临床》1997,12(3):142-145
作者对化学性胆囊切除术中某些关键技术作了较大的改进,首先采用了经内窥镜途径胆囊造瘘,微波闭塞胆囊管,硬化剂加压灌注等操失技术,并使胆囊造瘘,经瘘管取石,闭塞胆囊管和胆囊感化四个步骤一期完成,本组共治疗31例患者(5例中转开腹)。随访2 ̄12个月(平均7.6个月),25例胆囊腔完全纤维化闭塞,仅1例术后胆囊区仍有2cm×3cm的囊腔。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临床上切实可行,疗效满意,明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海风藤酮对大鼠肝脏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肝脏部分缺血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预防性应用海风藤酮时肝脏胆汁流量、丙二醛(MDA)含量、血清酶学改变。结果:海风藤酮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胆汁流量、MDA含量、血清酶学变化均显著减低(P<0.01)。结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产生毒性自由基,在肝脏缺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海风藤酮可以通过抑制PAF的药理作用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